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41205付鹏演讲--世界经济真相
这是一篇关于20241205付鹏演讲--世界经济真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间接税,中产阶级节衣缩食,日本从1992年房产泡沫后发生了什么??,什么是右翼,百年之大变革,全球化战争会越来越频繁,大家都在明争暗斗,全球经济放缓,大家进入存量博弈,未来中国发展靠什么,中国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全球右翼化。
编辑于2024-12-08 14:49:2020241205付鹏演讲--世界经济真相
全球右翼化
全球经济从左翼向右翼变化
全球格局,100年之前,20年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高端产业,以中国和东南亚为代表的低端制造业或发展中国家
全球格局是各司其职
现在中国进军高端制造业了,格局被打破了,所以开始变得右翼化,即民粹,大家会关注各自的民族发展
大家都在分蛋糕,蛋糕就那么大,所以就有了竞争
经济增长,不再可能,就像35年前的日本,他们一直不增长,现在企业招聘年轻人,台上50个企业竞争,给出各种福利邀请年轻人加入他们
什么是右翼
我经常说家庭中女生是天生右翼,右翼有一个典型特征,右翼可以叫民粹,可以叫国家主义,可以叫爱国主义,极端右翼可以叫纳粹。但右翼的特征很明显,“我没错,都是你的错”,这就是右翼。
注意西方右翼概念和中国完全反的,你们不要觉得是错误的,如果你觉得错误的,你先了解了解什么是左派右派、左倾右倾、左翼右翼。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个东西,你肯定对左和右在中国和西方的框架里完全是颠倒的。
婚姻中的左+右
家庭中女同志天生带有,当然我不是歧视各位女士,这是你们DNA里带的,两个X里带的,如果家庭中男生是左翼,家庭是幸福的,什么意思呢?“老婆,没事儿没事儿,都是我的错”,男生是个左翼,家庭很好,左+右。
如果男女都是左翼,这简直是幸福无比了,男生回家了,女生把拖鞋一放说“老婆你打会儿游戏,我正做饭呢,一会儿做好了叫你洗手吃饭”,这个男同志真的去打游戏了,吃完饭了说“你歇一会儿,看会儿剧,我来把碗洗了。”你可千万别当个大直男,锅一甩又去玩儿了,不行,时间长了,她会右翼化的。
此时你也表现出左翼特征,你家庭就是融合的。家里如果两个右翼就完蛋了,
都是你的错我没错,凭什么说是我的错?就是你的错,就是你做错了。直男碰上女生,一般来讲没啥好组合,两个右翼就是战争,打架到离婚。
不要认为这是在讨论家庭、婚姻,同样在讨论国家,同样在讨论全球。当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组合出现统统左翼化的时候,就是包容、融合、全球化共同增长的俱佳的历史环境,当全是右翼化的时候,就是战争。
我们现在的大麻烦在哪儿?就在这儿。全世界在过去 5、6 年时间里已经陆陆续续都在右翼化了,右翼化的特征,政治的重要性已经体现出来了,选票回归传统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了,反移民的特征已经体现出来了。
我之前说过,这两年全球著名的交易就是“多美国,空加拿大”,原因就是加拿大的小土豆放了那么多印度裔进来,就完蛋了,加拿大的核心矛盾是什么?经济增长创造了五个蛋糕,原本加拿大的国民可以一人吃一个,现在放了 10 个阿X进来,
加拿大问题是分配,当分配不够的时候,一定会趋于保守,一定会趋于右翼化,一定会趋于反移民。
百年之大变革
因为在过去百年,顶层的方向是固定的,就是从极端右翼不断向左翼在运动,所以顶层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下面的一套运转逻辑。
那个全世界包容融合的,不断左翼化推进的,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路径,这个时代彻底在 2016 年已经开始结束了
过去的20年间,中国也是朝着包容、融合的,所以我们才有了非常好的入市、WTO、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操作。
接下来的一百年,会如何变化??
对中国来讲现在也麻烦,在过去的 80 年代、90 年代,西方在不断包容融合右翼化,同时当时的中国也在不断地往右走,当然此处不是指的中国的右倾。
各国都一样,70 年代 80 年代的时候,英国那时候有过排华,现在又开始反穆斯林了,这正常。世界的动荡不是简简单单表现在单纯的资产上,前两天英国又出台了新的政策,你只要非英国国民的,原则上来讲要交遗产税的,英国政府也要收 你的遗产税。
我之前跟很多富人说,别天天琢磨避税了,包容融合的时候藏点私房钱是没事儿的,当都右翼化的时候,你再藏私房钱你就完蛋了,现在全世界的大麻烦是什么?找个税率低的地方该缴的缴。当年特朗普上来的时候 20%只要你愿意回流美国,全部合法化,你看有多少资本往回回流?
所以你们知道左翼和右翼大概的框架和特征,这才是我那本书里的真正精髓,但被删掉了
你把它理解了,你对应的穿透到经济上,穿透到利率上,穿透到资产上,你会门清儿的,这就是大类资产的精髓,真正的精髓。你要问这东西谁创造的,索罗斯那批人,本森特那批人,整体框架大家都是一样的。
日本从1992年房产泡沫后发生了什么??
了解日本的90后,低欲望,躺平一代,
宽松时代,教育不卷了,不卷年轻一代了,现在招聘下面坐着10个年轻人,上面有50家企业在上面作招人宣传
中谷店,奢侈品中转站
断舍离
去年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巴菲特买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商社,大笔发行日元债券购入到日本的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这些资产中,他到底在干吗?
那时候第一财经找我说付总你去讲讲巴菲特为什么买,我发现很多评论人员单纯在讲三井、三菱、丸红、伊藤忠资产怎么样
稍微聪明点的会讲到当年的商社们是日本的海外资产,是日本Carry trade套息交易的主要收入端。
再聪明一点的会讲到巴菲特在参与日本过去 40 年存量财富的再分配。
我可能明年把我们家小儿子送到日本去,我跟他讲的很清楚,我不需要你去学习人工智能、AI,为啥呢?你好像没那么聪明,也不是IT技术男,你把日语学好,能考上应庆就不错了,那里面都是一些日本传统贵族的姑娘,你娶一个就行了,最好她们家都是 80 岁 90 岁的,你就躺赢就行,等她们家 80 岁 90 岁的明后年一挂,房是你的,股权是你的,土地是你的,财富是你的,存款是你的,咱们就参与日本存量 40 年财富再分配。
巴菲特是用钱去参与,我们用人参与,本质上都一样,你买股票,我把儿子嫁过去,这都是参与财富存量分配。
你们要明白日本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日本的核心是参与分配,而不是参与增长。
很多人不太理解,因为他在国内没参与过分配,永远都是增长处在哪个环节,我距离权力近一点,资源近一点,资本近一点,我就多吃点,卖劳动力的就少吃点。
当经济增长增速不够的时候,最底层就没饭吃了。经济增长 5,可能各个阶层的体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网上会有些人说经济数据造假,真的造假了吗?也许没有。5代表的是整体的蛋糕,而你的体感仅仅代表你的阶层。
你如果能理解到这个的变动,你就能自然地理解到我在说日本经济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代际分配,不是增长,光增长不分配那就是富着恒富、穷着恒穷。这话翻译到股市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上市公司不分红没增长的话,答案永远是富着恒富、穷着恒穷。
中国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
不会
时代不一样了
日本为什么最近看起来更利于年轻人,因为老一辈差不多都要过世了,遗产开始重新分配
把儿子送去日本,会说日语就好,最好能上应庆大学,去娶个日本贵族菇凉,可以实现跨越圈层
原有的既得利益者他慢慢消失了,腾出了位置,留下了大笔财富,年轻人有了很多的机会来继承
中国这几年在干什么??
第一,在 2020 年疫情后,那时候长白山论坛我跟大家讲的很清楚,我说的非常赤裸裸,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那时候券商们都很Happy,因为他们永远需要Happy,只能做多。但对于我们做Hedge Fund出身的来讲,我可不能这么做,我这么做我就完蛋了,我的钱在里头。
10 月 8 日之后,有人在里头吗?千万别自己麻醉自己,那都扯淡。网上一般来讲,拿所谓的这种东西蒙蒙别人可以,你自己信了就完蛋了,就跟当时“6000 点不是梦,1 万点刚起步”,记住那话是说给散户听的,你信了那你就完了。核心是什么?从我们的角度非常明确地大家,大家的预期很高,但现实很残酷。
那两年跟各家公募基金每个季度做交流的时候,他们没法去理解现在的经济情况,比如说那时候我跟他们讲网约车司机、外卖,那两年我大量的调研样本参数是底层。经济增长消费扩张升级的时候,调研样本是富人先进五星级酒店,富人先买超跑,富人先吃海鲜,然后你的样本参数是下沉的,到最后是老百姓吃上海鲜,老百姓开上汽车,老百姓进五星级酒店。
经济收缩、中产阶级的陨落
但是当经济收缩的时候,倒过来的,第一步先收缩的是底层。我前几年我说每年现在新增几千万的网约车司机,你们都没有想想人从哪儿来的吗?
有人说了,农村劳动力进城,我说都啥年代了,还农村劳动力进城,这又不是你当年搞大规模基建城镇化建设的时候缺农民工,把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过来。现在的农村你去看看,哪儿还有劳动力,除了老弱病残幼以外,还有劳动力吗?
你就没想想这两年突然激增的两千万的网约车司机这些人从哪儿来的?答案很简单,中产阶级的陨落。
只不过是你的阶层不一样,你看的问题不一样。
很多人的调研很有问题的,很多人说美国通胀导致美国居民部门水深火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看我打电话问了我在美国的朋友,他们都很惨。
我说那你美国朋友的样本是个什么状态?他一描述,我说那当然惨了,他们以前爽的时候是老公在中国挣着通胀的钱,老婆在那边花着通缩的钱,享受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还不交税。
现在倒过来变成了老公在国内挣不着钱了,海外人家上门给你弄个草皮清理一下要多收你 50 美金一小时,你的钱没增长,花的钱多了,你当然难受。
我要是那个铲草皮的,我会告诉你那点通胀算个屁,5 块钱的三明治涨到 7.5 元,翻了 50%,
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你们家弄个草皮,挣 50 多一个小时,劳动价值提升了。
从事劳动的人就很舒服,从事单纯支出的人来讲你就难受了。
你要调研的样本是一样的,前两年的样本收缩的是时候是底层先吃苦,但对宏观经济数据影响不大,你们记住一点。
我就说网约车司机,如果你在广州做调研,他们的特征就是有钱没钱,今天都吃龙江猪脚饭。
但注意,北京北四环的网约车司机吃的中午盒饭到多少钱吗?15 块钱送瓶水,还带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子,耙子肉,嘎嘎香。
但你记住一点,千万别问肉多少年,问你就吃不下了,因为基本上都是 80 年陈酿拉菲,一定是冻肉,一定是冻了 20 年、10 年以上的肉,不然怎么那么便宜。
所以你们也不要瞧不起预制菜,我觉得预制菜很好,没有预制菜老百姓日子更苦,有预制菜老百姓好一点,为啥?
12 块钱能吃饱,还能吃上肉,吃上足够的蛋白质。
你就记住一点,当你都吃 12 块钱了,你还注意肉多少年吗?
现在统计中国在讲需求的时候很有意思,我从来不会用一个数字,从来不会用中国的CPI,中国的CPI一直有一个大的问题,当年宏观经济数据设立的时候中国老百姓第一目标是解决吃穿,解决温饱,所以对我们来讲,物价中的菜价、猪肉价格、粮食价格、油价波动,我们看的比天都大。
那时候一般来讲,领导们下去做慰问的时候,第一件事儿都是去家里掀锅,动作都很标准,打开锅看看你吃啥,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因为当年我们的重要问题是解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所以我第一件事情就关注你吃的情况。
但改革开放下来以后,到现在为止,吃如果都成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
为什么不用数据?因为数据中这部分的波动很大,这部分的波动已经跟需求没关系了。
比如说城市里洪涝,那蔬菜价格那几天就会暴涨,那种变动其实影响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现在讲需求,比如中国经济从 2019 年获得大问题,非常麻烦,你们不要觉得现在的经济问题是现在,是 2019 年就开始了,在今年是恶化的,所以今年的情况你们都不知道有多严峻,数据里已经告诉你,非常严峻,而在调研的时候更严峻。
8、9 月份到底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部分人在当时并不了解,8 月 27 日开始,你们关注一下所有的金融峰会和论坛上,全部让你敞开了讲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
8、9 月份的时候,必须转向,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因为过去的一年大家都养成了一种习惯,这也是右翼化的特征,右翼化的特征就是我没错都是你的错,我不许你说我错。
过去几年我们的右翼特征当中体现出来的,大家都有一种习惯,国内经济不许说不行,谁说不行谁就是叛徒,谁说不行谁就是不爱国,谁说不行就网上攻击他。
你想想,家里的老婆你敢说她错吗?到最后男生就是出门抽烟,不吭。
问题是诞生了另外一种生意,什么生意?你们懂得,你只要说这东西遥遥领先,8000块钱的东西就能卖 18000。
在我的角度看很简单,这是社会的整体意识形态变动的核心,但是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去讲,到了关键的时间点上,会使得所有的信息反馈形成谬论性错误,最后你们会发现,连决策层都做出错误判断,那就完蛋了。
到最后谁是那个误国误民的,历史会有正确评价。最上头在关键的时刻该做调研,该让你发声,还是要发声的。
当然只是说我当时在大湾区论坛上讲话时间不够长,大家传播更为广泛,但不是说我胆大讲。
当时下午讲完之后,晚上就有朋友发“付总,这能讲吗?”我说“如果能讲,你要想想为啥?”
24 小时都不到,大概 12 小时左右,第二天早上易纲同志在上海的外滩金融论坛上马上跟你讲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通缩的风险,以及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所有人从 8 月份到 9 月份,用的词都是一模一样的,中国经济当前核心问题有效需求不足。
我在 9 月初的时候,提的政策建议里,我都没有用“解决”,我用的是“对冲”。
其实我想说,有效需求从 2019 年开始就在下降了,
而此次的有效需求非常麻烦,可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百年之未有大变局。
9 月 11 日我怕大家对这个事儿理解不深刻,当时演讲的原题目是要注意有效需求问题,赶快出政策对冲,9 月 11 日我把东西又给你写出来,再讲了一遍。
但那时候会发现社会上的整体风气依旧沉浸在“不许说我们不行,我们挺好的”。
到现在为止,现实情况是什么?你觉得资本市场起来这一下,猛冲这一下跟经济好有关系吗?
恰恰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差才来了这么一下,而不是经济好。
现在出的所有政策有没有达到目标呢?
有一讲一,没有。能不能达到对冲的目标呢?
我觉得对冲一点点,解决肯定不可能,因为你如果仔细地了解这次有效需求的复杂性,意思是告诉你这事儿挺难,因为里面掺杂了中短长期的因素。
其实在疫情后,我们当时就做出中国国内经济的预期很高但现实很差的根因也来自于有效需求背后的矛盾。
什么是有效需求不足??
历史上再也没有80后这一代了,他们的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前提,牛马现在被榨干了,00后、10后,再也跟不上这个时代
中国内需庞大的一代是谁,就是这批 80 后。是“文革”之后人口基数最大的那批,可以花 3 个钱的,可以花过去时,上一代人给你留下的 6 个口袋。可以花当下时,你的企业老板给你的收入函数。可以花未来时,金融机构给你们的杠杆。你们是花三代的钱,一代的人口高峰,那就是中国内需的所有底牌。
中国经济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由这部分人买单,所有债务问题、经济问题均由这代人买,那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风险。
中产阶级节衣缩食
刚才我讲了,底层老百姓是一点点往上反馈的,不会很快地作用到宏观经济数据里,所以你们在疫情后看到的这个数字大平台还没有快速往下掉,但当时的底层(网约车司机、送外卖)其实一点点在痛苦,但那时候去金融机构做路演,他们都没有这种感觉。
今年所有金融机构都觉得很痛苦的原因是啥?因为他们被裁员了,他们被降本增效了,他们被要求奖金退回了,板子打到了他们的阶层之后,他们开始感受到了痛苦。
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今年经济为什么从 3 月份之后这个数字一路掉下来,答案非常简单,今年的大麻烦是中产阶级陨落。
别说今年了,这两年底层慢慢“拼多多”,现在应该是中产阶级开始“拼多多”,今年最好的样本参数调研应该是隔壁的杭州,其实上海也可以做调研,差不多。
3月份降本裁员裁老张,6 月份降本裁员裁老李,我就问你老王怎么办?回家跟媳妇开个香槟庆祝一下,老张、老李被裁了,我没被裁,是这样吗?
现实的情况是回家赶紧跟老婆算账,国际学校多少钱,孩子多少钱,面膜多少钱,健身房多少钱,该花的不该花的多少钱,房贷欠了多少钱,一算账列一个数字,假设被裁员怎么办?
算完跟老婆说,你的面膜SPA中心别去了,李佳琦的直播间拍一个糊脸上差不多。然后你开始节衣缩食收缩,你的收缩是要命的。
记住一点,中产阶级的收缩对整个宏观经济是冲击最大的。
间接税
你咋那么天真和可爱呢?我就问你,剩下的 65 块钱谁掏?然后就来一句,内债不是债,这钱国家掏。咋可能呢?这钱谁掏?你们知道为什么所有基础设施一定跟着城镇化走吗?一定建在新城吗?一定高铁内新城的土地很便宜,圈完了之后,三通一平做完了,十字格一画,土地一卖,盖上房子,80 后 1 万块钱 2 万块钱买房子,什么意思?这叫间接税,我们是间接收税补直接。
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只要能收上间接税,所有的投资政府基建全能做,间接税收不下来,项目就完蛋了。你们猜中国以后还会有大规模基建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会有了,只有修修补补,因为最大的税源税基没了,这就是 2015、2016 年中国经济里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
知道是什么吗?年轻人,你们咋不生了呢?你不生我咋办?你不生税咋办?当时的人口拐点,大规模老龄化开启,年轻人不再生育,这将是巨大的麻烦,因为我们所有债务的兜底没了,谁给我们兜?此时很简单,去海外收税,所以大家就明白,我们要走国际化,国际化的本质就是向海外征税。
政府、企业、金融均向居民征税,记住一点,企业征税就是所谓的商品通胀,1 块钱的东西卖 2 块钱,就是向居民部门收 1 块钱的税,但国内PPI持续为负,代表着企业征不上来税,企业恶性循环,企业债务严峻。PPI为正,代表着企业可以通过通胀、价格转移的方式向居民转移,也就是向你征税。
你们知道现在的大问题是什么吗?我现在说了某一个行业,你知道有些人犯的巨大错误是什么?到现在为止跟我讲,付总PPI为负很正常,市场化竞争,优胜劣汰,弱者淘汰,强者赢家通吃。我说现在不是的,现在会出现一种情况,都得死。他没懂,在这个图里你们看得懂吗?
一是,看 2011—2015 年周期里,2008 年 4 万亿基建,加杠杆,把有效需求扩的非常好,那时候政策一出,绝对管用。现在很多官员犯的错误是觉得老百姓还是曾经的老百姓,还用同样的政策。当年的政策是我准备 50 万孝敬丈母娘准备买房子,结果你跟我说首付只需要 40 万,那你知道年轻人怎么做吗?40 万首付,10 万装修,还是花 50 万。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吗?告诉他不需要 50 万,只需要 499,年轻人说我不缺那 10 万,我现在缺那 40 万。
杠杆到头,消费是完全两个概念,用加杠杆的方式刺激经济,这个手段将失效,我现在唯一投票的全部是降杠杆刺激经济政策,比如说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是扎扎实实的降杠杆,说白了是银行吐出钱来给在座各位每个月可以少还 800、1000。
但你还是说降低首付比例,大爷快来,加杠杆哦,我可以告诉你,加不动了,这就是核心。当年产能加上去以后供给过剩,主要是旧产能,出现 36 个月PPI,企业恶性竞争,破产倒闭,银行压力巨大。我们干了供给侧改革,然后行政性出清一部分产能,其实是转移到新产能上去了,使得供需把需求再一刺激,老百姓买单。
未来中国发展靠什么
现在所有经济问题是两个都存在,供给过剩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也存在,我们需要解决问题,答案是必须提振内需,内需的核心就是进行再分配。
政府和居民之间进行再分配,贫富之间进行再分配,债务和杠杆之间进行再分配,如果不做,那我们就是 35 年日本。
日本 35 年周期怎么来的,你们最终知道答案了吧?还不知道,我都把儿子送过去了,你们还不懂再分配是什么意思吗?
日本战争后获取所有资源要素(岗位、职务、薪资),战争后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到了 2012 年开始死亡,代际分配,老同志们死了,年轻人吃的蛋糕就自然多了,就这么简单了。
00 后指望着炒股来分 60 后的财产,你想多了,你还不如去萧山当个上门女婿来得更快一点,还不用努力,把自己倒腾的帅帅的,嫁进萧山豪门,财富代际再分配,躺赢,何必要天天炒股累死累活的,心里想着我能干掉 60 后,那都活成精了,你能干成他?
换手跑的比你还快,一边喊着“年轻人快上啊,人生唯一一次机会,此次不all in梭哈,未来就没机会了。”他一边all in着,咱们一边换着手撤,让他们站在高高的山冈上。
市场跟经济是一样的,创造增量的同时也要进行分配,不配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事儿都是本质一样的,这就是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
半导体
信创
知识产权自主化
民族产业
未来企业发展会更难,低利率时代,失业率会上升,历史上都是战争的起点
全球经济放缓,大家进入存量博弈
存量市场
有钱人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资产合理化,洗白,找个地方尽量少交税
赚
低利率就是战争的起点
对于劳动力来讲,利率是很关键的,如果利率的抬升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增长,这是好事情
你想想中国,你把时间拨回到 20 年前,利率高不高?那时候你难受吗? 不难受。现在利率低不低?低,你难受吗?你难受。为什么?
所以你要知道是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还是通过资本杠杆获得收入的,你对利率的感觉完全是反的。
全球化战争会越来越频繁,大家都在明争暗斗
卷学历已经没什么用了
上大学有用吗?
子主题
放弃中产
很容易被裁掉
负债多
增量时才能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