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固态电池产业链
这是一篇关于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路线与市场空间,下游应用环节,电池环节,中游材料环节,上游原材料环节,概述。
这是一篇关于存储芯片相关公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ROM存储,RAM存储,概述。存储芯片,又称“半导体存储器”,是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介的存储器,用于保存二进制数据的记忆设备,是现在数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核聚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核聚变的进展,下游:核电站建设与运营,中游: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上游:原料供应,概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固态电池产业链
概述
固液电池对比
与液态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核心变化在于电解质的形态,固态电解质取代了传统的液态电解液和隔膜,成为了固态电池中最关键的材料。
电池成本构成
固态电池的整体成本主要由电池材料成本及电池生产成本构成,其中材料成本占据了较大比例,包括正极、负极材料、电解质、集流体、结构件等组成。
技术路线与市场空间
技术路线
氧化物
国内企业多数选择氧化物技术路线,研发的产品多为半固态电池。
硫化物
日韩和欧美企业则更倾向于硫化物路线,致力于全固态电池的开发。
聚合物
聚合物在高温下表现优异,但在室温离子电导率低、电化学窗口窄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广泛应用。
上游原材料环节
上游原材料环节涉及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主要包括锆、锗、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
部分代表公司
三祥新材
主要从事锆系制品、铸改新材料等工业新材料的生产,开展锆基固态电池电解质及原材料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攻关,主要应用于电解质原材料。
东方锆业
加大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二氧化锆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入,主要布局电解质原材料。
云南锗业
提供固态电解质锗源,锗资源储量占中国的26%,主要应用于电解质原材料。
驰宏锌锗
具备丰富的铅锌伴生锗资源,锗资源储量超过600吨,主要提供固态电解质锗源
奥克股份
开展固态电池电解质的高分子量基聚氧乙烯醚(PEO)合成工艺技术的研究,主要布局电解质材料。
中游材料环节
中游材料环节涵盖了电池材料的生产、电池单元的组装和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制。固态电池在正极材料方面与液态锂电池基本一致,但在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方面有所不同。
容百科技
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生产商,与卫蓝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发适应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
当升科技
公司成功开发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已成功导入多家固态电池企业。当还与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固态电池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厦钨新能
同样依托液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积累,积极开发固态电池正极材料。
有研新材
布局硫化物电解质的研发,重点关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开发。
电池环节
电池环节是固态电池产业链的核心,各大电池企业纷纷布局固态电池技术,尤其是全固态电池的研发。
部分相关公司
宁德时代
计划在2027年具备固态电池量产能力,主攻硫化物路线,并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宁德时代还在积极扩充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目标是在2027年达到技术和制造的成熟水平。
比亚迪
比亚迪的固态电池专利涵盖了全固态电池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方法,显示出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比亚迪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
欣旺达
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试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5年完成产品开发。第四代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27年完成实验室样品制作。
亿纬锂能
计划于2026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内耐受性和绝对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于2028年实现技术突破,推出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公司在飞行汽车、无人机等低空领域已有相关电池产品的布局和应用。
卫蓝新能源
由中科院物理所技术支持,计划在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公司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核心工艺和定制设备方面实现了自主可控,并建成了规模化固态动力电池量产线。
清陶能源
由南策文院士领衔创办,专注于固态锂电池及相关配套产业链的研发。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第二代固态电池预计在2025年搭载多款车型,第三代全固态电池正在验证中,计划在2027年量产装车。
下游应用环节
固态电池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市场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设备、储能解决方案、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eVTOL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固态电池的需求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中的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部分来源于公开或第三方渠道,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 本材料所表述的意见或观点力求客观、公正,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仅供辅助参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或投资依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审慎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