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危机大事件
经济危机大事件,详细记录了这些危机的发生时间、地点及主要特征,揭示了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它们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巨大冲击。从早期的银行恐慌、货币体系动荡,到后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些事件不仅重塑了金融市场的格局,也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数学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碳目标思维导图,全面解析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清晰呈现政策导向、技术创新、能源转型等关键要素,助力企业、个人深入理解双碳战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经济危机大事件
郁金香泡沫
年代:17世纪初
地点:荷兰
事件:荷兰投机分子对郁金香哄炒,郁金香价格疯涨,泡沫后价格暴跌90%以上,相关投资者破产。
南海泡沫
年代:1720年
地点:英国
事件:南海公司夸大业务前景,并用股票换取国债,导致公司股价飙升,引发全民炒股。英国《泡沫法案》通过后炒股热潮减退,南海公司受到急挫,投资者损失惨重。
阿姆斯特丹银行危机
年代:1772年
地点:阿姆斯特丹
事件:1763年,结束“七年战争”的荷兰,投机性贸易行为泛滥,谷物和其他商品价格骤跌,引发抵押品价值下降,导致信贷紧缩,严重影响了阿姆斯特丹许多本已过度杠杆的银行。金融危机以荷兰大型银行德纳夫维尔银行的崩溃为标志,当年有43家银行倒闭,倒闭的小型金融企业不计其数。
1792年恐慌
年代:1792年
地点:美国
事件:1763年,美国首个中央银行“美利坚第一银行”紧缩信用额度,引发市场恐慌、股价下跌。
1796年恐慌
年代:1796年
事件:恐慌主要由对美国新首都华盛顿特区无节制的土地投机活动引发。1796年,土地泡沫开始破裂,房地产市场崩溃,出现通货紧缩,波及美国几大城市,大量公司倒闭,美国和欧洲许多债权人被关押。经济衰退情况持续到19世纪,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1800年破产法”。
1819年恐慌
年代:1819年
事件: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济衰退到农业、工业复苏的过程,复苏导致美国出口利润下降,美利坚第二银行在这种情况下调整抵押政策,导致大规模破产和失业。
”现代化“经济危机
年代:1825年
事件:英国爆发的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股票跌价严重,信用关系破坏,银行倒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年代:1837年
事件:英国等国的投机性贷款行为及限制性贷款政策、美国不稳定的政治格局及不当的经济调控手段等,共同造成了“1837年经济危机”。危机严重破坏了美国新兴制造业和主要农作物的出口,美国商业信用体系遭受打击,在一段时期内被“排挤”出国际货币市场,萧条持续到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
第一次全球性 经济危机
年代:1857年
事件:1857年夏天开始,因铁路投资过热引发全美国经济震荡,铁路股票股价下跌,造成大量投资人和银行的损失,全美数家铁路公司破产,大量铁路工人失业。危机进而影响到英国,出现银行及金融机构破产、企业倒闭等情况,后危机蔓延至欧洲其他金融中心。经济危机真正成为影响广泛的全球事件。
黑色星期五
年代:1869年
事件:1869年,一群投机者大量购入黄金,抬高金价。他们串通当时美国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的亲人,操纵美国财政部长任命。9月24日(星期五),格兰特突然宣布抛售价值40亿美元黄金以阻止投机行为,引发金价暴跌,出现恐慌性抛售,股市波动。此次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五”,使美国政府威信受到极大冲击。
长期大萧条
年代:1873年
事件:1873年恐慌是一场波及北美与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国际性金融危机。美国南北战争后出现通货膨胀、战后铁路建设的繁荣同时带来大量投机行为,以及欧洲白银货币化等共同造成了这场恐慌。危机影响持续到约1877年,在英法等国甚至造成了“长期大萧条”.
1907年恐慌
年代:1907年
事件:1907年,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投资失败,成为1907金融恐慌的导火索,导致银行挤兑、股价大跌,全美大量证券交易所、银行和企业关停。恐慌发生后,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P.Morgan)强力救市,联邦政府通过官方紧急现金计划,设立国家货币委员会,推动1913年“美联储”的诞生。
1920年经济危机
年代:1920年
事件:“一战”结束后,数百万士兵返回美国、劳动力激增,使调整中的美国出现阶段性的失业潮及通货紧缩。
1929年大萧条
年代:1929年
地点:资本主义国家
事件:大萧条是1929年至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数百上千万人失业、赤贫,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由此引发各种思潮,其深刻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格局,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第一次石油危机
年代:1973年
地点:美英日荷等国
事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派克(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原油减产禁运,原油价格暴涨约4倍,造成美国、荷兰、英国、日本等国的能源危机,一定时期内这些国家经济衰退,石油产出国则累积了大量财富,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及经济格局。
黑色星期一
年代:1987年
事件: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出现超22%的暴跌,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场受此影响也出现20%-40%的下跌,冲击了实体经济和货币系统,全球损失估计达1.7万亿美元。这场股灾到来前没有明显预警,原因至今仍在争论。
亚洲金融风暴
年代:1997年
地点:亚洲
事件:1997年7月开始,因泰国外汇政策调整引发东南亚外汇及相关金融市场的混乱。国际“炒家”入场后,危机很快扩展到全亚洲,香港、韩国、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受到极大冲击,货币贬值、股市动荡等情况持续到1999年才阶段性结束。
互联网泡沫
年代:21世纪初
事件:经历了1990年代以来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公司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对其的过度投机行为造成股市泡沫。21世纪初,美国和欧盟等出现经济衰退,引发美国为中心的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大量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公司破产,股价大跌,市场大幅度萎缩。
2007年金融危机
年代:2007年
事件:2007年金融危机主要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触发,引发美国次贷危机,大量金融机构破产,最终席卷了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场,造成整体经济形势恶化、资产净值大幅度缩水、数百万人失业。危机影响持续十几年,至今仍未完全消弭。
欧债危机
年代:2009年
地点:欧洲
事件:欧元区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政府赤字和负债水平严重,借贷信用降低,接受国际救助才免于全面崩溃。这场危机导致欧洲多国经济发展放缓、失业率飙升。“欧债危机”是欧元区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次经济危机,引发各界对“欧元区”及“欧盟”能力和作用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