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第4篇——观点
这是赵国庆老师《别说你懂思维导图》一书的第四部分,这部分侧重于对思维导图的一些观点的评价,包括:思维导图的手段选择、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如何评价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区别、其他可视化工具等。
编辑于2024-11-19 11:14:28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0日
第16章:以道御术——思维导图的手段选择
争议一: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笔记?
概念解读
记笔记
记录的是别人的思维
整理
Note taking
激发
Brainstorm(头脑风暴)
做笔记
针对的是自己的思维
整理
Note taking
激发
Note making
争议二:手绘还是软件?
手绘
优点
手绘可以随时随地,一张纸一支笔即可绘图
可以天马行空,想到哪就画到哪,思维很少受到束缚
可以手绘一些图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绘画天赋
手绘的线条比较优美
缺点
不利于随时修改
不利于保存和传播
画功差的人手绘,容易因为画的不好失去信心
建议
一幅图多画几遍
准备专门的绘图本
定期数字化处理
拍照
扫描
软件
优点
能够随时修改
有利于保存和传播
缺点
需要依赖计算机和电子设备
线条会显得生硬
争议三:用关键词还是用短语和句子?
知识可视化
Knowledge Visualization 简写为KV
核心目的
知识创造
个人创作和整理
用关键词可以更迅速高效达成目标
知识传递
传播及分享他人
以字词为主,必要时用短语或句子
确保思想的正确传递
争议四:用图还是用文字?
明确作图目的
激发思维和整理思维
美观
争议五:过程还是结果?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侧重于构图过程
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
Mind Maps
侧重于构图结果
结果就是清晰思维的外在表现
思维导图不但注重思维过程,而且注重思维结果
争议六:一步到位还是迭代修改?
观点
思维导图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思维导图更多是一个迭代修改的过程
有条件还是用软件比较方便
子主题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2日
第17章:形象抽象——思维导图可视化了什么?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形象与抽象的区别
形象
多使用图像
抽象
多使用文字
思维导图的价值点:抽象思考与直观表达于一体
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属性
关系可视化
对象可视化
属性可视化
思维导图适合描述什么
层次关系
分类关系
并列关系
顺序关系
不适合描述什么
关联
适合让概念图表示
隐喻
适合用桥型图表示
比较
适合用双气泡图表示
XXX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2日
第18章:是非曲直——思维导图如何评价?
思维导图评价的两种含义
思维导图作为评价对象
对思维导图作品的形式、内容及思维深度做出评价
思维导图作为评价工具
通过导图,评估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深度
思维导图评价标准
规范性评价
形式上的评价
思维导图作为评价工具时,规范性评价可以适当降低权重
思维激发水平评价
内容数量上的评价
思维整理水平评价
思维质量上的评价
两种评价方式比较
评价目标不同
作为评价对象
主要是关注思维导图画得怎么样、思维加工水平如何
思维导图的主题选择不是重点
作为评价工具
目标是了解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思维导图的绘制技能不是重点
评价客体不同
作为评价对象
思维导图本身
作为评价工具
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手段不同
作为评价对象
评价手段是: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作为评价工具
评价手段是:思维导图本身
不同的应用阶段,不同的评价重点
初级阶段
“有意识的低效”
重点——思维导图的绘制技巧
关键词提炼得是否合适
颜色使用是否合理
布局是否美观
中级阶段
“有意识的高效”
重点——内容
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否准确
顺序是否合适
是否符合主题
逻辑是否顺畅
高级阶段
重点
对知识加工的整理深度
关注对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挥的促进
要将个人的见解有效体现在图中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2日
第19章:孪生兄弟——思维导图与概念图辨析
当前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认知的几种观点
等同论
思维导图就是概念图
这类观点非常普遍,常见于众多网上讨论区、blog以及一些交流会中
无需区分论
二者不同,但对一线使用者来说并无什么区别的必要
观点持有者有三类
研究“概念图”,冠以“思维导图”的头衔
研究“思维导图”,冠以“概念图”头衔
将两者紧密结合,但却忽略两者差异
不同论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起源、本质、形式、应用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认识概念图
基本结构
概念
连接词
“概念 - 连接词 - 概念”
三元组命题
命题都是独立的意义单元
多个命题共同构成了认知结构
案例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可视化、非线性工具
可以用相同的理论体系来解释
都强调过程胜于结果
Mapping>Map
不同点
历史渊源不同
思维导图
诞生于60年代
概念图
诞生于1972年
直接目的不同
思维导图
激发和整理思考
概念图
表征知识
理论基础不同
思维导图
大脑神经元理论
左右脑分工理论
概念图
以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
强调学习是新旧知识的连接
定义不同
思维导图
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
东尼·博赞并没有给出思维导图的具体定义, 只是对其特征和作用进行简要描述
概念图
通过图示,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制作步骤不同
思维导图
从一个概念出发开始,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逐渐发散
概念图
选取主题
确定重要概念并排序
将概念按层排列
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
修改与完善
先罗列所有概念,再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表现形式不同
思维导图
树状结构
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4个基本特征: ①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②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 ③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 ④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概念图
网状结构
概念图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
概念图要求将最具包容力的概念置于图的顶层, 具体的实例置于底层
思维加工深度不同
思维导图
深度弱
关系隐含
概念图
深度强
关系明确
评判标准不同
思维导图
反映主观的想法
无对错之分
概念图
表征的是客观的知识体系
有对错之分
思维导图更适合做宏观框架,概念图更适合做微观梳理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2日
第20章:并驾齐驱——其他可视化工具
知识地图
诞生
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研究组开发
特点
连接词的使用非常简约
节点表达的意义更广泛
词、句子、段落
可以表示不同结构
认知地图
基础元素
想法
大多为句子或段落
基础理论
个体建构理论
“想法”通过带箭头的连接线连起来
连接线上没有连接词,且没有层次限制
隐含意思:“因果关系”、“导致”
作用
帮助人们规划工作,促进决策
举例 
思维地图
特点
思维地图的每一种图都对应着一种具体的思维技能
常用构图
圆圈图
头脑风暴
气泡图
描述事物
举例 
有几个角度/类别/层次……
双气泡图
比较和对比
举例 
两侧写不同点
中间写共性
树形图
分类
括号图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流程图
信息排序
复流程图
因果关系
桥型图
表示类比
举例 
桥型图难以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表达
针对性很强
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是综合性的可视化工具,能替代知识地图、认知地图以及思维地图中的大部分,但对个别构图(如桥型图)无能为力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3日
第21章:以讹传讹——思维导图与“神经神话”
“右脑开发”的由来:“左右脑分工”理论
左脑
地位
意识脑
功能
言语、逻辑、推理、计算、分析、顺序
右脑
地位
无意识脑
功能
视觉、空间、想象、创造、韵律、节奏、艺术
破解“认知神话”:对“右脑开发”的重新审视
“认知神话”的成因
脑科学研究自身的局限性
对神经科学研究成果进行错误理解和解释推论
“认知神话”的表现
“右脑人”神话
过度强调右脑的重要性
事实上,不管是理性思维还是感性思维,左右脑会共同作用
大脑关键期理论
强调大脑的发展有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与其说关键期,不如说敏感期
教育重视的是敏感期
错过“敏感期”并不意味着机会的完全丧失,只是可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来弥补因错过“敏感期”而造成的认知发展滞后
莫扎特效应
认为莫扎特音乐能提高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事实上,大脑的某些区域处于理想状态时,可以暂时地、小幅度地提高完成任务的成绩
大脑10%论断
认为我们只使用了10%的大脑,剩余的90%还在沉睡中
事实上,即使在没有运动、感觉或情绪的状态下,整个大脑都处在激活状态;即使在睡眠状态,也不存在没有激活的脑区
睡觉也可以学习
这个就纯属扯淡
用批判性思维来反思,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3日
第22章:合理期待——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
思维导图有“用”才“有用”
“没用”的三种人
不屑一顾
认为思维导图=自己用过的大括号
期望过高
市面上的宣传中,思维导图被包装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苦修未果
虽然经常使用,但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用法
观点
如果你觉得是它“没用”,一定是因为你没“用”
在使用中认识
在使用中迭代
思维导图的“能”与“不能”
能做哪些
为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提供可视化支持
不能做哪些
激发学习者思考
整理学习者思维
从思维导图高手向思维高手迈进
四阶段
不用
无意识的低效
初级
有意识的低效
中级
有意识的高效
高级
无意识的高效
思维导图应用效果的几条结论
用比不用好
哪怕只是把目录照搬一遍
有利于促进绘图者对内容整体结构的把握
画比看好
看图是接受,被动学习
画图则含有创造成分,是主动学习
填充比看和画好
填充思维导图,要求较强的认知投入
改比画和看好
改图需要什么
思考每一个细节
对内容和结构进行差错分析
既保证了充分的认知投入,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感
坚持用比偶尔用好
偶尔用,训练的是思维导图
坚持用,训练的是思维
思维导图效果不佳的原因
用错了
把绘制思维导图当成画画
只做思维激发,不做思维整理
用少了
还没能从“训练思维导图技能”过渡到“训练思维技能”
用偏了
用思维导图去做一些思维导图并不擅长的事
期望太高
指望通过思维导图让自己的记忆力提升100万倍
通过思维导图让自己成为聪明的人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Part.04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观点篇
作者 | 赵国庆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15年3月
制图人 | 凯歌设计笔记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制图日期 | 2024年11月13日
第23章:未竟之路——从思维导图到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三大导向
积极性思维
让他人学会主动学习
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出质疑
创造性思维
发挥输出能力
如何训练思维?——思维训练的3大阶段
认识思维
思维导图
概念图
思维地图
隐性思维显性化
促进思考者观察反思
指引思维
思维工具
激发思维
思维工具
组织思维
思维工具
显性思维工具化
概念
运用思维工具来引导、矫正思维进程
帮助思考者应用高效思维方法并形成相对稳定思维模式
工具
思维指引工具
焦点引导(注意力指引)
思维激发工具
生成想法
思维组织工具
结构化思维与整合
应用思维
重复强化
高效思维自动化
刻意练习,死磕
人脑与思维工具融为一体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