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这是一篇关于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小学阅读理解技巧的思维导图,如 图片介绍的好处:图片介绍,形象直观,容易学习,便于操作模仿,让读者一目了然。
关于中医救急穴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的内容有牙疼、胃疼,胃胀、胸闷,气短、咳嗽、打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元谋人
发现于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蓝田人
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约160万年
郧县人
发现于湖北郧阳,距今约100万年
已经能制作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距今约70-20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
使用打制石器
结成群体生活
已经学会使用火,学会用火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发现意义
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山顶洞人
距今约3万年
属于晚期智人。
使用打制石器,开始作制骨器。会磨光和钻孔技术。
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靠采集,狞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过集体生活。使用共有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我国是农业起源地之一。
一万年前开始人工栽培农作物。
水稻、粟、黍人工栽培发现于我国,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农业起源与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物质基础
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浙江余姚河姆渡位于长江下游地区,距今7000年。
房屋主要是干式建筑
还发现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遗趾中还有大量水稻遗存。
稻农作业已有规模,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
人们还狩猎野猪、鹿等。
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还运用雕刻技术。
仰韶文化分
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距今7000-5000年。
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定居生活
在陶器表面绘制鱼鸟花等图案彩陶。
半坡遗趾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6000年,是重要的仰韶文化遗趾。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能制作精美磨制石器
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弓箭、鱼叉进行渔猎。
采野果作为食物。
制作乐器陶埙
会纺织、制衣。
大汶口文化
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距今5900-4400年。
陶制技术有较大发展。能制作较精制的陶器。
出现贫富分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大约5000年前,农业畜牧业有较大发展,早期城市出现。形成早期国家。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良渚古城
遗趾位于浙江余杭,距今5300-4300年。
古城有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反映了当时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陶寺古城
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
阶级分化严重。
随葬品来源广,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已出现早期国家。
远古传说
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炎黄部落联盟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后,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禅让制
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相关人物
尧、舜、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