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学习笔记
下图讲述了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知识内容,包括形成原因、主要表现、作用、经验教训、评价等,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进的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常考高频术语包括中国古代常规术语、中国近代常规术语、思考角度常备术语,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斯大林模式
形成原因
1.外部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2.国内受相对落后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主要表现
经济方面
1.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
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作用
1.积极方面
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方面
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牺牲人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指令性计划压抑了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5.对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生产有很大影响
评价
1.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2.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3.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4但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发展也是不利的
经验教训1
1.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
2.只有根据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经验教训2
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2.要从国情出发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4.农业发展的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小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