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知觉
这是一个关于第四章知觉的思维导图,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并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叠加,整合了感觉提供的各种信息,形成了对某个客体的整体映象或客体所处状态的认识。
编辑于2024-10-31 19:54:57知觉
知觉及其特征
知觉的概念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整体性和意义性是知觉的两个重要特征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并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叠加
知觉整合了感觉提供的各种信息,形成了对某个客体的整体映象或客体所处状态的认识
知觉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及作用
觉察
发现存在
分辨
区别
确认
确定,命名,纳入范围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用眼睛看苹果,有红红的颜色,圆圆的形状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头脑中认识到这是一个苹果,能够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区分苹果和其他水果
知觉的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的加工
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产生
也叫数据驱动加工或刺激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也叫概念驱动加工
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感觉信息越少,自上而下的加工占优势
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的感觉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
实际知觉过程中,两种加工是相互作用的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
时间知觉反映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运动知觉反映物体在空间的位移
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做错觉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观察客观世界时,总是选择性的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将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得到更清晰的结果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的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随着注意的变化,图形和背景是相互转换的
知觉某一对象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还受所处背景的影响
整体性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的知觉系统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特点
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也离不开事物的整体特性
人对整体的知觉可能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内温用实验证实了“整体优先”,个体对整体的特征比对局部特征更敏感
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认识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是依据过往知识经验,力求对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
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
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恒常性
概念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种类
大小恒常性
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有变化的
距离大,成像小。距离小,成像大
事实上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变化并不和视网膜上映象大小等量变化
形状恒常性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
颜色恒常性
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下表面表面颜色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
方向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影响知觉恒常性中视觉线索有重要作用
知觉学习
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或知觉阈限的变化
空间知觉
概念
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
分类
形状知觉
形状的特性分析
对形状的识别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努力
轮廓和图形
轮廓代表了图形和其背景的分界线
物体的轮廓也受时间上先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
人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图形的组成
临近性
空间上彼此临近的,容易形成图形
相似性
视野中具有相似性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对称性
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性
具有良好连续的几条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图形的良好连续性盖过了图形的相似性
共同命运
但某些部分按共同的方向运动或变化时,倾向于知觉成一个整体
封闭
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朝向
简单性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形状识别
概念
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形状是什么
分类
物体识别
面孔识别
文字识别
注意在形状知觉中的作用
当注意指向某个物体时,周围其他物体就可能视而不见了
大小知觉
视网膜成像
距离远,成像小。距离近,成像大。视像大小与物体实际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a=A/D
a为成像大小
A是物体实际大小
D是视觉对象和眼睛的距离
影响因素
物体的熟悉程度
临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体态变化
深度和距离知觉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
调节
指晶状体的形状由于距离改变而变化。
看近处,晶状体曲度变大
看远处,晶状体曲度变小
作用小
辐合
眼睛随距离大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物体近,辐合角大
物体远,辐合角小
作用大
单眼线索
对象重叠
一个物体部分的遮挡了另一个物体,那么被遮挡的物体就知觉远些
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空气透视
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处清晰
相对高度
视野中两个物体相对位置较高的一个,就显得远一些
纹理梯度
上方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较小,而投影密度大
下方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较大,而投影密度小
运动视差
近处物体看上去移动的快,方向相反
远处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一致
运动透视
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
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速度小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
方位知觉
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空间位置的知觉(人与动物皆有)
方向定位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非常重要
错觉
知觉不能正确表示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概念
人知觉到客观事件或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
分类
时序
能够辨别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时距
能估计出时间存在的持续时间
时间点
对时间的确认
时间知觉不是某个特定感觉通道的功能参照物多种多样,其中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和人体的各种节律性活动有重要作用
影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仍倾向于低估时间的长短。而回忆时情况则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就觉得时间长
人的情绪和兴趣
感兴趣的东西时间会过得特别快,厌恶的就会出现时间的高估
脑机制
时间判断能激活如双侧前额叶,颞叶,顶叶下部等区域
海马体结构受到损伤的病人会丧失外科手术前一两年的记忆
颞叶内侧发生广泛性损伤的病人会发生倒数10~20年的逆行性遗忘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真正运动的知觉
真正运动指物体按特定的速度或者是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影响因素
物体的速度
观察者的距离
参考体系
观察者本身状态
似动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仍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看到的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电影,电视,广告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自主运动
眼睛静止不动的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点,不一会儿刺激点漂浮移动这种固定点的似动现象叫自主运动
运动后效
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在朝反方向运动
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