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笔记的方法 思维导图
记笔记只是一个过程,目的一定另有其他。积累知识,核心是为了增援未来的自己。你积累的知识,有且只有一个用户,即“未来的你”。
编辑于2024-11-25 17:41:02知识沉淀用知识星球,搞钱学姐播客访谈,学无止境。利用付费社群的方式,来聚集和链接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的粉丝。
听搞钱人的故事,学习自己的技能。搞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她从学生时代的兼职开始,到自由职业、创业、自媒体,不断尝试和探索,最终找到了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帮助更多女孩实现财务自由和人生价值。
展示了一个关于读书顺序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圆圈图。中心思想是将不同的书籍按照某种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这些书,足够让你提升认知,同时也能让你增加见识,也能让你更加儒雅.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知识沉淀用知识星球,搞钱学姐播客访谈,学无止境。利用付费社群的方式,来聚集和链接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兴趣的粉丝。
听搞钱人的故事,学习自己的技能。搞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她从学生时代的兼职开始,到自由职业、创业、自媒体,不断尝试和探索,最终找到了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帮助更多女孩实现财务自由和人生价值。
展示了一个关于读书顺序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圆圈图。中心思想是将不同的书籍按照某种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这些书,足够让你提升认知,同时也能让你增加见识,也能让你更加儒雅.
#建议二 做加法 增加书本之外的 优质信息源
书本之外 也有黄金屋
书本信息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够及时
从书本上读来的大多数是理论
怎么才能获取书本 之外的优质信息
把他人作为信源,听实践者言
把自己作为方法,下场去实践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让你的笔记 记得好、找得到、用得上
AI探索家·《笔记的方法》共读营 来源 | @ 刘少楠 @刘白光《笔记的方法》 制图 | 罗卜
工具篇
flomo是什么
卡片笔记工具
只给自己看的微博
加强版文件传输助手
善用多级标签分类
多级标签
用自己的话写卡片
持续不断回顾
记笔记的出发点,在于解决现实问题
#构建你的提问机器
什么是提问机器
提问机器消失的危机
如何重新设计提问机器
任何知识都有使用场景,不要盲目遵从外界的标准,要始终以我为主
时间有限但知识无限,我们必须勇于放弃,才能专注精进
#以我为主 审视知识
生有涯,知无涯
知识虽好,莫要错配
知行合一,高效学习
#知识那么多 究竟该积累什么
别人的地图,没有自己的航向
墙头草,是因为“我”不够强
以我为主,增援未来
积累知识 核心是为了 增援未来的自己
以我为主
以我为主,持续不断
第四部分心法篇
掌握了乘法一样,可以让自己在一份优质的信息中获取N份价值
#建议三 做乘法 用多重视角 看待信息
考察概念
如果不能清楚地界定这些概念,那么一个人就算花再多精力去解答会不会被替代的问题,也很可能是缘木求鱼
寻找范式
各个领域里被大家公认的观念、理论或方法
顺藤摸瓜
面对这些信息,如果能顺藤摸瓜去探索,我们会有更多收获
只有主动请教他人、听实践者言,我们才能了解更多真实细节,知道要尽量避开哪些坑;而在抵达现场、让自己有切肤之痛时,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实践者们所说的那一切
两个途径
去现场观察
Skininthegame,投入时间,投入金钱,让自己有“切肤之痛”
三个注意
听实践者讲述事实时,留意他在叙述过程中提及的细节
听实践者讲述事实时,重点听他如何复盘失败的经历
尽量不要看第三方的叙述,而要看他们自己写的文章或接受的访谈,确保拿到第一手信息,而不是演绎过的
#建议二 做加法 增加书本之外的 优质信息源
书本之外 也有黄金屋
书本信息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够及时
从书本上读来的大多数是理论
怎么才能获取书本 之外的优质信息
把他人作为信源,听实践者言
把自己作为方法,下场去实践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真正目的是让注意力得到保护,以便在经过筛选的信息源中,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请记得一句话:越低级的信息,越是充满了主观判断和结论,以此降低接收者的思考难度;而越是高级的信息,越是充满客观事实,尽量避免下判断,将判断的任务交给接收者
#建议一 做减法 削减你的信息源
我们不缺信息,而是缺乏注意力
三个方法
削减利用你情绪的信息源
削减让自己过于舒适的信息源
削减缺乏具体事实的信息源
“质疑”不等于“抬杠”:“质疑”的目的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抬杠”则是为了赢得辩论,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注意不要陷入抬杠的误区。
#三项原则,掌握获取信息的主动权
不必成为全能专家
以具体问题为牵引
主动监控,保持质疑
无论是“避免信息成瘾”还是“打破信息茧房”, 都是希望提醒你,要对自己获取信息的环境保持觉察
解决两大典型挑战
避免信息成瘾
逃离信息茧房
#审视自己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如何做筛选,获取高质量信息
第三部分收集篇
不鼓励大家为了回顾笔记而回顾笔记,为了整理笔记而整理笔记 而是希望你通过回顾引发思考,继而解决现实问题,影响现实世界
互动方法有三种
增加
对笔记内容进行扩充
删除
大胆地删除:某些笔记已经过时,或不会再用到
改写
用自己的话对笔记进行改写
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条笔记和我最近遇到的什么问题有关?
关于这条笔记,我可以补充什么新实践或新思考?
这条笔记和其他哪条笔记有关系?
三个固定的时间
每次记录时回顾,重要的是熟悉上下文
每日回顾或隔日回顾,重要的是持续不断
以周或月为单位回顾,重要的是发现连接
#怎样实现 更好的回顾
投入时间:投入固定的时间,确保回顾能持续进行
同步思考:重要的不是复诵,而是引发思考
保持互动:与过往的笔记互动,增强回顾效果
不要把回顾笔记当作压力,而要把它当作一次充满机会的发现之旅
知识的特征
可以反复利用,并且回损越来越多
散乱、容易遗漏、需要更新
价值不确定
3种变化
去肥增瘦,知识结构不断优化
发展新知,知识连接不断增加
影响现实,把笔记里的知识用起来
#为什么要通过 回顾持续刺激
要求不断回看过去的笔记,让大脑持续接受过去所记笔记的刺激
对抗遗忘曲线,帮你想起曾经的笔记
推动知识内化,让记过的知识属于你
通过回顾持续刺激
#建议二 标签越来越乱 两步维护知识网络
制作说明书,设置缓冲区
制作说明书
设置“缓冲区”
定期梳理,维护网络
删除或合并旧标签
添加新标签
寻找标签之间的联系
没必要把打标签、整理标签当成巨大的压力,而要将其当作发现自己、精进自己的好机会
守、破、离
守:让自己理解对方分类背后的逻辑
破:让借鉴的框架为自己所用,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
离:让自己反客为主,收放自如地使用并发展自己的方法
#建议一 结合需求 先借鉴再改造
借鉴时 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逻辑
更清晰地知道该如何给自己的笔记打标签
对于应该学习和记录哪些内容,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改造时 从实际需求出发
让我重新审视了该获取什么信息,哪些东西值得记录等问题
#好用的分类方法 有什么特征
不是机械照搬的,而是相对主观的
不是一次成型的,而是动态生长的
没有一套知识管理流程能够适宜所有人,切忌削足适履
笔记分为三大类
内功心法 高频使用的知识
长周期、经久不衰的普世智慧
并非普世智慧,但因工作缘故需要高频用到的专业知识
招式套路 低频使用的知识
应用场景和知识点的索引,在有需要时能回忆起这个可解决问题的知识点
知识点和详细内容的索引,能在回忆起后迅速找到详细内容,以便实操
实战经验 实践中的思考和外界反馈
输入信息、进行处理、输出决策
IAPR是什么
“#收件箱”“#领域”“#项目”“#兴趣”
收件箱用来存放所有临时性的、还未消化的内容
领域用来标记那些做了对别人有帮助,做砸了自己要承担责任的事情
项目用来标记那些有明确起止时间和目标的事情
兴趣用它来标记那些自己持续感兴趣
四大标签 相辅相成 结构稳定
#标签参考
#胆怯,#低落,#烦躁,#愤怒,#复盘,#焦虑,#开心,#迷茫,#冥想,#能量/体力,#扰动,#思维陷阱,#逃避,#信息焦虑,#厌烦,#疑问,#正向能量,#注意力,#自我价值
#打工沉思,#电影摘抄,#读书笔记,#罗卜随记,#罗卜有感,#名词概念,#一个技巧,#一个角度,#一个瞬间
#读书笔记,#人生经验,#法律实务,#法学方法论,#劳动法,#律师法,#民法典,#民事诉讼
flomo 使用规范
一个具体的、正在疑惑的问题用#疑惑,日后回答用#解答
有来由的用#思考,拍脑袋的用#想法
没了解过但想去看一下的事物用#好奇,日后要来#填坑
一些自己的念念叨叨用#念念叨叨
见到的一些好东西用#见,最好辅以出处
有道理的信息#有道理
忍俊不禁的事情#哈哈哈
好玩的东西#好玩
学习到的英文#英语
奇怪的知识#奇怪的知识,不奇怪的知识#知识
对自己的认识和研究#自我分析
没有标准答案 不必束手束脚
对于别人来说有用的分类方式,可能对我们自己并不适用
用标签 分类的好处
做好归类,在你需要的时候,快速提取某一分类下的所有笔记
实现网状分类,而不仅仅是层级分类,从而提高提取笔记的效率
# 为什么要用标签为笔记分类
用标签为笔记分类
精炼笔记不是目的,为你所用才是目的,不要为了精炼而精炼,切勿舍本逐末
九种结构
树状分类(Taxonomy):将元素分类,层级化展示,常见于科学类书籍,比如生物学书籍中的生物分类法
因果解释(Causal Explanation):解析原因与结果,常见于社会科学类书籍,如解析某种思想的萌发
描述(Description):解释事物的组成部分,常见于各种工程技术类书籍,如描述发动机结构
时间线(Timeline):按时间顺序排列事件,常见于历史或传记类书籍,如印象派发展的时间线
论点/案例(Argument/Case):论证某观点,常见于政治、经济或法律类书籍,如论证一种制度的合理性
内容结构(Content Structure):概述内容安排,常见于教科书或指南类书籍,如概述课本的章节结构
故事(Story):叙事手法,常见于小说或个人传记类书籍,如描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流程与序列(Process/Sequence):描述特定过程中涉及的步骤,常见于操作指南或程序类书籍,如描述机器操作的流程
关系(Relationships):分析元素关系,常见于涉及关系的书籍,如对比两种理论的区别或优劣
小提醒:精炼笔记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自己回看时能读懂
#建议六 精炼核心内容
为何对记录进行精炼
更好地调用记过的笔记
锻炼决断力与思考能力
如何对记录进行精炼
先了解主干,再从中挑选
记一部分也无妨
反复删减,减少冗余
反复整理,避免臃肿
海曼定律:人面临的选择越多,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越高
三种方式
对于重复的信息,做剔除和精简
对于同类的信息,做归纳总结
对于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辨析哪些是本质,哪些是现象
不论你在哪里,做什么工作,请记录你的实战经验,这样做不但能让你有更多反思和进步的空间,还能让你持续积累“长在身上”的能力,变得更有价值
#建议五 记录自己的实战 经验
指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收获的有价值信息
两个典型问题
热爱学习却进步有限,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努力工作却看不到成长的台阶,不知道如何积累核心能力
如何记录实战经验
如实记录,对抗“认知失调”
尽量详尽记录每一次重大决策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只有把环境记下来,当我们回头分析时, 才能观察到更真实的现场,进而找到改善的方向
# 建议四 记录让自己情绪波动的事情
记录情绪,理解自己
促进对自我的理解
帮助保持情绪健康
帮助增强决策能力
如何开始记录情绪
记录当天的主要工作
记录创造性工作小时数
记录情绪的
记录情绪的 两个要点
诚实面对内心,如实记录想法
不仅记录情绪,还要记录环境
两个小技巧
看到什么记什么,尽可保持旁观者视角
只记录,不评判
#建议三 记录反直觉的信息
反直觉的信息
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如何捕捉反直觉的信息
主动逆向思考
用好奇心去挖掘
#建议二 记录有启发的内容
让你觉得“原来还能这么想”“原来还能这么干”的信息——它可能是书里的某个精彩观点、作者的某段绝妙论述、朋友的某个独特见闻等
两大误区
为记笔记而记笔记,形式大于目的
记录之后,缺乏自我提问
自我提问
对它的感受是模糊的
最该做的是自我提问
我为什么感觉不错?然后把答案记下来
两个小经验
问问自己将来能在哪里用
问问自己是否见过或做过类似的事情
微小的优势和劣势,都会长期积累
三种“触动时刻”
这个灵感太棒了
灵感往往转瞬即逝
这个信息很有用
能在较短时间内用上
最好能让你照着步骤做
帮你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这种感觉真美好
试着用自己的话记下来
#建议一 记录你自己的想法
亲身经历:直接记录就好,不需要提前查资料
肯定有原因:正是特别值得你挖掘和记录的信息
自然而然地记录:不必遵循什么格式,也不必考虑写多长
无论你用什么工具,我们都建议你,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提前思考 帮你理解记过的笔记
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思考
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应用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记笔记的时候不要照搬别人的东西,而要加入你自己的想法
两大挑战
明明记了很多笔记,却想不起来
即使找到相关笔记,也很难快速应用于待解决的问题
必要难度理论
存储越容易,提取就越快
存储与提取 负相关
存入记忆越容易,提取出来越困难;反之,如果你存入得有些吃力,知识提取会更方便
费曼学习法: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解释清楚所学内容
如何记笔记,做好信息预处理
第二部分 记录篇
给“依据” 让你行动有支撑
对某问题有了初步的解决思路,但不确定要不要据此决策或行动的时候,笔记可以提供事实层面的增援,让我们有据可依
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做出决策、输出行动,以影响现实世界、达成你的目标,而那些被你记在笔记里的事实信息,往往可以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
给“线索” 为你提供新方向
“线索”:指的是当你面对问题无从下手的时候,过去的笔记可以为你提示几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供你去探索
读书笔记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没有给我一个拿来就用的“想法”,却提示了几个可能的“线索”,让我有了解决问题的新方向,这同样是宝贵的增援
给“想法” 让你拿来就能用
更好的做法:在“想法”出现的时候记录它们;当你毫无头绪的时候,过去记录的“想法”,或许就能为你解决当下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更现代的 RSS阅读器
要想让阅读器持续有价值,就要有优质的内容持续产生
想有优质的内容持续产生,就要给创作者足够多的回报
必须颠覆创作者靠蹭热点吸引流量、靠植入广告赚取收入的商业模式
产品沉思录
每周都会从自己阅读的几十篇到上百篇文章中
选择四篇最有启发的
写下自己的看法分享给读者
如何用笔记,增援未来的自己
第一部分应用篇
自序
记笔记,是为了增援未来的自己
请放心,这套方法不是要求你必须使用flomo,而是我们对“如何有效记笔记”这个话题的思考与实践——它是可以通用于各种笔记工具的
用笔记 增援自己
收集:四处“找原料”,收集信息,进行初步积累
记录:使用三种方法对信息进行预处理,使笔记处于“待命”状态
应用:未来某一刻,当遇到问题需要增援时,可以去记过的笔记里寻求帮助
心法: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北极星,然后持续不断地前行
成甲
受益
有效激活碎片化信息的价值
解决自己的问题,创造“知识的复利”
优势包括
非常便捷,打开速度快,基本做到了可以让人随时记录
用“@+关键词”的方式,就能快速在不同笔记之间建立连接
标签功能输入方便,对于已经建立的标签,还可以随时批量修改
搜索功能便捷,可以用多个关键词、多个条件组合搜索,这在笔记数量多的时候,能极大提高查找笔记的效率
碎片化信息管理方法
随时录入
用特殊但标准的格式记录
十字坐标标签法
持续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罗振宇
重新认识记笔记
抓准契机记笔记
你受启发了,你变兴奋了
用自己的话记笔记
收藏≠记笔记
学习是什么?就是把新信息和自己原来的认知结构缝在一起
记录你的实战经验
记录反直觉的信息
精炼你的笔记内容
为你的笔记打标签
定期回顾你的笔记
构建你的提问机器
探索自我,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AI遇弱则弱,遇强则强。而记笔记,就是为了让你变成更强的自己
没有两个人的笔记一模一样,因为笔记里藏着你的偏好、你的思考、你的决策、你的独特人生
推荐序
1
笔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