导图社区 前行广释13课
《前行广释》第13课的内容主要围绕闻法方式中的具足六度和依止其他威仪展开。以下是对该课内容的详细解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前行广释13课
具足六度
具足六度重要性:《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过,行持大乘佛法饶益众生,六度万行不可缺少,佛陀在应地时,所有行为均可摄于六波罗蜜多中。因此,我们在听闻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时,具足六度至关重要,若不具足六度,不一定属于大乘佛法。
同时具足六度:有些人认为好像六种菠萝蜜多是东山和西山一样完全分开,这种说法肯定不对。《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都讲了行持一度时其余五度可统统具足。以前有些人对佛法不太了解,非要放弃闻法机会,出去化缘得了一些财产,然后到处布什,觉得如此才能圆满布什,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只要在闻法过程中调整威仪,也能具足、圆满六波罗蜜多。一般而言,藏传佛教的大德在传法前,都会宣讲闻法规律,故在藏地大多数人对闻法方式都比较了解,闻法是为了解脱,并不是害怕别人对自己有看法、说法、为了顾及情面,才装模作样的加入闻法行列,暂时听几句,这种心态不正确,大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尽量以大道士的发心来听,偶尔产生自私自利的心也要以正知正念予以遣除,这样闻法才有真正的意义,佛法的功德利益才会在自相续中生根发芽。
闻法时该怎样具足六度:《现证续》中所云:“奉献花座等,随处戒威仪,不害诸含生,于师生正信,无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1布什度布什奉献花座,在闻法之前,首先为上师摆设妙高法座,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然后在上师法座前或周围供养曼茶罗、花鬘,灯等。着即是布什度;(现在道场学习时,可以清扫道场,或装饰,可以为听法创建一个好的条件,布什水,电视,水果等,没有条件也不用勉强发愿下辈子布什,听法时,尽所能上供下施,就是布什波罗蜜多。)2持戒度:“随处戒威仪”在讲法的经堂里,随处做些洒水、清扫、喷香水等善行,保持整洁舒适,同时遮止身口意不恭敬的威仪,长至一部法,短至一堂课,一切行为从头到尾都如理如法,这就是持戒度。3安忍度:“不害诸含生”听法的过程中不管有意无意不能伤害含生,(含生:一切有生命者)听法时不管天气冷热,传法时间长短,花的钱多与少,上师讲的法深、浅,中间的遇到的违缘等等,不会升起厌离心,都欣然接受,怀有感恩的心,欢喜心,这种心态就是具有安忍度。4精进度:“于师生正信”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要断除上师和正法的邪见、怀疑、嗔恨等不良心态,满怀虔诚信心、满怀喜悦之情而闻法,即是精进度。听课时不要特别伤心、特别愤恨,每个人应当欢喜才是,听受佛法的机会是千百万劫中极为难得的,这并不是偶尔获得的,也不是有能力、有勇气即可获得,而是需要具备无量的福德、因缘,即生有幸遇到大乘佛法和宣说大乘佛法的上师,要以欢喜的心态和姿态来听受。5静虑度:“无散闻师教”听法时不能妄想纷飞,也不能外散于他处,倘若心不专注,佛教的甚深义不可能通过三心二意,东张西望而得到,因此从开始到结束之间应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谛听上师所讲的教言,这就是静虑度。平时听课时,要放下琐事,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的心就像小孩子,开始把她教育好的话,他的行为始终如理如法,反之也非常不容易改过来。我们要养成专注的闻法习惯,应该不难。6智慧度:“解疑问难题”听闻佛法时,若对某些法义产生疑问,则应向上师请教,或者道友之间研讨辩论,以此遣除怀疑、邪见、增益,即是智慧度。学习佛法时,应像提炼纯金一样,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疑惑在智者面前摧毁无余,对佛陀所讲的推理逻辑至高无上,升起一种稳固的定解。
其他修行也可具足六度:1念佛:布什念佛时放下身心世界。持戒:念佛时不起贪嗔痴。安忍:念佛时不挂怀是非人我。精进:念佛时不间断,不夹杂。静虑:念佛时不随妄想驰逐。智慧:念佛时不为他歧所感。2放生:持戒:放生过程中,既不伤害众生也利益了众生。安忍:放生时忍耐严寒酷暑,艰难苦难自己他人谣言和攻击。精进:不管怎样辛苦劳累,春夏秋冬不间断的放生。静虑:放生过程中没有其他目的,只一心想让众生离苦得乐。智慧:通过念咒、念经文加持所放众生,为其播下解脱种子,或以三轮体空的方式摄持众生。3传法:持戒:对众生没我在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等行为。安忍:自己能够接受甚深法义,闻法者屡屡询问也不嗔不恼。精进:日日夜夜讲经说法,不厌其烦。静虑:心专注法的词句和意义。智慧:通过三轮体空,如梦如幻的境界摄持讲法,领地址闻思有所长进。总而言之,不管是听法,讲法,还是放生,念佛,做什么样的善事,都应当具足六波罗蜜多。
依止其他威仪
作为听法者,还要认真依止其他威仪。如《毗奈耶经》云:“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其中讲了对几种人不能传讲佛 法,我们也应依此观察: 1、不敬:不恭敬的人 2、无病而獲头:以披单等盖着头的人(除非有病而特殊开许) 广说; 3、持伞:天气炎热或者下雨时,撑着伞听课也不行 4、持杖:拄省拐杖 5、持兵器:手拿兵品 6.维头:维着头的人面前,不能讲法。 《入行论》云:“无病而覆头, 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这个偈颂跟《毗奈耶经》的教言基本上相同。 所以,听法一定要规规矩矩、如理如法,否则过失非常大,甚至会成为堕入旁生之因。汉传佛教的《梁皇宝忏》中也说:“闻说法语,心不飡采,后生长耳驴中。”意思是说,听到了正确的道理,心里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不想依法修正自己,这种人将来要去做习性倔强的长耳驴。又云:“闻说法语,于中两舌,乱人听受,后堕耽耳狗中。”听受佛法时心不专注,甚至在下边说三道四、交头接耳,一会儿发信息,一会儿吃瓜子,如此扰乱他人听法,将来会堕为耽耳狗。《赛美经》中还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个人假装听了三年的法,表面上一直规规矩矩,可是心不诚,始终怀有杀生、偷盗等恶念,最后堕入地狱,感受寒热等苦。其实闻法对每个人来讲,是希望自他得到利益,并不是想依此堕三恶道,故而务必要如理如法。
《本生传》云:“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 《父了合集经》:“善巧方便说法师,警森數奢柔迎遍:杏求双静誉提者,應 传法上师坐在高高的法座上,闻法弟子应坐得比上师低,不能与上师平起平坐, “坐于极下地”; 用电视、IPAD、手机听法,注意摆放的位置。 依靠电视听法时,如果有条件,。 若脚不方便、身体不太好,或者房子实在最好是坐在地上。 没有地方坐,个别人坐在沙发上也可以。 “当具温顺仪”:。 听法时应具足温顺、调柔的威仪,杜绝暴躁、不如法的行为。 “以喜眼视师”: 以欢喜的眼神看着上师。但也不能过于欢离 “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犹如饮用甘露般接受法义,津津有味地专心谛听。 具有善巧方便的善知识,能宜说真实的无为道,作为志求寂灭菩提的人,务必要以欢喜心、恭敬心长期依止,断除一切不敬的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