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九、总复习,量一量,比一比,六、表内乘法(二),一、长度单位,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一),八、数学广角——搭配(一),认识时间(二),五、观察物体(一)。
这是一篇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 vs 当代教育政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陶行知教育主张(1920s-1940s),2. 当代教育政策关键词(2010s-至今)。
这是一篇关于增值税会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1节 增值税税制要素,第2节 增值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第3节 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其转出的会计处理。
这是一篇关于化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粗盐的提纯,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仪器,单质和化合物的命名,通用的化学语言,化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五、观察物体(一)
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
从上面观察物体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
六、表内乘法(二)
学习 7 - 9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计算乘法算式
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
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价、数量等
量一量,比一比
长度的比较、数的比较
测量物体长度的大小
认识时间(二)
分针的走势:1小格是1分
认识钟面,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时针走一大格是 1 时,1 时 = 60 分
认识钟面:先读时针再读分针
会读写几时几分,能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时间的推算
八、数学广角——搭配(一)
用三位数组成两位数的方法
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等活动,学习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如用给定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从几个数中选取两个求和有几种可能等
取三个数中两个数的和 比较大小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搭配实际问题,如握手问题、涂色问题等
九、总复习
对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包括数的运算、图形的认识、时间的认识以及排列组合等方面
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6的乘法口诀
学习 2 - 6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
5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
能解决简单的乘法实际问题,如求几个几是多少等
三、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角的组成
认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角的分类
认识钝角
认识锐角
认识直角
角的拼合
会画角,能在一些图形中找出角,并数出角的数量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
不进位加
进位加
掌握 100 以内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减法
不退位减
退位减
掌握 100 以内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连加、连减和减混合
掌握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
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厘米(cm)和米(m)
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1 米 = 100 厘米
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线段,线段的长度
认识线段,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