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散文
这是一篇关于散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点,词句含义,构思思路,散文审题注意要点,主旨关键词,人物形象概括,答题引导词,主观题问法,选择题设错类型。
编辑于2024-12-27 09:30:34散文
构思思路
梳理方法
①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 ②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 ③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④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构思手法
(一)线索角度。说出线索是什么,是明是暗,是单是双等。 (二)行文顺序。按什么顺序写作,或时间,或空间,或情感认识变化过程,或倒叙,或插叙等。 (三)结构技巧。善于抑扬,巧设伏笔,虚实映衬等。要特别懂得“由实至虚”的思维特点。散文阅读的关键点不是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实体),而是在记叙、描写中所体现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虚体)。其文体思维一般是先实写后虚写。 (四)叙事详略。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五)段落布局。如曲笔入文、以景结情、段落短小等。 (六)选材组材。选取材料方面有何特点,如以小见大等;组材以何为中心。 (七)文章自身鲜明的结构个性。如采用画面组合式,大量穿插旁逸式材料,现实与回忆交织等。
基础知识点
特征
纪实性强 形散神聚 取材广泛 形式灵活 语言优美
阅读方法
理解景、物与情、境的关系——充分展开联想
形”和“神”
“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如用了什么标题,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是怎样组织的,又采用了什么线索,还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得怎样等。散文可记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可描写;而且几种方式经常交替出现,综合运用。 “神”,是指蕴含于外在“形”中的情感、思想,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一篇散文的“神”是集中的、凝聚的
由实至虚
“形”的铺展往往是“神”的凸显的前提形”和“神”
整体把握
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阅读步骤
写景状物散文 引出写作对象→状景咏物,时空拓展→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抒情议论,升华主旨
写人叙事散文 写作缘起→写人记事→穿插场景、细节→抒发情感,总结感悟
议论说理散文 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词句含义
词语
语境义
具体言语义。
转移言语义
补充言语义
词语理解方法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思想主旨的词语 运用写作手法的词语 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有临时词义的词语
解句子含意的方法
一借三看四联
一借
本义
三看
看词性
看效果
看位置
四联
手法
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
创作意图和社会背景
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规范
先说本义 再说语境义
一同”,指答案组成最好与原词语的词性、结构相同; “一转”,善于转换,即抽象词语具体化,具体词语概括化,形象词语平实化。
方法要领
一是分析用词特点,看该词词性和色彩(感情和语体)特点。有无临时借用或活用特点,如它是否为动词、叠词、成语,是否为褒(贬)义词,是否为反复词等情况。
二是分析表达效果。分析时应注意几点:①结合词义。②结合词语特点。如使用动词、形容词,有生动形象之效;使用叠词,强化语意,增强音乐性;反复词语,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等。③从描写对象特点、主旨表达倾向及结构等方面展开分析。
句子
含蓄句、修辞句 结构句、主旨句
理解句子含意的方法
抓住关键,由词及意 观察位置,把握联系 关注特色,由表及里 抓住主旨,联系背景
要点: ①句子的主语(陈述对象); ②句子的成分与结构; ③句子的重心(关键词,句子的重心通常放在尾部); ④表达特点。
答题引导词
主题
抒情散文
记述......的故事
描写.........的人物
抒发作者........的感情
写景状物散文
描写了.........景物(事物)
抒发了.......的感情(赞美,怀念,惆怅,惋惜,歌颂等)
哲理性散文
记叙了.........的人生/社会/生活
表现了.........的思想/评价/感情/反思
标题
标题本义是.......,具有.......的象征意义/深层含义
点明......的内容(写作对象)
表达.......的情感,暗示........的主题
形象
运用了.....手法
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形象,品质)
表现了作者.........的态度
展现了......的时代特征(通常与点面结合联系作答)
语言
鉴赏
采用了.........的手法
写出.......内容(特点)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理解含义
本义是......,深层含义是......,在文中作用为......,表达了......的含义(情感,思想)
主观题问法
意义理解类
标题
划线语句
艺术手法赏析类
赏析划线句
表现手法
独特匠心
概括分析类
作者情感
散文描写的对象特征
形象物象
思路作用类
标题
开头
结尾
结构
主旨
选择题设错类型
文章词语理解
文章细节理解
文章立意偏离或拔高
作者思想情感偏差
散文中论述部分
人物形象概括
外貌
不修边幅,不拘小节,邋遢落魄,风度翩翩,气度不凡,正义威严
性格
勤劳能干,安分守己,淳朴友善,宽容善良,博文强识,幽默谦逊,自由洒脱,文雅浪漫,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技艺高超,正直果敢,意志坚定,从容淡定,理智沉稳,自尊要强,小心谨慎,自信自强,倔强执拗,多愁善感,冷漠麻木,浮躁虚荣虚伪做作,冷酷自私..........
身份,地位,职业等
主旨关键词
赞美歌颂弘扬真善美
反思批判揭露假恶丑
回忆过去,反应当时社会图景
抒发美好感情(亲情,友情,爱情)
对某一类人的同情、理解、悲悯
生发人生感悟、阐明道理
散文审题注意要点
明晰常考点
即主观题问法
找准提问的主题
将关于提问主题在文中相应位置或全文范围内标记出来,便于分析
知道问的问题属于哪一类
思路作用类
全文前后钩连,从四个角度思考,适当联系主题
概括分析类
找到所有与其相关的描写并标出,从中概括分析
分清简要概括分析和概括分析的区别
意义理解类
不能只看一句一段,要联系上下文,适当关联主题
正所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目前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反套路化倾向日益突出。以上总结的答题思路只能起到简单的提示作用,而在真正考试中,这些套路绝不能成为你的唯一答案,要深入文本,从文本出发,用心赏析,就题论题,随机应变,才是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