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发展导图笔记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笔试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讲述了婴幼儿发展、学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儿童认知发展、情绪情感、个体差异性、社会性发展等。
编辑于2021-10-16 16:10:29学前儿童发展
婴幼儿发展
影响因素(对心理发展)
遗传
生理成熟
社会环境
儿童的主动活动
心理发展
转折期vs危机期
关键期
敏感期、最佳期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在各年龄阶段特征中,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稳定性+可变性
新生儿期(0~1个月)
无条件反射(天生本能的表现)
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婴儿早期(1~6个月)
视听觉迅速发展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4~5个月)
主动招人(哭:最初社会性交往需要的体现)
开始认生
婴儿晚期
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五指分工
喜欢重复连锁的动作
言语开始萌芽
依恋关系发展
幼儿早期(1~3岁)
动作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
言语的形成
想象开始萌芽
思维的出现
自我意识萌芽(掌握代名词“我)
幼儿初期(3~4岁)
生活范围扩大
情绪作用大
爱模仿
认识依靠行动
幼儿中期
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思维具体形象
开始接受任务
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幼儿晚期
好学、好问
抽象能力开始发展
个性初具雏形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简零主体”
从简单到复杂
从零乱到成体系
从被动到主动
从具体到抽象
学说
成熟势力说
美国格赛尔
自然教育
“双生子爬梯实验”
行为主义
华生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
“应答性反应”
“操作性反应”
正强化vs负强化
正惩罚vs负惩罚
班杜拉(社会学习)
个体、环境、行为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
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再现、动机过程)
强化
直接
替代
自我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人格
本我
自我
超我
埃里克森人格八阶段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1.5)
自主性对害羞怀疑(1~3)
主动性对退缩内疚(3~6)
认知发展
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客体永久性
因果性认识萌芽
前运算阶段(2~7)
前概念阶段(2~4)
直觉思维阶段(4~7)
具体形象性
不可逆性
泛灵论
刻板性
没有守恒概念
自我中心性(三山实验)
文化历史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多元智能
幼儿动作发展规律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
从中央部分动作到边缘部分动作“近远规律”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从正面动作到反面动作“先正后反”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心理发展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儿童认知发展
过程
从简单到复杂
从无意到有意
从具体到抽象
认知活动
感觉
重听
4~5岁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说出基本色名称
1岁前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活动在5个月左右出现
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是7个月左右出现的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
痛觉感受性很低
知觉(是什么)
形状知觉: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大小知觉
2.5~3岁:平面图形大小能力
4岁:语言表达平面图形大小
6~7岁:视觉辨别积木大小
方位知觉
新生儿听觉定位能力
3岁辨别上下
4岁辨别前后
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7岁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立体知觉)6个月开始
“视崖实验”
时间知觉
观察力(知觉的高级形态)
目的性增强
持续性延长
细致性增强
概括性提高
观察方法的形成
注意分散的原因以及措施
无关刺激过多
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疲劳(教学动静搭配)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目标要求不明确
提高教学质量
注意不善于转移
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灵活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记忆
运动记忆最早出现
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语词记忆发展最晚
3岁“幼年健忘”
培养记忆能力
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浓厚的情绪色彩的记忆材料,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培养有意记忆。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材料。
引导幼儿运用记忆策略。
记忆发展特点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形象记忆占优势,词语记忆逐渐发展。
记得少忘得快,识记不精确。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想象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再造性发展到开始出现创造性
夸张性发展到开始出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幼儿想象的特点
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
无意想象的特点“提木桶过河”
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干扰而变化
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想象的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
想象具有夸张性,容易与现实混淆。
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思维的概括性不足,不能恰当地把握事物本质特征
由于情绪的作用,幼儿虽然知道想象与现实不符,但是仍然迷恋于想象的过程
说明幼儿的想象还没到达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受表达能力的局限
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想象的素材。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氛围。
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技能技巧。
思维(与言语发生时间相同)
特点
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在发展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占主要地位
具体性(思维的内容)
形象性(依靠具体形象)
经验性(依靠生活经验)
拟人性
表面性
片面性
固定性
近视性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5岁后)
开始获得可逆思维
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
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活动要突出具体性和形象性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
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言语
言语能力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
掌握基本语法结构
疑问句出现最早
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为了自我调节
实践中提高言语能力
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把语言活动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集体听广播、阅读)
教师做好榜样作用(日常说普通话)
注意个别教育(个体差异性)
情绪情感
情绪特点
不稳定性
冲动性
易感染性
外露性
情绪发展趋势: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社会化
社会性交往成分增加
社会性动因增加
表情的社会化
自我调节化
冲动性减少
稳定性提高
外露到内隐
第五周社会性微笑、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积极情绪的培养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成人的情绪自控示范
积极鼓励和引导
正面的鼓励
正确运用强化
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转移法
冷却法
消退法
教会幼儿调节情绪的表现
反思法
自我说服法
想象法
个性
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
3~6岁个性开始形成
18岁左右个性基本定型
自我意识(阿姆斯特丹“点红实验”)
发展阶段
自我感觉阶段—最初级的形式 1岁前
自我认识阶段(1~2岁,学会叫妈妈)
自我意识萌芽阶段(2~3岁,掌握代词“我”)
自我意识各方面发展(3岁后)
自我评价发生(3~4)
自我体验发生(4岁)
自我控制发生(4~5)
延迟满足实验
气质“掩蔽现象”
胆汁质:防止任性、粗暴
多血质:防止粗枝大叶
黏液质: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抑郁质:防止疑虑、孤独
性格类型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
外倾型
内倾型
个人独立或顺从程度
独立型
顺从型
特征差异
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
性格差异表现
合群性
独立性
自制力
活动性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活泼好动是天性
喜欢交往(同伴关系)
好奇好问
模仿性强
好冲动(情绪的不稳定性)
能力的发展
一般能力(智力)+特殊能力(专门能力)
音乐才能更容易表现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科学发现、文学创作)
延迟模仿(18~24个月)
幼儿晚期创造能力萌芽
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体育运动、艺术表现)+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
个体差异性
形成原因
客观因素
遗传
环境
主观因素
需要、兴趣爱好、能力等心理活动
措施
游戏活动、教育
尊重个别差异
因人施教
性格教育
正确评价发展水平
社会性发展(社会化)
意义
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亲子关系
类型
民主型
专制型
放任型
依恋
建立前提
1.识别记忆
2.客体永久性(认知前提)+人物永久性
形成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0~3个月)
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3~6个月)
特殊情感连接阶段(6个月~2岁)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类型(安斯沃斯采取“陌生环境”实验)
焦虑-回避型
安全型
焦虑-反抗型
紊乱型
影响因素
稳定的照看者
照看的质量(态度+环境))
儿童的特点
家庭的因素
良好依恋的形成
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尽量避免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父母与孩子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回应
父母陪伴的意义
认知的发展
发挥幼儿游戏的引导性
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伴关系
交往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
2.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安全感+归属感
3.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4.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发展
6个月之后,真正具有社会性的相互作用才开始出现
2岁前
物体中心阶段
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3岁:独立游戏、平行游戏为主
4岁:联系性游戏增多
5岁:合作游戏增多
类型庞丽娟”同伴现场提名法
受欢迎型
被拒绝型
被忽视型
一般型/矛盾型
影响因素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幼儿自身的特征
活动材料和性质
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1.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宽松和谐的同伴关系。
2.开展各种活动增加交往机会
3.教给幼儿社会交往技能
4.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交往兴趣,增加交往行为方式。
5.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保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性别角色
亲社会行为(2岁左右开始萌芽)
影响因素
移情(前提)
儿童日常生活环境
家庭
榜样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
同伴
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
电视媒介
攻击性行为(具有目的性)四岁最多
特点
攻击性行为频繁
身体上的攻击多于言语攻击
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2.榜样
3.强化(不作为)
4.家长教师的不公正—挫折(直接原因)
预防和控制
1.创造一个减少冲突的环境,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活动。
2.为幼儿提供良好行为的榜样
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
3.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教会幼儿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角色扮演
4.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强化
批评和惩罚
5.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和认知干预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6.帮助受侵犯的儿童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会保护自己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
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