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水循环
这是一个关于水循环的思维导图,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编辑于2024-11-04 15:31:18水循环
水体
陆地水体
河流
河道
水系特征
河道的结构 源地,注入,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形态,河道的落差,宽窄,弯曲深浅。
河道形态成因
侵蚀/堆积,岩性单一/多样,地壳抬升/下沉
河水
水文特征
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水位季节变化,补给类型
湖泊
湖盆(形态,大小,陡缓,成因)
构造湖(内力作用)
(外力)风成湖…
湖水
透明度,水温,盐度,水量,结冰期,补给方式
土壤水,冻土底冰,大气水
海洋水体
海洋空间
海岸类型*5
海底地形
海水
静(温度,盐度)
动(洋流,海气作用)
地形➡️⬅️水体➡️⬅️气候
表面考水实质考地形气候
蒸发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
影响因素
1太阳辐射(光照), 大气状况⏬ 2温度, 3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蒸发停止,空气越干燥,蒸发越快 4风速,风速越快,水面蒸发量越大。【特殊情况】①极端情况不影响风速极大时会破坏水体平衡,来不及蒸发②强冷空气入侵(风速大),带来强降温,还会减少蒸发,甚至会凝结 5水面大小,形状,水域面积小,蒸发更快,但水域面积越大可能实际蒸发量更大,沿海湿度大于内陆, 6其他植被叶面面积质地。
蒸发能力(最大可能蒸发量)>实际蒸发量
西北蒸发能力强,但其实际蒸发量少因为当地降水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选择题陷阱:理论蒸发量图问实际蒸发量,关注地方降水 实际蒸发量图问蒸发能力,看选项特点对蒸发影响,区别
只有在下垫面足够足够湿润的前提下,最大的可能蒸发量才有可能成为当地的实际蒸发量, 实际蒸发量取决于当地降水
实际蒸发量找水
大气中的水汽
水蒸发到空中(水汽)不一定会变成云雾(液态小水滴),取决于气温,空气饱和度
但是降温也不一定水汽会变成云,还要看原有水汽含量有没有超过降温后温度饱和空气水汽含量
气温越高,空气含水能力越强
相对湿度=水汽含量/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含量*% =实际水汽压/饱和水汽压
相对湿度低不代表空气很干燥!也可以是温度高,空气含水能力超级强(分母大),还没饱
放风降湿(大棚农业)
大棚内温度大于棚外,蒸发量比较大,空气比较湿润,当与外部较干燥冷的大气发生交换时会使棚内空气水汽含量减少,饱和水汽压降低 冬季应不能在早晨(气温最低)放风,晴天放,要放顶风(热胀冷缩,实现空气自动的交换)
水汽输送
水汽输送后不是直接降水了,还要抬升等
水平(一地输送到另一地)动力:近地面的风
垂直(低空送到高空,抬升成云致雨)动力:上升气流
受抬升的水汽不一定成云致雨⏬
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 信风,西风,季风 距离海洋远近,地形阻挡
下渗
地面性质
硬化地面(不利于),沙质土壤(利于)
坡度
坡度小流速慢,慢慢下渗
植被覆盖率
高,截留地表径流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小,一点一点下
降水持续时间
时间长慢慢下慢慢下渗
降水
⚠️降水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汽(从哪来谁带来)
大气环流
下垫面补充(湖泊(可以强调一下未结冰湖面),植物蒸腾,暖流蒸发)
上升气流(送水送凝结核送降温)
动力抬升
冷暖气团相遇锋面抬升,锋面雨
地形阻挡气流抬升,地形雨
热力气流
下垫面温度高空气受热抬升,上升空气膨胀变冷,水汽冷凝成水滴,放出热量,加热周围空气进一步抬升,对流雨 副热带洋面,低压区气旋,大风,台风雨(更极端的对流)
凝结核(一般都有,看材料)
材料强调灰尘多
某地冰川多—固态降水—存余=收入(降水)(从降水条件入手)+支出(消耗+贮存空间山谷)
城市雨岛效应=城市废热多空气抬升+灰尘多+具体地区降水量 城市降水比郊区多
影响因素
1海陆 沿海/内陆 2地形 迎风坡/背风坡 3气候 季风,气压带风带 4下垫面 植被覆盖率,水域面积,城市热岛、雨岛效应 5人类活动 水库,植树造林,退田还湖,人工降水 6洋流
径流 落在流域内的降水,地表,地下
降水(径流形成过程)
少部分落在水面(河湖水库)上直接形成径流
大部分地表(一层一层往下)【每一层都饱了就可能会洪涝(选择题】 植物截留(吸收蒸发阻挡一下下)➡️填洼地,地面滞蓄(润湿)➡️(下渗)土壤蓄水⏩⏩蒸发)➡️地下蓄水(透水岩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地表坡面流 ⏩壤中流(土壤水) ⏩地下径流(地下水)
植物截留不是把水完全挡住,是拦截一下,部分被吸收,蒸发,或者滑一下流到地表,减少对地表的j直接砸
植被截留量与植被结构数量大小有关,短时间不会大变化
径流流向地势比较低洼的河湖里,汇入河网
地下水补给 丰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损失少变化小)补给河流
降水=地面径流+植被截留+土壤吸收+地下蓄水
【大题】地表径流流量减少,冲刷力减弱,水土流失的情况较之前有好转,水土流失,减轻地表的汇水速度慢,河流水位上涨漫,洪峰到来的时间晚,洪涝隐患小
流域
分水岭,汇水区域 坡面水➡️小河➡️较大支流➡️干流➡️流域出口(湖海消失)
⚠️径流的影响因素
自然
气候
降水(收入)
降水多,径流量大 降水过程:降水历时短,强度越大,(下渗少)流量越大,越急,汇水时间短(一堆水kua一下快速到河里),河流水位上涨速度快,河道压力大,洪峰到达速度快,洪涝隐患大 洪(河水外溢),涝(低洼地积水)
蒸发(支出) 细考:温度湿度风
水量平衡【收入=支出】
湖面积稳定/河流流量稳定
1海洋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2内流区 降水量=蒸发量 3外流区 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0
下垫面
1地理位置(大空间尺度) 纬度,海陆 2地形特征 坡度陡/缓 土壤质地/岩性 (坡面陡流速快汇水时间短坡面损失小(下渗蒸发都少)洪水量大 3植被覆盖率 树冠 矮密 截留效果好(类比打伞) 枯枝落叶 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减缓坡面流速,增加下渗,减少蒸发 根系 固土,增加下渗(水顺着根)⏩地下水库(后备)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土壤水地下水损失少) 4流域面积(水系特征)和形状 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补给多) 5湖泊沼泽 湖泊调蓄作用,洪水期削(弱)峰滞(后)洪,枯水期补给河流,净化污染物,生物栖息地,调节气候
植被覆盖率高,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概率(❌不一定增加降水量(看降水的三个条件), 增加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减少洪水期河流径流量,(❌脱离季节不能直接说加大河流径流量)
保持水土⏩植被下沙源丰富⏩在持续强降水中每一层都饱了,后再降水(下渗不了的地表水)会冲刷这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
乔木灌丛草本⏩层层截留
河底泥沙多+河水速度快⏩河床泥沙上翻使河流含沙量增大 但植被覆盖率高会减少河流泥沙量,河床不会有太多泥沙
山顶 地势较高陡下渗少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实际蒸发量少 坡面 地势比较陡下渗少 河谷 地势低平下渗多
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的营养盐类,这个营养盐类指的就是氮磷钾等,或者是其他的污染颗粒物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的营养盐类增加了,以营养盐类为食的藻类疯狂的繁殖,当藻类疯狂的繁殖,藻类就会把水面给遮盖掉,覆盖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不透光的情况,阳光无法透过水面进入水体,水下的一些浅水部分的水生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死亡,部分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水生生物与也会死亡,就会造成生物死亡的情况,我们把它叫做水中沙漠化,就是没有生命了。 藻类的生命周期很短,很快就会死亡,藻类尸体在高温的情况下会腐烂,腐烂发臭会成为对水质有影响的有毒有害的物质。
人类活动
农村
坡地改梯田
截留雨水,汇水速度减慢,增加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城市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城市废热多灰尘多降水比郊区多
地面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水泥地建筑物) (自然地面少下渗难地表径流多)
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后备)水库补给少)⏩枯水季径流减少
地面汇水速度快,洪峰到来快,流量大,城市洪涝隐患增加
地铁建造改变地下水渗透方向
城市排水系统(畅通,直接快速汇水到河流,水位上涨快)
措施:海绵城市(增加自然地面)⏩增加地面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受抑制) 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径流输送(本来走地表径流海绵后增加地下径流) 完善雨污分流,利用水资源,减少排水管在短时间内向河流汇水的压力
海水性质
温度
垂直发布:1000m以内变化幅度大,1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变化幅度小
影响因素
纬度,深度,洋流,季节,季风,天气,冷暖气团 离陆地远近(近陆,冬天水温低夏天高),结冰与融冰
蒸发吸热(消耗热量),凝结放热
海底水温低,当表层水温越低,垂直温差就越小
最值气温与最值水温时间不一致一般有延后,7月气温最高,8月水温最高
盐度 大洋平均盐度35‰(高于就是盐度高低于就是盐度低)
分布:副热带最高,向两边递减
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可以容纳的盐分更多,盐度更高
蒸发量:蒸发越多盐度越高
降水:降水多稀释多,盐度低
入海径流(近陆地的海域):越多越低
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
冰:结冰(冻住的是淡水析出盐分)盐度高,融冰盐度低
海陆轮廓:封闭海域受陆地影响大,盐度极高或极低⏬
海水交换:与高盐度海水交换多盐度高,自身低盐度与高盐度交换少就还是低
盐场选址
1广阔平坦的泥质海岸,海水不易渗漏,利于收集海盐,不易混入沙粒,地势平坦,利于盐田布局 2低纬,气温高,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利于晒盐 3盐度较高,水质好的海曲
密度 p=m/v
分布:纬度高密度大,1000m内越深密度迅速变大 海中断崖:深度增加密度突然变小(海水浮力变小)
影响因素
温度:水温高(体积膨胀)密度小
盐度:盐度高(质量大)密度大
深度(压力):越深(压力越大体积压缩)密度越大
各大洋密度
赤道 : 水温高,盐度低,密度小 副热带: 水温高,盐度高,还行 极地: 水温很低,盐度低,密度最大
密度流
表层海水:相反 深层海水:密度大流向密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