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讲孝经概述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还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
编辑于2024-09-30 07:35:07第一讲 孝经概述
《孝经》
孝经发展史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孝文化:西周全面贯彻“孝治”。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孝经》:孔子或其弟子整理,秦汉之际。
儒家、道家、佛 家里的”孝“
《论语》(公元前500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将”孝“与”仁“联系在一起,强调孝是培养仁德的根本。 人人有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道德经》:道之根本源于孝,百善孝为先,及时行孝切莫抱憾终身。
佛说:孝敬父母,是善心之本,是万福之源。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中的“经”
《易经》、《诗经》中的“经”是经典,如织布机里的“经轴线”, 是核心、地位高而不可撼动。
《孝经》中的“经”是道理、法则,“经者,常也,法也”。 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是诸德之本。
《孝经》主体思想
与《论语》《大学》《中庸》等同尊为“儒家十三经”, 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也是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之一。
小孝治家:夫孝,始于事亲
大孝治国:
(公元前157)文景之治孝文帝
(公元618-907年)唐朝:以孝治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以孝治天下”,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使国家安定,社会风气良好。 “孝治”之“孝”不是单纯的家庭伦理,而是宗法伦理道德的最高概括。它的理论、实践,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实在的、虚拟的等级关系,其规范对象并不局限于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长幼关系,还包括政治领域的君臣关系、社会领域的尊卑关系和自然领域的天人关系。 因此,“孝”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范畴,可以涵盖一整套伦理化的政治观念体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孝治天下”的实质是借重宗法治国。 伦理化的政治观念体系
钱氏家族
华为科技
超大孝平天下:命运共同体
正在经历着,正在共同见证着……
“孝”的发展和延伸是“忠”
孝之初,人本自爱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儿想娘,线那么长; 娘想儿,路那么长。
主题
孝经与当下
唐朝确实将“以孝治天下”作为其立国原则,《唐律疏议》作为我国现存被完整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其中涉及孝的条款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而且规定十分具体详细。唐朝通过法律手段强化了孝道的重要性,确保了孝文化的实施。 此外,唐朝还通过官员选拔和奖励制度来推广孝文化。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也需要学习《论语》和《孝经》。对孝敬父母的寒门子弟,还会赠与官职,许多地方官员得到提拔也是因为他们能够遵循孝道。 唐朝的养老制度也是在整个历史阶段达到一个峰值,6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如财务减免租税以及赠与服侍他们的人等等,显示了唐朝时期养老制度的完备。 唐朝以孝治天下是一种有效的治国策略,通过法律、教育、官员选拔和奖励等多方面的措施,确保了孝文化的深入人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那会不会存在孝道和法律发生冲突的情况呢?如果有,又当如何处理呢?在唐朝,孝伦理被置于不可动摇的根本地位,统治者将孝道作为立法的基本原则,当法律和孝道之间发生冲突或矛盾时,有专门的条款对“孝”进行保护,必须先尽孝再执法,这也使得“因孝屈法”现象在唐朝频频发生。
纵观千古华夏,风流必论盛唐;大唐若取一代,盛世惟望贞观。 唐朝是我国物质文化、精神思想乃至对外交际、经济贸易都最为发达的时期,汉唐遗风至今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 在百年唐朝的所有时期中,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更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称羡的黄金时期。 相传贞观年间“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人民生活极为富裕“米斗不过三四钱”、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几乎成为唐宋之后理想治国状态的代名词。 良好的社会风气与政治统治,离不开优质的上层文化普及,唐太宗提倡“以孝治国” 的文化理念,对贞观之治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后世治国思想的改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孝治”之始:康定思想,恢复民生 事实上,在贞观初年,交付到太宗手中的唐朝,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经济发展、民生稳定的国家。 经历隋末连年战乱的侵扰,隋炀帝横征暴敛的蹂躏,此时大部分百姓都过着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生活。 连续十多年的战争致使土地荒芜,经济萧条,生产很不景气,就连比较富饶的关中地区与隋朝初年相比,也相差很远。 就连古代农业经济中最重要的人口资源,也大大地减少了,隋唐更替的战争中,人口减少约两千万以上,如人口原本密集的河南地区,也有很多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在这种情况下,唐王室本身又因皇权更迭、权力斗争而导致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此时的唐朝,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乱世之时惴惴不安的气息,而这并不是决意发愤图强、开创盛世的太宗想要看到的。 皇族不和,民生凋敝,内忧外患在令太宗身心俱疲的同时,也令他迫切意识到“家国天下”的重要性。 要想维系天下稳定,开创盛世,就要普及治小家方成大家的孝道思想,优先确保文化上的稳定,以“文治”铺垫,方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 二、“孝道”发源:以史为鉴,百善之先 唐代孝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心和,家和,天下和”的三位一体思想,并非由太宗首创,而是古已有之。 我国最早的孝文化起源于西周时期,当时已有“追孝于先文人”的说法。西周时期的孝文化,界定了我国父权政治制度下国家整体的重要性,开始将个人生活与国家治理联系在一起。 春秋战国时期,经历孟子、孔子等大儒对“孝悌”之道的强调,孝文化在士子个人修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真正成为将个人道德与国家道德绑定的一门学科; 孝文化在汉朝儒家入仕的大环境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孝子感应”,打动上天的故事开始流传,再经汉文帝强调孝道,甚至以刑罚来保证天下纯孝, 以“举孝廉”方式选拔官员之后,“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孝义思想不断政治化甚至哲学化,真正成为我国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帝的举措,在对民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巩固了国家的政治权力,促进民生安定,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 唐太宗推行以孝治国的灵感,除了来自于汉文帝的“文景之治”,还有其父高祖李渊本人的耳濡目染。高祖李渊生前便曾多次下诏“民禀无常,仁义斯重;士有百行,孝敬为先”。 在多方影响下,为“永绥黎元”、“长治久安”,唐太宗在即位后不久,就正式开始推行孝道。 三、盛唐孝经:上行下效,官顺民敬 贞观年间孝文化教育的推行,一言以概之,即是:上行下效,官顺民敬。 唐朝的孝文化教育,是自上而下的。首先接触孝文化熏陶的是皇室子弟。在中国老百姓眼中,皇帝天子,乃天下表率,从皇族开始首推孝道,促进了后续孝文化向官府、民间的推行,且最终,孝文化成为唐代君臣共识的治国之道。 史书上有记载,较为著名的接受孝道教育的李唐皇室,包括从群臣谏议中汲取孝道的太祖李世民本人、自小深行孝道、亲自侍疾,在父母兄弟去世后均万分悲痛的高宗; 在唐朝,忠孝已经成为衡量人格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君主,更要以身作则。 除此之外,唐朝在选择继承人、为逝去的皇帝加封谥号时,也要以是否遵守孝道作为标准;唐朝皇帝们对于能否得到仁孝的评价非常看重。 嫔妃选拔、宗庙祭祀等等,也都受到孝道的影响。 君主之下,便是群臣。唐著名谏官韩愈、魏征、郑遂、卢屡冰等人,在入仕之前,都曾是当地有名的孝子。 魏征在老母离世时悲怮痛哭,三天不能临朝,韩愈父母早逝,却在官拜高位后日日供奉父母牌位,如侍真人。 这些官员均以纯孝忠义之名得到提拔,并在社会上宣传,起到了对寒门士子、普通百姓的良好教化意义。 正因如此,唐代孝文化普及的第一重要途径,便是官学与私学。通过学业教化普及孝道,培养士子,其后选能人入仕,开官私学,传道受业,形成良性循环。 唐朝对孝道的文化性教育非常重视,《孝经》是学院经苑必须讲授的科目,至贞观中期,更是家家户户都要求存储孝经,每逢祭祀、重大年节,甚至皇帝的罪己诏中,都要以孝为题开始论讨。 此外,唐代还非常重视最基础的家庭孝道教育,认为其是纯孝风气形成的关键,这一看法至后世、至今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所应当的,孝道也存于唐的科举制度之中,唐代由礼部管理教育,同时也主持科举考试(开始在吏部),对教育和科举按照统一的文教政策和政治目标进行调节,以确保国家选拔出具有儒家道德伦理的才学之士。 可以说唐代的科举制度推动了唐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从而也大大强化了唐代孝道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孝文化也影响着唐人的日常住行,生活起居。小口人家看重将珍馐美味先奉给父母长辈,世家大族则极为重视家宴操持,门风展示。 皇帝在发生大的天灾时减少饮食,也是尽孝道的一种体现。 古人相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观念,帝王自视为天子,与天帝之间形成了所谓的父子关系,出于对上天的孝道,天子要按照所谓上天的意志来治国理民,如果违背了上天的意愿,上天便以灾异的形式表达对皇帝的训诫,帝王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表达自己悔过自新,以示对上天的敬畏,减少饮食就是其中的一项措施。 如贞观十二年(638)冬天一直到十三年(639)的五月久旱不雨,唐太宗认为是上天在惩罚自己,便“减膳罢役”。永徽四年(653) 四月因旱灾,唐高宗也采取减膳以自省。景龙二年(708)十二月,唐中宗因京师亢旱而减膳。 天子面对天灾减少饮食是孝行,而民众在父母生病期间减少饮食也是孝道的体现。 如段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 唐人的丧葬、出行、服饰等等也均受到孝文化的影响,发展出完善的全新制度。 唐代的孝文化虽包罗万象,种类繁多,但其具有独特的开放性,唐代孝文化允许少数民族入朝学习,名目虽多,但并不限制规格参与,只要能够体现纯善孝心,就能为人所称道。 事实上,关于太宗“以孝治国”,能够谈论的点还有很多,贞观时期的孝文化,以其继承性和带动性逐渐促使了以唐为核心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形成。 唐代孝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脉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概括作用。 四、结语:梦回大唐,曾经的孝文化,为今天带来了什么? 从政治方面来说,唐朝的孝文化,提供的是一种文治结合法治、结合政治的全新思路, 不仅对后世君主,对今天的我们也能提供全新的参考思路。 从文化上,千载盛唐,传沿至今,唐朝的孝文化,塑造了其后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基质,知道今天,还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瑰宝和研究材料, 其提倡孝道的生活方式,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发扬。 从历史研究领域,正是由于唐孝文化的瑰丽壮观,我们才有机会寻其根脉,管其传衍,为历史的保存与后代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138),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争议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唐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192—649年7月10日138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140
学习
《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烦琐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
就业
在同等情况下,更愿意和孝子合作。
择偶
你要找一个很孝顺父母的人,即是这个人本身就很好, 而不是对你很好的人。因为本身就很好的人,有教养、 底线,而对你好的人,一旦对你不好了,是没有底线的。
钱氏家训里的四孝
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追溯到宋朝,钱家出了350个进士,真正的名人1000多位。 1、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2、物理学家钱学森 3、力学家钱伟长 4、学者钱钟书 5、历史学家钱穆 6、语言文学家钱玄同 7、生物学家钱煦, 8、法学家钱端升 9、水利专家钱正英 10、化学家钱人元 11、音乐家钱仁康 12、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 13、中科院院士钱钟韩 一门七院士 1、国学大师钱穆 2、力学家钱伟长 3、环境工程专家钱易 4、物理学家钱临照 5、工程力学家钱令希 6、经济学家钱俊瑞 7、生物化学家邹承鲁 其中,钱穆和钱伟长伟叔侄,钱穆和钱易为父女,钱临照和钱令希为兄弟。 另外五六十位钱家后代在各地当教授、研究员。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小学:1-3(0.5/年级) 3-5(1/年级) 5-6(3)
初中:6-7上、期中前(0.5) 7上、期中前-期末(2) 7上-7下(2.5) 7下-8上(6) 8上-8下(2) 8下-9(3)
华:中华、华建
少:少年、少将
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签名 爸爸 : 妈妈 : 学生 : 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