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笑得出来的养育
这是一篇关于笑得出来的养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看见真相,轻松养育,让我们笑不出来的难题,专治笑不出来,笑一个看看。该书汇聚了作者李一诺作为三孩母亲的养育经验与思考,以及她个人从学霸到商界佼佼者的成长回望。
编辑于2024-11-06 11:32:59这是一篇关于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思维导图,《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实用指南。作者李笑来通过丰富的故事和生动的例子,向读者传授了如何克服拖延、提高效率、规划未来等实用技巧。这本书不仅适合正在为未来奋斗的年轻人,也适合所有希望更好地管理时间、实现个人成长的人。
这是一篇关于价值交换的5个层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有价值、有积累且能自传播,有价值、有积累但借力不够,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有输出但无价值,只输入不输出。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5.对照画出来的思维导图,模拟讲一遍书,4.第二遍阅读,大概过一遍,重点画出来对你有启发的观点和亮点案例,3阅读正文,边读边画核心观点,标记亮点的案例,2.看目录,提取核心框架和逻辑结构,1.思考一本书的使命(为了什么),并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书中内容与这本书使命的关联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思维导图,《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本关于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实用指南。作者李笑来通过丰富的故事和生动的例子,向读者传授了如何克服拖延、提高效率、规划未来等实用技巧。这本书不仅适合正在为未来奋斗的年轻人,也适合所有希望更好地管理时间、实现个人成长的人。
这是一篇关于价值交换的5个层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有价值、有积累且能自传播,有价值、有积累但借力不够,有输出、有价值但积累不够,有输出但无价值,只输入不输出。
这是一篇关于读书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5.对照画出来的思维导图,模拟讲一遍书,4.第二遍阅读,大概过一遍,重点画出来对你有启发的观点和亮点案例,3阅读正文,边读边画核心观点,标记亮点的案例,2.看目录,提取核心框架和逻辑结构,1.思考一本书的使命(为了什么),并在阅读中不断思考书中内容与这本书使命的关联性。
笑得出来的养育
笑一个看看
会笑,是高阶能力
孩子的语言是玩,成年人的语言才是“语言”
你交给他们的事只要带着尊重和信任,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去做,毫无保留
为什么笑不出来
“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面对养育是个“无底洞”。问题会层出不穷。而且孩子的问题会不断折射出背后的“我”的问题。
原因是我们内心的那些沟沟壑壑,没有意识到的自我评判、恐惧和焦虑。要去面对。
起点是给自己种下一颗觉知的种子,并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自己
理解儿童
儿童不是小号的成年人
矛盾1:想象世界(玩)vs.现实世界(做事,逻辑和道理)
矛盾的产生,是因为我们成年人很难“回到”想象的世界
矛盾2:用身体表达(感官感知世界)vs.用语言表达
专治笑不出来
改下脑回路
三个最重要,也是最难改的回路
一是从“别处”到“当下”
孩子是活在当下的大师,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明显
面对孩子时,所谓“尊重当下”,就是看到孩子沉浸于某件事中的时候,提醒自己,先不打扰,让他做,让他想。如果一定要打断,那就尽量让不打断的时间长一点
在时间安排上,一周至少有半天不要安排计划。在这个时间里,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他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允许孩子有大块的而不是碎片化的时间;允许发生;支持和鼓励。
时间有限且珍贵,有好的东西游走在孩子的生命里、生活里,有愉悦感、成就感、价值感,
顺流而下,阻力才是最小的,才是真正的“无为”,你在“动”,但很“轻松”。 生活就是那条溪流。学会感知“水流”的方向,顺势而为,才是真的“活在当下”
当孩子的内心被看到和尊重,很多事情就会“容易”很多,抗挫的能力也会变得强大, 而“抗挫”其实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二是从“匮乏”到“充盈”
有觉察,到当下,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馈赠和充盈感。
每一个生命,都有3件宝贝:觉察觉知,爱与慈悲,智慧、
三是从“逃离”到“入局”
真相是,越想更快地解决和逃离,越逃不了,而且这种状态会持续地产生新的问题。
不是往外跑,而是转个念,“面对问题往里走”因为如果真的“剪断”,那剪断的可不仅仅是扣儿,也是你和孩子的连接、孩子无从表达的情绪和没被看到的需求。
超级神器
1.用好三界
成年人的界:“面目可憎”的成年人组成的世界,喜欢讲逻辑,爱发火
孩子的界:当下的、美好的、充满想象力的,但看起来有点乱糟糟的世界
毛绒玩具的世界:成年人管儿童,儿童管毛绒玩具,毛绒玩具也可以管得住成年人!
设置特权
特权卡
专注
是让孩子尽量长时间地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支持和扩大这个想象的世界
学习好最重要的底层能力是专注力,专注力从这种能浸入的状态中来,。能玩好的孩子,一定能学好,需要的无非是合适的形式、情景和引导。
从大脑,到逻辑,到情绪,到放下,到当下,到浸入,这其中的一系列转变,是我们每个人修炼内在的终极功课
破除“扫兴父母”的魔咒
“扫兴父母”的问题是,心底的爱,转化成行为时往往变成了要求、胁迫,甚至道德绑架。因为,心底的爱到外化的行为的过程,中间要经过一个“大染缸”,其中盛满了对生活的担忧,这种爱,对孩子来说,就是灾难
提醒
1. 你的首要任务是为孩子创造愉悦的环境;
2. 好的家庭,每天都应该有笑容和笑声;
3. 你现在做的一切,都会成为孩子长大以后记忆的一部分;
4. 在成长经历中,你最喜欢的成年人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一个人,总是对你“无条件接纳”?如果有,向他(她)学习;如果没有,就自己学会;
5. 每次在和孩子说话或者做决定之前,先问问自己:我这样说或这样做,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再开始行动。
方法
1.不提要求,而给力量: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意义是:当孩子想起父母的时候, 内心会充满力量,感到温暖,感到被支持,感到被接纳,从而获得对自己的信心, 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正是这信心、勇气与力量,让生命得以自由绽放。
2.永远和孩子站一边:作为孩子最后的港湾,永远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提醒自己永远和孩子站一边。要在底层接纳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再就孩子的行为给反馈、提建议。孩子不是问题,孩子需要你的帮助去解决问题,
反馈原则:具体、友好、有帮助
3.讲道理就是欺负孩子:孩子的语言是玩,是参与。相比讲道理,用“玩”的方式解决问题,要有效得多。
4.快乐从“打破规则”而来,真正理解和遵守规则,是从允许孩子打破规则开始的。边界感是通过触碰边界才建立起来的。
你和孩子的关系受到了伤害,沟通的空间变得狭小的时候,任何看上去正确的教育方法都失去了在孩子身上由内而外起作用的可能性。 要针对孩子的行为积极地给反馈、做示范、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改变。
养好孩子,给他7个充分能力
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
1.Smarts,就是学习能力
2.Purpose,就是人生方向和使命感
3.Agency.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7个底层能力
整理生活
家务
每个人都要学会整理生活,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能力
讲清楚“有些事,不喜欢也得做”
做家务排班表,把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
1. 让所有看不见的家务活都“看得见”
2. 有机会讨论什么是“公平”
3.“可视化”的教育过程
时间
感知时间
记录时间
管理时间:管理优先级和排序
面对未知
做饭的能力
整理、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
寻求帮助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
深度学习
专注力
把学到的理论放在实践当中验证的能力
教别人的能力
质疑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
非暴力沟通
核心理念是通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倾听和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来促进有效的沟通,以此避免冲突和暴力
非暴力沟通的起点,其实是自我意识,即从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开始
倾听他人的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底层的情感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使用“我”开头的语句,而不是使用“你”开头的语句
提出建议:我们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可以怎么做。
说服别人
原则1:经常给孩子机会跟你谈判,你扮演一个相对难缠的角色
原则2:合理刁难之后让他赢。让他有赢的体验,有足够好的角度去重新看这个问题
认知金钱
原则1.不哭穷,穷”和“不配得到”是两回事。生活里是有选择余地的,是可以从小处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原则2.教孩子理解金钱
原则3.提早说清楚,我的钱与你没关系
面对自我
来自认知、自我接纳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信与自尊。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够面对、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核心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自我对话的能力。
支持孩子的5个简单抓手
1. 什么是长大了?能照顾自己就是长大了。
2. 如果你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你,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3. 在公共场所,或者在别人家做客,你去的时候是什么样,走的时候就要恢复成什么样。
4. 什么是自己的?自己学会了的东西、理解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
5. 想当老大?做到先人后己,才有可能当老大
AI时代,有效学习是什么样的
“技术进步,要求受教育程度与工作之间有更强的、更有连续性的链接”,
“核心技能”只有3个:共情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这3个能力,在未来社会特别重要,因为这也是更难被“机器”取代的能力。
终身学习不能减少不平等,可能还会加剧不平等
让我们笑不出来的难题
生气,不是你的错
那些棘手的问题
成年人版
时间和能量都不够,怎么陪伴孩子
2.不要用宏观叙事去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停止想象,面对现状,允许一点内在的松弛,我们就有能力去寻找解决方案
如何面对没完没了的问题
生活并没有什么“终极”出路。不断面对和解决问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如何从小问题出发
第一步,深呼吸,让我们的重心从高速运转的大脑下沉到身体里,给智慧一个升起的空间。
第二步,解下绑在陀螺上的那根“红绳子“。成年人的成长,说白了就是在修炼这内心的“空间”和“流动性”。有了它们,就有了生发智慧的可能性。”
如何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
时常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保持3分钟的好心情。换一个视角看生活,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当下的3分钟。
生活的智慧,其实就是让生活的一地鸡毛,变成七彩的鸡毛而已
状态不好,没耐心怎么办
第一步,意识到自己现在状态不好。告诉孩子,“这和你没关系”。
第二步,意识到自己可以调整。人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深呼吸,拥抱一下自己,
发火伤到孩子,感到内疚怎么办
好的修复是打开和重构沟通。
第一步,自我修复。修复意味着将你的身份、你的行为、你所做的事情分开。既承认了问题,又有了改变的能量。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修复。说出发生了什么,承担责任,说明下一次你会如何做不同的处理。
第三步,和孩子重新建立联结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探讨双方都可以改进的行为。
育儿观念有冲突,怎么办
第一,如果你学习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就多和对方分享。
第二,行胜于言。用有效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周围的人也会有所触动和改变。别把重心放在成年人之间的争论上,试着用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来“教育”成年人
儿童版
孩子有情绪,怎么办?
最好的方法之一,还是“玩”
接纳坏情绪,就是一直忍让吗?
第一步,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第二步,引导孩子描述和表达自己在其中体验到的感受和情绪。
第三步,和孩子一起探索产生“坏情绪”的根源。
子女之间闹矛盾,怎么办
第一,不要马上进入“当裁判”模式,先让孩子充分表达
第二,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尽量支持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上纲上线,用成人的道德标准要求孩子。
如何平衡对孩子的爱
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
方法一,给予孩子“特权”。
方法二,满足各个孩子的独特需求,不做比较。
方法三,主动给孩子“打掩护”。
因为每个孩子的本真都是善的,当他被善待,犯错误得到了谅解,实际上都会在他心里种下善的种子。他自己之后会更加警醒和小心,也更有可能在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用同样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
什么时候应该出手帮助孩子
救生员的做法就是不断地给机会和支持,让落水者尽量能够自救。
看见真相,轻松养育
怎么就丧失了笑的能力
教育的三个层次
最外层,是关于技能获得的。
中间层,是关于获得面对“不确定”的能力的。
面对不确定,如何判断环境,用什么准则做参考、做决定,这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的能力,也是人生之路展现出来的样子。
最核心层,是关于获得内在的生命力和智慧的。
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都有内在的金矿。如何通过破除和放下层层障碍去接触到这内在的金矿,是教育的最核心层。
轮回里看到自己
我妈妈的教育“三板斧”
第一板斧:抓大放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第二板斧:遇事不怕,总可以重新开始
第三板斧:爱要表达出来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
一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是用激情和热情过好自己的生活
专治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