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国联军侵华
这是一篇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辛丑条约》签订与双半社会最终形成,东南互保,京津沦陷与清廷仓皇出走,联军扩大侵华战争与俄国侵略东北,清政府和战难决与“宣战”诏书,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与义和团的抗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与义和团的抗击
1900年,清廷颁发多道“上谕”。6月,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口
清军与义和团联手阻挡了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廊坊大捷
清政府和战难决与“宣战”诏书
清廷内部分化为主和,主战两派
主和派:赞同围剿义和团 李鸿章,张之洞,许景澄,王文韶等 。
主战派:希望利用义和团的排外行动来报复列强,以实现自己的政治图谋(废帝立储) 徐桐,崇绮等。
1900年6月21日清廷发布“宣战诏书”,但诏书并未送达任何外国政府。
京津沦陷与清廷仓皇出走
6月17日,联军攻陷大沽炮台,慈禧进一步煽动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 义和团攻打东交民巷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攻占北京
慈禧携带光绪帝出逃西安,联军分区占领北京。
联军扩大侵华战争与俄国侵略东北
9月底,英舰“侏儒号”占领山海关;10月初,法国和意大利占领秦皇岛
联军进攻保定,山西
沙俄以保护中东铁路名,进攻东北(7月下旬至10月初)
11月上旬,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中国在东北地区的主权完全丧失
沙俄在侵略东北的过程中,犯下数起惨案。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东南互保
背景: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以确保东南地区免遭战火。
过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影响: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
子主题
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
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既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免受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
武昌起义后各省相继宣告独立,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辛丑条约》签订与双半社会最终形成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正式在条约上签字
内容:(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6)惩办“首祸诸臣”;(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
影响:①《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得以控制了清廷除田赋之外的主要财政来源,并进一步强化了对清廷政治和军事控制 ②由《辛丑条约》谈判而展开的惩罚涉事官员的行动,客观上也打击了清政府中最顽固保守的势力,为“新政”扫清了道路。等等
义和团运动
性质: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
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势力的英勇斗争精神,和敢于同帝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②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清末的社会改革。
③义和团运动促使旧式农民运动迅速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从而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和清王朝的崩溃。
局限性:分散性,落后性,绝对性,幼稚性
双半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国加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