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政治第二小课,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宇宙、人类和人类认识的最普遍、最终的问题,涉及到世界的本源、意义、价值、真理等方面。
高二政治第一课思维导图,主要探讨了哲学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与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它并非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追求和探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本原
同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
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无法避免的基本问题
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都能反映存在,但不一定都是对存在的正确反应)
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歧
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只是一种猜测,并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正确的)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的作用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回答的哲学问题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即世界的本源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及世界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的问题
划分的标准不同
坚持有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事件属于形而上学
地位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注意
唯物主义注重物质享受,唯心主义注重精神享受。X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