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教地理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便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江海交汇之地,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这是一篇关于七上地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便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
形状 地球是一个球体
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仪
地轴 地球的旋转轴(假想轴)
北极 两极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
南极 与北极对应的点
第二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线和纬线
形状
纬线为圆圈,到南北两极缩为一点
经线为半圆
长度
纬线不相等
经线相等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相对关系
纬线相互平行
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条数 纬线和经线都有无数条
经纬度的划分
起始线 纬度为赤道;经度为本初子午线
划分规律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加到90°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加到180°
表示符号 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第三课时 利用经纬网定位
定义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作用
定位置: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定方向:在经纬网中利用经纬线特点可以辨别两地的方向关系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约为24小时(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一天
产生现象: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第二课时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概况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上季节的变化
北半球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夏季(夏至6月22日)>春季(春分3月21日)和秋季(秋分9月23日)>冬季(冬至12月22日)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地球上五带的差异
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差异
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