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负荷计算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负荷计算,包括最大计算负荷、平均负荷、尖峰电流、电能消耗量、电网损耗。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4-11-21 11:36:41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真题分布、涉及规范概要,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周 照明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1、了解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2、熟悉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3、掌握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4、掌握照明及照明控制的有关规定5、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6、掌握照明工程节能标准及措施,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周 传动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 1、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了解电动机选择的技术要求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校验 4、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5、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 6、掌握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 7、熟悉低压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 8、了解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考试大纲、主要内容、真题分布、涉及规范概要,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周 照明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1、了解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2、熟悉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3、掌握光源及电气附件的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4、掌握照明及照明控制的有关规定5、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6、掌握照明工程节能标准及措施,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周 传动3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纲要求: 1、熟悉电气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了解电动机选择的技术要求 3、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校验 4、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5、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式及计算方法 6、掌握电动机保护配置及计算方法 7、熟悉低压电动机控制电器的选择 8、了解电动机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负荷计算
概述
基本概念: 1、内容——包括最大计算负荷、平均负荷、尖峰电流、电能消耗量、电网损耗 2、计算负荷——假象的持续性负荷,一定的时间间隔中产生的特定效应与变动的实际负荷相等
分类及用途: 1、最大负荷或需要负荷——用于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和导体,计算电压偏差和电网损耗、无功补偿容量等,有时用以计算电能消耗量;此负荷的持续时间取导体发热时间长输τ的3倍 2、平均负荷——年平均负荷用以计算年电能消耗量,又是用以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最大负荷班用以计算最大负荷 3、尖峰电流——用以计算电压波动,选择和整定保护器件,校验电动机启动条件;取持续1s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
负荷计算法的选择: 1、单位指标法——负荷密度指标法(单位面积功率法)、综合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适用于设备功率不明确的的各类项目,如民用建筑中的分布负荷,尤其适用设计前期负荷估算和对计算结果的校核 2、需要系数法——设备功率已知的各类项目,尤其是照明、高压系统和初步设计的负荷计算,5台以下是,不宜采用 3、利用系数——适用于设备功率和平均功率已知的项目,不用于照明
设备功率
单台设备用电功率: 1、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2、周期工作制(起重机)——将额定功率换算成负载持续率100%的有功功率; 3、短时工作制——0.5h(ξ=15%),1h(ξ=25%);交流电梯较轻(ξ=15%)、频繁(ξ=25%)、特重(ξ=40%) 4、电焊机——Pe1=Sn√ξcosφ 5、电炉变压器——额定功率因素的有功功率Pe2=Sncosφ 6、整流器——设备功率取额定直流功率 7、电光源设备(直接取灯功率)——白炽灯、低压卤素灯(灯泡额定功率),自镇流荧光灯、LED灯(已含驱动电源功率损耗) 8、电光源——总输入功率或灯功率加镇流器功率损耗P5表 1.2-1
多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 1、合成原则——不可能同时出现的负荷不叠加 2、用电设备组——所有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不包括备用设备、专门用于检修的设备(如动力站房起重机)和工作时间很短的设备(如电动闸阀) 3、计算范围(配电点)的总设备功率——各设备组的功率之和,并符合 计算正常时消防不计入、同一计算范围季节性用电设备(如采暖设备和舒适性空调的制冷设备)选较大者计入、计算备用电源的负荷时,根据负荷性质和供电要求选取;应急电源负荷计算见2.6
单位指标法
1、负荷密度指标法:Pc=PaA/1000 Pa:负荷密度 见《配四》P7 1.3-1、1.3-2、1.3-3 容量指标1.3-4 2、综合单位指标法:Pc=PnN Pn:综合单位用电指标KW/户、KW/人、KW/床;N:综合单位数量 住宅设计中应用最广。表1.3.5\1.3.6 JGJ242-2011 3.3及附表A 3、单位产品耗电量法:Pc=WnN/Tmax Wn(单位产品耗电量)、N(年产量)工艺提供1.3.8;Tmax详见1.9
需要系数法
1、用电设备组计算功率——Pc=Kd*Pe;Qc=Pctanφ; 2、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站的计算功率——Pc= kΣp(ΣKd*Pe);Qc= kΣq(ΣKd*Petanφ); kΣp可取0.8~0.9、 kΣq可取0.93~0.97 3、视在功率和计算电流——Sc=√Pc²+Qc² Ic=Sc/√3Un 需要系数P13 1.4.1~5 4、5台以下不宜采用需要系数
利用系数法
1、计算步骤: 第一步:Pav=Ku*Pe;Qav=Pav*tanφ;Ku(最大负荷班的用电设备组利用系数1.5.1) 第二步:全计算范围的总利用系数Kut=ΣPav/ΣPe 第三步:用电设备有效台数Neq=(ΣPei)²/ΣPei²(功率和运行方式不同的用电设备组转化为某一假想的各台设备功率和运行方式相同的设备组) 第四步:根据Kut、Neq查表确定Km(P17 1.5.2)任意市场Km(t)=1+【Km(0.5)-1】/√2t 第五步:计算负荷Pc=Km*ΣPav;Qc=Km*ΣQav; 2、有效台数简化计算: 简化计算式——当有效台数为4及以上略去5%ΣPe后在进行比较【m=Pemax/Pemin≤3时,Neq=n(去掉5%以后的);m>3且Kut≥0.2时,Neq=ΣPe/0.5Pemax,若比实际台数多,取n】 实用简化法——略去最小一档ΣPmin ≤ 5%ΣPe设备;最最大一档直接用精确式计算;对其余m≤3的档,以每档的平均设备功率和实际台数带入精确式 3、5台及以下负荷计算: 4台、5台——Pav=Ku*Pe;Qav=Pav*tanφ;Pc=Km*ΣPav;Qc=Km*ΣQav 1~3台——Pe=ΣKl*Pe;Qc=Pc*tanφ【Kl负荷系数)连续工作制设备——实际台数>3时取0.9,实际台数≤3时取1;2)短时或周期工作制设备——实际台数>3时取1,实际台数≤3时取1.15】
单相负荷计算
计算原则: 1)单相用电设备应均衡分配到三相上,使各相的计算负荷尽量相近,减小不平衡度 2)ΣPe.s(单相负荷功率和)≤15%ΣPe.t(三相负荷功率和)时直接与三项负荷相加 3)ΣPe.s(单相负荷功率和)>15%ΣPe.t时,单相换算为等效三相,再与三相相加 4)进行单相负荷换算时,一般采用计算功率。对需要系数法,计算功率即为需要功率;对利用系数法,计算功率取平均功率。如单相负荷均为同类用电负荷,也可直接采用设备功率换算。 注:①判断15%时,单相220V,380V负荷的设备功率直接相加,不用转换。② 只计算设备功率,不用乘以需要系数、利用系数。
单项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简化法: 1、只有相间负荷时,将各相间负荷相加,选取较大两项数据进行计算 当 Puv≥Pvw≥Pwu时:Peq=√3 Puv+(3- √3 )Pvw =1.73Puv+1.27Pvw;当Puv=Pvw时: Peq=3 Puv;当只有Puv时:Peq=√3 Puv 2、只有相负荷时,等效三相负荷取最大相负荷的3倍 3、 简化单相负荷换算的措施:相间负荷和相负荷(如电焊机和照明灯)应分别配电,使各配电线路均符合简化法的条件。 4、数量多而单台功率小的用电器具(如灯具和家用电器),容易均匀地分接到三相上,在大计算范围中应视同三相负荷。按此约定,低压母线的负荷通常符合式1.6-1的条件,不必进行任何换算。
单项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精确法:P21列表计算
电弧炉负荷计算
普通功率电弧炉的负荷计算,除利用系数和需要系数法外,还可采用电冶炼周期计算法 一台:Pc=1.2Sncosφ1;Qc=Pctanφ1 数台:Pc =1.2cosφ 1Σ(n1 Sr1) + 0.66osφ2Σ(n2 Sr2);Qc=1.2 sinφ1Σ(n1 1) + 0.66sinφ2Σ(n2 2)
尖峰电流
电动机启动或冲击性负荷时产生的最大负荷电流 1、单台:Ist=KIr 2、多台:Ist=(KIr)max+Ic’ K—起动电流倍数,即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笼型电动机可达7倍左右,绕线转子电动机一般不大于2倍,直流电动机为1.5~2倍,单台电弧炉为3倍,弧焊变压器和弧焊整流器为小于或等于2.1倍,电阻焊机为1倍,闪光对焊机为2倍。(KIr)max—起动电流与额定电流相差最大的一台电动机的起动电流,A;Ic’—除起动电动机以外的配电线路计算电流,A。
起重机的计算电流:(综合系数法) 吨位相差不大:Pc=Kcc*Pn;Ic=Pc*1000/(√3Urm*cosφ);或Ic=Kcc'*Pn;Pn(额定负载持续率下的总功率,KW,不包括副钩电动机功率)Urm—电动机额定电压,取380 ;cosφ—年0.5。 吨位相差较大:Pc=Kcc1Pn1 +0.1( Pn−Pn1) ;Ic=Kcc1'*Pn1+0.3( Pn−Pn1);Pn1——最大一台起重机在额定负载持续率时的电动机总功率,kW,不包括副钩电动机功率 Pn——连接在滑触线上的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持续率下的总功率,kW,不包括副钩电动机功率 尖峰电流: Ip=Ic+(Kst-Kcc)Irmax Irmax ——最大一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Kcc——最大一台电动机的综合系数;Kst——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倍数,绕线转子电动机取2
年电能消耗计算
1、按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计算:Wy(年有功电能消耗量)=Pc*Tmax (KWh) Vy=Qc*Tmaxr(Kvarh) 2、按年平均负荷计算:Wy=αav*Pc*8760 Vy=βav*Qc*8760 3、按单位产品耗电量计算:Wy=w(单位产品耗电量)*m(产品年产量);Vy=Wy*tanav(年加权平均功率因素正切角)
电网损耗计算
电网中的功率损耗: 1、电力线路中的功率损耗:有功损耗△Pl=3Ic²R,R=rl (Ic计算相电流)△Ql=3Ic²X, X=xl 2、电力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 1)双绕组变压器——△PT=△Po+△Pk(Sc/Sn)²;△Qt=△Qo+△Qk(Sc/Sn)²=Io%/100*Sn+uk%Sn/100(Sc/Sn)²【当负荷率≤85%时,估算△PT=0.01Sc,△QT=0.05Sc】 2)三绕组变压器——P31 3、电容器、电抗器功率损耗: 1)电容器的有功损耗——△Pc=Qc*tanδ;并联补偿装置应计及其中放电电阻、电抗器、保护和计量器件的损耗,按△Pc=(0.25~0.5)%Qc估算 2)三项电抗器有功和无功损耗——△Px=3*△Pn*(Ic/In)²;△Qx=3*△Qn*(Ic/In)²
电网中的电能损耗:三项线路、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P33
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补偿的意义和原则: (1)无功补偿的设计,应首先提高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不足部分再装设人工补偿装置。 (2)无功功率补偿的设计,应按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层分区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最优补偿容量和分布方式。 (3)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能降低计算负荷的视在功率,从而减小电网各元件的规格,如变压器容量、线路截面等。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能减少无功电流在系统中的流动,从而降低电网各元件的电压降、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4)无功功率补偿的设计,应首先提高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不足部分再装设人工补偿装置。 (5)无功补偿装置包括串联补偿装置、同步调相机、并联电抗补偿装置、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和静补装置。在110kV及以下用户中,人工补偿主要是装设并联电容补偿装置。
提高系统自然功率因素:配电系统消耗的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约占70%,变压器约占20%,线路约占10%. (1)合理选择电动机功率,尽量提高其负荷率,避免“大马拉小车”。平均负荷率低于40%的电动机,应予以更换。 (2)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负荷率宜在75~85%,且应计及负荷计算的误差。合理选择变压器台数,适当设置低压联络线,以便切除轻载运行的变压器。 (3)优化系统接线和线路设计,减少线路感抗。 (4)断续工作的设备如弧焊机,宜带空载切除控制。 (5)功率较大,经常恒速运行的机械,应尽量采用同步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的补偿能力: 1、同步电动机输出的无功功率Qm=Srq;Sr—同步电动机的额定容量,kVA; ;q—同步电动机的补偿能力,kvar/KVA,与电动机负荷率β、励磁电流与额定励磁电流的比值及额定功率因数有关 2、当同步电动机的负荷率在0.4~1范围内变化时,同步电动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可按如下公式近似求得Qm=Sr【sinφr+γ(1-β)】γ—同步电动机带负荷时的无功功率增加系数。 3、当电动机负荷率低于0.4时,其输出的无功功率等于按式上式.求出的无功功率加(0.01~0.04)Sr
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 1、按最大负荷计算——Q=Pc(tanφ1-tanφ2)注 采用最大负荷计算时,应采用相应的功率因数;tan2—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正切值,《全国供用电规则》要求的最低功率因数: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的装有负带负荷调压装置的电力用户为0.9(tan2=0.484);100kVA(kw)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为0.85( tan2=0.62);趸售和农业用电为0.8( tan2=0.75 ) 2、按提高电压要求计算——Q=∆U*Ub/Xl;Q—补偿容量, kvar;∆U— 补偿后变电站母线电压升高值, kV;Ub—补偿前变电站母线电压, kV;Xl— 该变电站送电线路的感抗值, Ω 3、按平均负荷计算电容补偿—— Q=αav(tanφ1 − tanφ2)=αav*Pc*qc;tanφ1 =βavQc/αav*Pc; 4、tanφ1—平均功率因数正切值;注 对已投入运行的用户,tan1 =Vm/Wm;Vm为月无功电能消耗量,kvarh,Wm为月有功电能消耗量kWh。tanφ2—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正切值,对于由发电机升压后经两次或三次降压供电的用户,经济功率因数可取0.92-0.95;对一次降压供电的用户,经济功率因数可取0.83-0.9。。发电成本较低者取较低值,发电成本较高者取较高值 5、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GB50227-2017 1)、发生谐振的电容器容量——Qch=Sk(1/h²-K);K,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表选,或1/h²+(0.01~0.02)】;Sk,电容器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 2)、高压电容器回路中应串联适当电抗率的电容器,以限制合闸涌流,抑制谐波电流,防治电容器过负荷。 3)、并联电容器装置宜装在变压器的主要负荷侧,当三绕组变压器的二次侧不具备条件时,也可装设在一次侧 4)、当配电站中无高压负荷时,不宜在高压侧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以防向电网倒送无功 5)、并联电容器的各分组回路可采用直接接入母线,并经总断路器接入变压器的方式。当同级电压母线上有出线时,也可采用设置电容器专用母线的接线方式 6)、3~66KV并联电容器组应采用星型接线,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并联电容器组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并联组成时,宜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连接方式 7)、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安装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和就地平衡的的原则设置,不得向电网倒送无功。低压电容器组可采用三角形或星型连接
串电抗器:为减少谐波流入电容器和合闸涌流,可串联适当参数的电抗器。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为感抗而不是容抗,从而消除了谐振的可能。 1、感抗值计算——Xl=K*Xc/n²;Xc(补偿电容器的工频容抗),n(可能产生的最低谐波次数),K(可靠系数,取1.2~1.5),对六相整流线路,n=5;对电弧炉,Xl=(12%~13%)Xc 2、为防止可能出现铁磁谐振,一般宜采用无铁芯的电抗器。电抗器的额定电流应稍大于电容器的实际电流,串联电抗会使电容器的基波电压升高 Uc=U1*Xc/(Xc-Xl)=U1/(1-K);U1(系统额定电压),对于5次谐波,端电压升高可达6%,所以电容器额定电压应高于系统电压;用于星形或双星形接线,6.3KV应采用4KV电容器,10.5KV应采用6.6KV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 1、若电容器额定电压低于运行电压,电容器长期过载运行,会使其内部介质产生局部放电,造成损害,导致事故,若额定电压的安全裕度过大,会使电容器输出容量的亏损也大(Q=wCU²) 2、分析电容器预期的运行电压,应考虑 1)并联电容器接入电网引起的母线电压升高——∆U=Ub(Q/Sk),∆U(母线电压升高值),Ub(电容器投入前的母线电压),Q(母线上运行的所有电容器容量),Sk(电容器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 2)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端子电压升高——Uc=Un/√3S(1-K);Uc(电容器端电压),Un(电容器接入点的系统标称电压),S(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10KV及以下为1),K(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 3、电容器长期运行电压的平均值可取系统标称电压的1.05倍,星形连接的单台高压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按下式计算: Urc=1.05Un/√3S(1-K)Urc(单台电容器额定电压的计算值)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实际输出容量: 第一步:根据Uc=U1*Xc/(Xc-Xl)计算串电抗器后的母线电压U2 第二步:电容器组的容抗不变,U1²/Q1=U2²/Q2,计算出Q2 第三步:计入电抗器后,实际输出容量=Q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