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非常详尽并且简明扼要的梳理了相关知识点。帮助你轻松学历史,梳理好知识脉络,让你事半功倍,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五口通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1.5: 三里元抗英 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加深沦为两半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加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1-1895:洋务运动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标:自强,求富
地主阶级
大大加深沦为两半社会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所有岛屿,澎湖列岛 2.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 3.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1895:公车上书
1898: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1899-1901:义和团运动
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辛丑条约» 1.赔款最多 2.获得在中国领土上驻军的特权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辛亥革命 孙中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中兴会 同盟会: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反清武装起义影响最大:黄花岗起义
1911.10.10武昌起义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12: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具有革命性,民主性
1915-1923:新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1919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无产阶级
与国民党合作 1924-1927:大革命时期
革命前
共产党
1921:中共一大立党
1922:中共二大立纲 提出反帝反封建
1923:中共三大国共合作
国民党
1924: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中
反帝
1925: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全国范围的 大革命高潮
反封
1926:北伐战争,讨伐北洋军阀
革命末
1927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共合作破例,大革命失败
与国民党对立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
城市:发动三大起义
1927.8.1: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8.7:八七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枪杆子里出政权”
1927.9.9: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1927.12.11:广州起义
农场:开辟革命根据地
井刚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瑞金)
1929.12:古田会议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1931.9.18: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同时揭开了时间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1.11: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
1934.10: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主义) 根据地失守,开启长征
1935.1:遵义会议 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1935.8.1:八一宣言 停止内战,对日作战
主要作战任务 对国民党:进行反围剿 对日本:进行宣战
陕甘苏区革命根据地(延安)
1935.10:完成长征
1935.12.9:一二·九运动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12.17-25:瓦窑堡会议 提成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5:«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逼蒋抗日”
1936.12: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主要作战任务 对国民党:提出国共合作 对日本:迎接全民族抗战
子主题
与国民党合作 1937-1945全民族抗日
防御阶段 1937.7-1938.10
1937.7.7:卢沟桥事变
中国抗日战场进入全民族抗站新时期 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7.8:洛川会议 提出全民族抗战,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5:«论持久战»
反对“速胜论”反对“亡国论” 科学预见抗日战争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强调“民兵是胜利之本”
1938.9-11: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纠正了王明在抗日战争前期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相持阶段 1938.10-1943.7
1941.5-1945.4:延安整风运动 继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开始
«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结束
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阶段
战略反攻 1943.7-1945.9
胜利前夕
1945.4:中共七大
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胜利时刻
1945.8.15:日本投降
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顺利结束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的重要标志:台湾以及澎湖列岛重归 中国主权管辖
与国民党对立 1945-1949:解放战争
爆发前
1945.10.10:重庆谈判 签署双十协定 基本方针“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爆发时
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战略反攻阶段 1947.6-1948.9
千里挺进大别山
战略决战阶段 1948.9-1949.12
胜利前夕:1943.3 七届二中全会(从农场转移到城市)
胜利时刻:1949.10.1 新中国成立
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