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是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传递信息、实施具体管理业务所从事的写作活动。以下是对应用写作的详细介绍。
编辑于2024-12-07 17:12:22应用写作
一、应用文
(一)概念: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处理事务,传递信息时使用的有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体
(二)特点:实用性、广泛性真实性、程式性、时限性
(三)分类:法定性公务文书、法规与规章文书、机关日常事务性文书、日用类应用文书、专业性文书
二、行政公文
(一)概念:国家机关在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的统称
(二)分类
1.按公文行文关系
(1)上行文——如请示、报告
(2)下行文——如命令、 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报、批复等
(3)平行文——如函、纪要
2.按公文内容的性质、特点、作用
(1)指挥性公文。命令决定、批复、下行意见、指示性通知
(2)记录性公文。 主要有纪要。
(3)规范性公文。规定性的决定、规定性的通告、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
(4)商洽性公文。主要包括各种函
(5)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上行意见、请求函
3.按公文涉密程度
(1)秘密公文: ( 10年)
(2)机密公文: ( 20年)
(3)绝密公式:(30年)
(三)基本行文规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行文关系依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一事一文)可以越级的情况: (1) 事情特别重大紧急。(2) 多请未决。(3) 上上级指定越级。
(四)种类
1.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长期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的)
3.命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完成急、险、重的任务)
4.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
5.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1)特点:发文权力的限制性:发布范围的广泛性;题材的重大性;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闻性
6.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 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侧重于说理性、 教育性、典型示范)
(1)特点:规范性;业务性;广泛性
(2)类型:周知性通告和规定性通告
7.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可上,可下也可平级,行文具有多向性。
8.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1)特点:功能的多样性; 运用的广泛性; 一定的指导性; 较强的时效性
(2)类型:指示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发布性通知,任免性通知,告知性通知,会议通知
9.通报: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1)特点:告知性;教育性;政策性
(2)类型: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通报
(3)作用: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10.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上行文, 不一定需要回复,报告时间事前事中事)
(1)特点:汇报性;陈述性;沟通性
(2)类型: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建议报告;答复报告
1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上行文,一定要回复, 事前行文。具有期复性)
12.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1(被动行文)
(1)类型:指示性批复;表态性批复
(2)特点:行文的被动性;内容的针对性;效用的权威性
13.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14.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根据行文往来, 函可分为发函和复函,可以不写结尾语)
(1)类型: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请批函;审批函;知照函
(2)特点 :灵活性;广泛性
15.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1)特点:纪实性;概括性;指导性
(2)类型:决策型会议纪要;交流型会议纪要;研讨型会议纪要
(五)公文格式
1.要素: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 发字号、 签发人、 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附件说明、 发文机关署名、 成文日期、 印章、 附注、附件、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页码等组成。页码位于版心之外, 其余均位于版心之内(单页码居右空一格,双页码居左空一格)
2.版头: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1)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一般用 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不足6位,前面补“0”。
(2)密级和保密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频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 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 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插入一颗星。
(3)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如:“中共中央文件" “河北省人民政府文件"。颜色为红色
(4)联合行文: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 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5)发文字号: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如中办发(2012) 14号。不写“年"字,不写"第”字。(联合行文时, 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版头中的分割线:发文字号之下4 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3.主体: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未页首条分隔线 (不含)以上的
(1)标题:发文机关+文种,如“国务院关于颁发《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的通知”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人名、 地名不能分割成两行表示。
(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一般是同级单位。标点符号:同级同类用顿号,同级不同类用逗号。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 直属机构”。
(3)正文: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 一、” “(一)” “1." "(1)”标注
(4)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成文日期: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5)版记: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 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三、会务文书
(一)会务通知、议程、方案、提案、发言规则、讲话篇、记录、简报
1.简报:是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编发的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一种事务文书
2.会议记录:由会议组织者指定专人如实准确地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和会议内容的一种机关应用性文书。作用:依据作用:素材作用;备忘作用
四、事务文书
(一)分类
1.计划
(1)对全局或单项工作进行预想性安排部署
2.汇报
(1)用途——向上级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2)分类——情况汇报;工作汇报
3.调查报告
(1)用途——反映问题现状、陈述事件经过、分析问题或事件、做法的影响、危害、作用、意义,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4.讲话稿
(1)用途: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了特定目的、用于一定场合、面向一定对象发表讲话的文字底稿
(2)要素: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语言
5.演讲词
(1)用途:用于演讲的文字稿本
(2)特点:突出鼓动性、感染性,含有较多的抒情成分,可使用较为灵活丰富的语言
6.答复
(1)用途:以书面形式对人大代表建议、质询、政协委员提案、人民意见、建议作出答复
7.责任书
(1)用途: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任务,调动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工作完成、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
(2)分类:单向型;双向型
8.公开信
(1)用途:党政机关、职能部门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开性书信体裁
(2)内容:从政府角度就某一问题向公众发出倡议,提出要
9.倡议书
(1)用途:唤起受众重视、促成共识、引导思想和行为
(2)分类:面向小范围、特定人群;面向全社会、无确定对象
10.建议信
(1)用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文书,内容主要是对策性的
(2)内容:阐明问题的危害、原因及采取相应对策的必要性、原理、依据,内容具体,并可含有一定的科学论证内容
11.新闻发布稿
(1)用途:行政机关用于对外发布信息的书面文稿
(2)分类:口头;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