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茶文化历史历程演变思维导图
中国茶文化历史演变思维导图,详细概述了“茶”字的历史演变以及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内容从神农时代开始,讲述了茶从药用、食用到饮用的转变,以及各个历史时期茶的不同形态和饮用方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茶文化
茶历史起源
中国茶历史
“茶”字的历史演变
1、《神农本草经》中茶为:(tú)荼草,荼有苦菜的涵义,而荼味苦,所以一直用“荼”的引申义来表示。
2、直到唐代,被尊称为“茶圣”的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将“荼”字减去一横,读音为“chá”定义为现代的“茶”字。
茶的历史渊源演变
一、咀嚼 (神农氏·鲜叶咀嚼) 炎帝神农氏身体不适,无意间尝到几片叶子,虽然味道有点苦,但是他渐渐头脑清晰,毒素排除了。他就把叶子带回去研究,发现有解毒的功效。这就是秦汉时期《神农尝百草》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作药用,浸没在干净的锅里。
二、煮茶(唐代以前·东汉以茶代酒) 西周,《华阳国志》中记载,将茶作为贡品。 东周,把茶当作食物,新鲜的茶叶煮饮。 西汉,有了烹茶用具和茶叶店铺,把茶叶当作商品买卖。 东汉,以茶代酒,当时的名人志士聚在一起聊天,选择以茶代酒高谈阔论。
2、西周东周:3000年以前,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用。
3、秦 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 代
西汉:2000年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
东汉:1500年前,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三、煎茶 (唐代·朝廷贡茶大部分是蒸青团饼茶) 陆羽在《茶经》里记载的用饼茶,经炙烤、冷却后碾罗成末,初沸调盐,二沸投末,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 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饮茶成了全民的生活习惯。 朝廷贡茶大部分是蒸青团饼 饼茶(团茶、片茶)、散茶、粗茶、末茶品种日渐增多。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茶诗》 卢仝(唐代诗人) 一碗喉温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轻发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5、唐 代:1200年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唐代饮茶文化盛行。
四、点茶(宋代·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无不好茶,茶发展成款待客人的礼仪 贡茶龙凤团饼发展起来,斗茶也兴起。 宋式七汤点茶法,是饮茶方式也是一种茶艺。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中国史上第一位以帝王之名论述茶学《大观茶论》,倡导茶文化的皇帝。
宋式七汤点茶法 茶饼烘烤 捣碎茶饼 碎茶饼磨成细末 茶末收集起来过筛,将茶末放入碗中 加入少量的水调成糊状 再加水,用茶筅击拂(用力的搅拌) 加水需要七次,击拂到稀稠合适就可以 茶汤表面出现雪白的细腻的泡沫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水丹青” 茶沫作为画纸,以水为墨,用小勺子一样的工具作画。 整个流程下来,仪式感满满。
6、宋 代:1000年前,泡茶技艺改进,斗茶成了一种风潮。
7、元 代:700年以前,开始出现散茶,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
五、冲泡(明太祖朱元璋,废茶团,兴叶茶) 做茶饼的工序复杂,而且制作成本较高,所以喝茶的开销也高。 朱元璋感觉这样子喝茶方法实在太奢侈了,崇尚节俭的他下令不许在用茶团喝茶,而是直接以茶叶冲泡的方法品味茶。 由明朝起,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
8、明 代:600年以前,朱元璋废团改散,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 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
10、近 代:1846年-1886年,中国茶叶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1886-1947年,中国茶叶生产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950-至今,中国茶叶生产恢复发展时期,政府支持重视。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