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许倬云
许倬云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编辑于2024-10-09 15:44:13许倬云
人物简介
许倬云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193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江南世族大家,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任国民海军少将。 许倬云出生时患有先天肌肉萎缩,13岁才能靠双拐走路。少时遭遇战乱,颠沛避难。 后随家人迁台,受傅斯年影响从外语系转入历史系,杂读群书,经胡适推荐,赴美国芝加哥大学。 学成返台,著书立说,后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他是作家王小波的老师,也是王力宏的舅爷。 一生治学,泛舟历史江河,追问古今,上下求索,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能阐释得举重若轻,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非大学者不能为。 1948年底,随家迁台,后进入台大,师从傅斯年。后经胡适推荐,进入芝加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 1962年学成回台,担任台大历史系主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著书立说,关注时局,被称为台湾地区政经改革的“幕后推手”。 1970年赴美出任匹兹堡大学教授,成为当代最著名的华人学者之一。
许倬云和 妻子孙曼丽
孙曼丽,许倬云的妻子,是一位性格开朗、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出生于一个殷实家庭,家庭关系简单、平和、温情。孙曼丽在1966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比许倬云小了13岁。尽管当时许倬云并不是声名远播的大教授,且身体上有残疾,但孙曼丽依然选择了嫁给他59。 孙曼丽对许倬云的尊敬和爱意源自于她对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她认为许倬云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人,这种内在的魅力远远超过了外在的缺陷。孙曼丽曾在采访中表示,她之所以能够坚定地与许倬云共度一生,是因为她尊敬他、服他,并且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未知的潜能7。 在婚姻生活中,孙曼丽不仅是许倬云的生活伴侣,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她承担了家庭中的许多事务,让许倬云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同时,她也鼓励许倬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支持他写作和发表文章。在许倬云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台湾时,孙曼丽毫不犹豫地跟随他前往美国,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9。 孙曼丽与许倬云的婚姻被视为一段佳话,他们相互尊重、支持和理解,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即使在许倬云晚年身体状况不佳时,孙曼丽依然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们的爱情故事激励了许多人,证明了真正的爱情是超越外在条件和世俗观念的
王力宏的 亲舅公
许倬云先生1930年出生于江南的士大夫世家。其父许凤藻14岁入海军学堂,辛亥革命时参加起义,曾受国父孙中山先生接见并获题字——“海天一色”,后转为文职。许倬云先生先天残疾、不良于行,但在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造诣精深,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万古江河》等,是誉满海内外的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不仅是当今最著名的华人文科学者之一,也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多次面见蒋经国讲解自由民主,有“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之称。 近日卧翻《许倬云谈话录》(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翻到第三章“台湾大学”时,第一段就是:“我二姐许婉清和她丈夫李模都学法律,李模在南京起家,二十三岁就成为大律师。他们知道不能留在大陆,因此请调到台湾做法官。1948年底,二姐和二姐夫从上海带我和许凌云到台湾。我们坐海船过来,走了一天一夜。我父母跟老六、老八来得很晚,1949年几乎最后一班船才到台湾。我大姐许留芬和她丈夫王纯一已经在台湾了。我姐夫王纯一在糖厂工作,我们就住在糖厂宿舍。王纯一的孙子就是今天的歌星王力宏。”——王力宏的奶奶是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姐姐,也就是说王力宏应该叫许倬云舅爷。 许倬云先生这段开章引语还厘清了王力宏的另外一重亲戚关系。记得2000年王力宏翻唱《龙的传人》的时候,就纷传原唱者、台湾民歌时代著名歌手、曾与李寿全、苏来、蔡琴等组建过“天水乐集”工作室的李建复是王力宏的“叔叔”,后也有说是“舅舅”的。其实,李建复是王力宏的表叔——王力宏的奶奶许留芬和李建复的妈妈许婉清是姐妹,而她们又分别是许倬云先生的大姐和二姐。197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王力宏,父亲王大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是位医生,母亲李明姝则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1990年代中期,王力宏暑假回台湾参加歌唱比赛,获著名音乐人李寿全青睐,在李建复的支持周旋下,原来修读医科的王力宏放弃继承父亲的医生职业。随后李寿全帮助王力宏制作推出了《情敌贝多芬》、《如果你听见我的歌》等专辑,王力宏在华人音乐圈逐渐走红。据说王力宏刚出道时去参加综艺节目《龙兄虎弟》,张菲就问他和李建复的关系,ABC王力宏一脸严肃地操着平卷难辨的普通话说:我是李建复的表侄……综艺大哥乍听之下几乎厥倒。不过就3年前一次媒体撮合的所谓史上首度“叔侄大对谈”的报道,王力宏对李建复的称谓确实是“叔叔”。 有报道称王力宏在娱乐圈稍有知名度后,王力宏的奶奶对此却平静地说:“这没什么,唱歌只是种职业,混口饭而已。”话说这位“王奶奶”许留芬,1930年代就读清华大学经济系,后曾担任台北商专的会统科主任,著有《会计学原理》、《英汉汉英会计学辞典》等大作,至今该校仍设有“许留芬奖学金”。看过有网友发博客称,曾去东南大学聆听过许倬云先生讲座,“席间许老调侃道:‘王力宏你们应该都知道吧?’众人皆说是。许老接着说,‘他是我外孙,唱的歌挺肤浅的。’”
王小波的 授业恩师
许倬云先生除了有一位王姓的孙辈是著名艺人外,还有一位王姓的著名学生,那就是“特立独行”的王小波。王小波陪读李银河到美国时,在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正是许倬云先生。王小波逝世10周年时,许倬云先生写过一篇力透纸背的《忆王小波》。从中可知,王小波的小说写作也曾得到许倬云先生的指点,而许倬云先生对王小波提出了“炼字”的要求。后来许倬云先生将王小波的小说推荐到《联合报》,再后来这篇小说获得了《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那就是——《黄金时代》。 1984年,王小波以伴读身份入学李银河就读的匹兹堡大学,挂在历史学家许倬云名下上“个别指导学习”课,相当于现在尊贵的一对一教学。 课上很是自由随性,许倬云一直有坐不直的毛病,小波一米九大个儿窝在椅子上也是懒散不成样,屋子里师生二人东倒西歪,畅所欲言,上课反倒更像是老朋友聊天。 小波一贯心气儿高,能让他服气的人没几个,许倬云就是他最敬重最佩服的一位老师,杂文《科学的美好》里提及的“我的老师”,说的就是许倬云。文化演变、中西对照,这些讨论中对自由、科学、理性、民族等观念的挖掘与辨析,逐一反映在王小波日后风趣犀利的杂文中。 许倬云也是王小波的伯乐。小波刚写完《黄金时代》初稿,就拿给老师看。许倬云虽是史学出身,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文字是矿砂,还是铁坯?是绸缎,是利剑?全看有没有炼字的淬炼功夫。” 这句话对王小波是个巨大的鞭策,对《黄金时代》又是一番死磕,在文字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一向谦虚内敛的王小波曾在采访中说:“这小说用了我很多时间和才华,写的很精致,倾注了我对小说的许多想法。” 1991年,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征文,许倬云以读者身份,推荐了《黄金时代》,没想到一举摘得中篇小说大奖,奖金25w新台币,这让小波坚定了辞职的念头,一门心思扑在写作上。 许倬云说:“我难得有一位学生不受专业课题的拘束,东提一问,西提一问,从四面八方‘突袭’。我因此十分感激他的刺戟,也十分怀念那些问答中埋伏的机会与对人间的深情。” 另一篇获得《联合报》文学奖的小说《未来世界》,开篇写道:“我的舅舅是个作家……”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王小波在以另外一个视角写自己,但他确实有个外甥,叫姚勇,还是个狂热的舅舅粉。
李敖的 台大师长
2010年,由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的《许倬云谈话录》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中提及许倬云跟李敖之间存在不愉快,称李敖存在说谎、偷书变卖、背叛朋友等行为。同年,李敖以内容不实为由控告许倬云诽谤,并向台北地方法院提出民事损害赔偿。2010年12月,台北地检署查询过许倬云与出版社的往来文件后,认为许倬云在李敖提起诉讼前,已积极处理,避免让该段内容散布于众,没有故意的犯意,决定不起诉许倬云,李敖不服,声请再议。 2012年4月,台北检方就该案决定起诉。2013年12月2日,台北地方法院判决许倬云赔偿李敖新台币200万元,并登报道歉。
许倬云的 故乡无锡
2022年冬,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举办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视频中讲述了《我的家乡在江南》。 许倬云是无锡人,这些年,他在访谈节目中,常常会提及故乡无锡,也时常撰文回忆家乡的种种风土人情。作为先生家乡的媒体,却始终欠先生一次专访,这成了我们的一个心结。 于是,2023年的春天,在许氏后人许树铮先生的热心牵线下,我们向许倬云先生表达了《无锡日报》希望对其进行独家专访的愿望,先生慨然应允。考虑到他的身体原因,也尊重他的想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完成了这次特殊的访谈。 忆起故乡,许倬云情真意切,几度哽咽,他说:“我还可以回去。”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7月10日,许倬云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因出生时肌肉有病症,手脚弯曲,其自懂事起,便需借助双拐行走。1934年,许倬云随父亲移居沙市,随后在沙市度过他的童年生涯。少年时期,适逢抗战,许倬云无法上学,其所受教育仅靠自学及家人教导,战争的烙印也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 1945年,抗战胜利后,许倬云进入无锡辅仁中学读高中,在没有英文、数学基础的情况下,他慢慢的赶上了学习进度。1948年底,还在读高三的许倬云随家人离开无锡前往上海,随后以流亡学生的身份前往台湾,并被编入台南二中借读高三。 1949年,许倬云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因国文、历史成绩优秀,在时任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及多位老师的影响下,于次年转入历史系学习,后在胡适、殷海光、傅斯年、王世杰、钱穆、杨庆堃、张光直等人的影响下,逐渐走上治学历史之路。1953年,许倬云获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随即考入了当时台湾大学新创办的文科研究所,并于1956年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而后开始进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
留学美国
1957年,在胡适的努力争取下,许倬云获得了1500美元的奖学金,得以前往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进修。在芝加哥大学进修期间,许倬云的三分之一时间在读近东考古及埃及考古课程,三分之一时间花在各类纷杂的学科课程,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则是跟着顾立雅(Herrlee G. Creel)去做独立研究。 在美国留学期间,许倬云还对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理论产生了兴趣,并由此开始关注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这也加深了其对历史的理解,其曾在著作《历史分光镜》中指出:“一生思考,受韦氏影响甚大。”此外,在美国求学期间,许倬云还学习了宗教理论,并参与了美国的民权运动以及中国台湾主导的学术外交活动。
回台任职
1962年,获得了芝加哥大学人文学博士学位的许倬云从美国回到中国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期间,许倬云参与了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中美科学合作委员会”、“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委员会”等多个学术外交合作项目。此外,他还被委派向蒋经国汇报“中央研究院”相关事宜,并由此与蒋经国熟识,继而相继受到蒋经国、陈诚的约见,谈论关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情况,从而参加了中国台湾民主化的整个进程。除此之外,许倬云还积极参加了《思与言》杂志的改组与发展,并因此遭受到了政治冲击,但因为受到蒋经国的信任,此事不了了之。 在“中央研究院”任职之余,许倬云还兼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职务,并于1965年起,兼任了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在主持台大历史系期间,许倬云引入同心圆的课程设计,训练研究生、讲师与创办博士班,改革系务,成立了近代史组与艺术史组,对台大历史系作出重要贡献。此外,他还编选史学论文提要,推动台湾史研究,提倡口述历史,在教学上,拒绝政治干预,使得台大历史系保留着自由主义的作风。
赴美任教
1970年,许倬云受邀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当访问教授,后因中国台湾政治环境的缘故,在陈雪屏、王世杰、杨庆堃等人的劝说下,许倬云最终决定留在匹兹堡大学任教,被聘为历史系、社会系教授,主要教东亚史、社会变动、中国古代史、历史研究法等课程。在美国教书期间,许倬云仍积极参加中国台湾的社会转型,自1972年起的连续五年间,他均受邀参加蒋经国主导的“建设会议”。至20世纪70年代后,他还经常在《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上撰写社论,针对中国台湾发生的事情针砭时弊。 1982年,许倬云成为匹兹堡大学校聘讲座教授。1999年,许倬云退休,被匹兹堡大学授予荣休校聘讲座教授。在匹兹堡大学任教期间,许倬云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曾被香港中文大学“借去”七年,担任历史系讲座教授、伟伦讲座教授。此外,他还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聘为通信研究员、研究员,被台湾大学聘为讲座教授、特聘讲座教授,还被聘为夏威夷大学本斯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西孟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南京大学余纪忠夫妇荣誉讲座教授、东南大学荣誉教授等。
退休生活
退休后的许倬云,并未停下工作脚步,他开始转向撰写大众史学,先后推出了《说中国》《万古江河》《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等大众史学读物,相关作品在中国大陆引起了知识分子和民众对自身民族认同问题的大讨论,由此成为中国知名的大众史学家之一,在中国具备极大影响力。笔耕不辍的许倬云以终身工作为目标,曾在2022年接受访谈时表示“人生持之以恒,不能放松”。
人物思想
人物思想
许倬云在中国抗战时期经历过逃难,在抗战胜利后感受过中国士绅社会的关系网络,辗转去台后又接受了包括胡适、殷海光、傅斯年、王世杰、钱穆、杨庆堃等人的指导,其学术视野得到了极大扩展,并学会了跨学科解释历史。到美国留学后,又领悟到了如何自由学习及如何挑战自己,更加拓宽了学术视界,以及文化和思考方式,开始逐步突破中国中心论,形成了大视野、跨学科的史学研究观念。
社会史研究
许倬云在博士毕业后不久,即出版了社会史专著《春秋战国社会史论》,该书受到学术界认可,初步奠定许倬云的学术地位。该书中,许倬云从对封建制度本身的形态展开探究,提出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个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不是完全的固定形态,而是随时可能发生动摇的平衡,这里的平衡要素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个方面。 当社会处于整体稳定时,各个因素变化缓慢,而当这些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则会走向剧烈的变化,形成新的平衡。同时,许倬云也考虑到了阶层流动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认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不仅表现在社会阶层出现了更通畅的流动,还表现在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相关变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变化均是相对应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许倬云从多个角度,对春秋战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作出探讨。在政治方面,许倬云从春秋时期的统治权矛盾入手,研究了鲁国的国内冲突问题,提出因为贵族大夫争斗不断,最终导致整个阶层灭绝,间接促使平民阶层得到关注的观点。同时,由于旧制度被破坏,许倬云认为,战国时期出现了被其称为新型国家政治形态的新制度。在经济方面,许倬云从农、工、商等方面进行梳理,展现了春秋战国的土地政策变化、商业发展、城市发展等,其认为,因为国家间的兼并,导致商人获得了更广阔的交易空间,而交通条件的改善、货币的出现等均使商品交易变得更便利,从而使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则产生了一批拥有并利用财富获得社会地位的人,社会阶层流动形成,新的社会结构由此出现。在思想方面,许倬云认为,春秋时期的观念革新,印证了社会的大幅度变革。提出春秋初期的思想观念,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获得了极大修正。社会大众开始接受贵族阶层的衰落与士阶层的崛起。而社会阶层的变动,也促使新思想、新理论走的更远。
文化史研究
许倬云对文化史的研究,不仅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梳理和总结,还注重将不同文化进行对比。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中,其从中国古代的时间点、时间段入手,通过对比同时期的世界文化,从中找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他认为,文化特质是选择的结果,也是延续的过程,并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有三大特质:1、以亲缘为主的团体结合方式,许倬云认为中国古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等相比,其政团模式完全是以亲缘关系为基础进行,血缘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这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色。2、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农业经济,许倬云认为中国的精耕农业源于亲缘性团体关系,因为聚族而居,造成地少人多的现象,在非耕作期,大量的人力被释放出来,从事手工业,这种精耕细作不仅有效提高生产力,还使社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他还认为,正是因为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束缚住了资金的流动,使得中国经济形态长期难以走向资产化。3、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的文官体制,许倬云认为中国的文官体系是国家与社会权力在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制衡产物,与世界其他文化中的文官体制不同,中国的文官体系与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形成交织,使得其在运行中,并不一味服从国家制度,而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及时进行自我更正。 许倬云由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特质推出了对现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思考,认为中国自身应扬长避短,立足本民族文化根据,寻找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对古文化吸取借鉴保留继承,同时,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理念和精神应当有贡献于当今世界的文化修整,消除文化隔阂,建立互相理解的文化。
中外关系研究
关于“中—外”关系的研究,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一书中,做了系统、完整的概括。许倬云认为,所谓“中—外”关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文化系统,在面临“他者”时“自—他”之间的互动。同时,他认为,由于中国的封建王朝时期,政权更迭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从政权的归属上,中国的“我者”并非一成不变,加之,中国文化系统并非单一直线型的系统,因此,作为政治、文化复合体的“中国”,“我者”概念复杂,由此,其相对应的“他者”概念,也在不断的变更着。 许倬云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的时间剖面,由不同时段的“中国”形象出发,分析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中—外”关系。许倬云认为,秦统一了当时的“四海”之内的天下,从此“中国”具备了实质的意义,这一时期是“我者”核心的确定,秦建立了“中国”最初的形态,“中国”的疆域随会随着后世的变更而扩大,但秦所确立的“中国”领土,仍是最核心的地域;汉朝使“中国”的概念变得更为稳定,“汉人”作为中国人的自称一直延续下来,这是对汉文化认可的表征,增强了汉民族的凝聚力,这一时期是“我者”影响力的扩展,此后,又经历了唐朝的扩展,中国的“我者”变得更为广大,此时对应的“他者”则远至西亚及东方的海洋和沿海地区;不过,随着唐的分裂,宋朝建立后,中国的“我者”开始趋于保守,至于明清时期,这种保守的情况进一步加深,导致“我—他”关系易位,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直至孙中山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也给这段封建专制下的“我—他”关系画上句号。 许倬云认为,梳理清中国历史上的“我—他”“内—外”关系,借此认识中国这一复杂共同体的转合、流变过程,可以为认识今天的形势服务。近代中国,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中国本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和调整,只有在认清自身的前提下,既不盲从西方的“先进”文化,也不过分自信于本民族的文化,立足世界,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总结出中西方文化能够相融相鉴之处,才是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有益的事。
中西文明比较研究
许倬云以中国为主线,以欧洲为比较对象,对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体系做了比较。其在《中西文明的对照》一书中提出,欧亚文化的不同,根源于旧石器时代,他认可人类学同源理论的可能性,认为虽然两者的源头一致,但因为地缘关系,双方选择了不同的文化发展路径:中国的农业文化由自我演化而形成,欧洲的农业文化则是由两河流域和埃及文化移植而来。文化的最初形态产生差异后,其政治制度、价值体系、思想方式等也产生差异化。 许倬云认为,思想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和互相不理解,两大文明在共存时,只有相互接纳,彼此交流,才能发展出新的更加交融的人类文明。许倬云总结认为,人类曾经同源,扩散后居于各处,现又聚合为一个共同的社会体。各处的人类曾走过不同的路径,现终于又走向共同的方向,各处的人类虽然有过自己的历史,但这些独特的历史,最终也只是人类共同历史中的不同篇章。
考古学研究
许倬云关注考古学的发展,认为考古学的成果对于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其在《献曝集》一书中,对考古学研究方向提出过探讨,认为中国内地考古以往受教条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的利用史料,且对史料的解释也较为单一。由此,他提出每个时代的研究,要有每个时代的研究主题,在对应的主题下,设计问题,寻找考古研究方向,才能合理利用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而不至于盲目研究。此外,他认为,确立考古学研究方向,除了从考古实践以及考古研究成果中总结经验教训外,还可以借助史学的合理预设来指导考古学工作,使得考古学和史学二者形成相互印证。 在著作《求古编》中,许倬云提出了其对史料利用的原则,对考古学相关论文,只列史料和史实,不做理论阐述,围绕课题,通过大量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论证,来说明史实。尤其是史料是记载着人为活动,这难免带有个人色彩,因此在考察记述的史料时,还应通过内证、外证、相互比证等方法来获得较为可靠的史料。 许倬云认为考古学中“文化”的概念,是指当时当地人群的生活方式,考察的是当时当地人群的生活全部内容。其在《献曝集》中提出,区域文化的考察具有必要性,以往针对个别散布的文化遗址考察已不能满足历史认识的需求,发展区域性文化(大型文化群)的研究意识必然趋势。
人物评价
许倬云教授志向坚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历程书写出了个大写的“人”字,赢得了学术界、文化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尊重。(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4] 许倬云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集中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中国上古史。(中国新闻网 评) 江南世家的讲古声里,他是旧日风雅的亲历者;史语所浮海迁台后,他是第一代薪火的传承者;大洋彼岸的海风中,他是中华文明“万古江河”的探索者。他注重大历史、大脉络,独得体系网络、他者视角;他精于“说历史”、“观世变”,满是忧患意识、家国情怀。他不便于行,却在学术上从未止步;他研究中国,恒以全球性审视文明。他主张:“我们要想办法,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他呼吁:“要有一个远见,超越你未见。”专史易作,通儒难求。(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 颁奖词)
社会贡献
许倬云在担任台大历史系主任期间,通过编选史学论文提要的方式,有力的推动了台湾史研究。 此外,在台大任教期间,他还提倡口述历史,曾组织对台湾的一些重要人物进行访问,整理出版了一批口述史成果,推动了台湾口述史的发展,其自身亦曾通过被采访的方式,留下回忆录、口述史,为口述史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除史学研究外,许倬云还积极参与中国台湾的学术外交活动,以及中国台湾的社会变革活动,有"中国台湾改革开放的幕后推手"之称。
《十三邀》第四季第八期 许知远对话许倬云 (2020年3月4日)
许知远:我大学读过你的书,那时候还是小册子,《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管理》,后来又读你的大部头的书,《西周》的书我一直买了,但是就看了一部分,看不太懂一开始。后来你又开始写那些更通史那种general history…… 许倬云:我真正是三部英文的书(《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是连成一串,等于中国古代的新石器时代的发展经过西周一直到大帝国的成立,大帝国怎么样能够治理,编户齐民。那三部等于涵盖整个的古代史。(我就是看那个开始的)那个是我真正的本行,余外的都是岔出去的。 许知远:后来我去了二里头,再看你的书就会有更多的感觉 许倬云:我在大陆考古,每年走一个省。那么看了十年考古,很有益处,当场看的就与书上看的不一样。我也不能爬下坑,有的地方嘛,把我放到箩筐里,吊下去。有的地方拿我放到藤椅上,抬下去,挺有趣的。这次呢,礼拜三在书房摔了两跤,一天连摔两跤,所以现在呢,还带点伤,头上呢,已经没事了。脖子僵,尾椎骨还疼。所以我们沟通一下怎么处理呀 许知远:我就问您问题,你回答就好了 许倬云:那我回答每次是几分钟呢?(随你便)我教书的,随我便,我一开口就是五十分钟。 许知远:也行,就当我来上课了。(笑) 许倬云:那不行,那不好…… 许知远:你最近在写什么新书吗? 许倬云:最近在想美国衰落的问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教授,出了一本畅销书,名字叫做《The Right Side of History》(《历史的正确一侧》)。 他说,欧美文明,两个泉源,一个犹太的上帝,一个希腊的求知,这两个合在一起开启了基督教的世界。相信有了神,神会归纳出一套尽善尽美的天地在那里。因为它尽善尽美,所以有迹可循。我们只要去追,按照最高的理性去追,可追得出来。所以,理性是找到进步最好、最优秀的方法。 我觉着除了上面他讲的以外,还有一条他没讲。 雅利安人、印欧民族从今天高加索山底下,黑海边上,水草丰美的地方养驯了马匹,发展了骑射战斗,也发展军事民主制度。打仗,每个战士都有意见,都有权利说话,掠夺的战果,大家平分。就是自由,个人性,个人主义;平等,共分掠夺的战果;勇武进取。 这几个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精神,欧美基督世界的原动力与支撑他们的信仰,使得欧美在最近五百年在世界独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