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这是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国家利益,勇担社会责任。
编辑于2025-01-21 21:22:53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勇担社会责任
责任与角色同在
责任的含义、来源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角色和责任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自己负责
为什么对自己负责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怎样对自己负责
树立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人的人
对他人负责
为什么对他人负责
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怎样对他人负责
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等
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怎样做负责人的人
对自己负责
对他人学会感恩
不言代价与回报
面对责任,学会选择
自觉主动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积极奉献社会
为什么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传递美好感情,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怎样关爱他人
要心怀善意
要尽己所能
要讲究策略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担当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至上
什么是国家利益
含义: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综合
内容:国家利益涉及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核心内容: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反应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真正维护
国家利益只有反应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真正实现
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时高度一致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
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心怀爱国之情
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
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放弃个人利益,甚至先出自己的生命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有区别,有联系
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
整体利益照顾大多数人的长远需求,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
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时一致的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国家安全的新形势
内涵和外延更丰富
时空领域更宽广
内外因素更复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怎样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构建覆盖诸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
为什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市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维护国家安全
个人怎么做?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国家怎么做?
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建设美好祖国
国家取得的成就
经济增长显著——第二大经济体
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
文化建设焕发生机
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社会保障不断提高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问题
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大
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面临难题
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
如何解决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如何看待
正视发展中的问题
采取积极措施
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是财富、幸福的源泉
劳动实现美好、铸就辉煌
劳动创造国家辉煌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青少年如何发扬实干精神
遵守社会规则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 有序化状态。
社会秩序分类
社会管理秩序 生产秩序 交通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社会规则的形成和分类
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在逐渐达成默契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分类:纪律、道德、法律等
社会规则的作用
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手段。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自律与他律
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怎样维护规则
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
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
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怎样尊重他人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为什么要以礼待人
礼体现为一个人的尊重谦让
文明有礼是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礼的体现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 观察、思考和践行
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诚信是传统美德、是民法原则
诚信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怎样践行诚信
梳理诚信意识
运用诚信智慧
珍惜诚信记录
做守法公民
法律的作用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的原因
缺乏规则意识
法律观念不强
如何做一个 合格公民
尊章守法
分清是非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刑法、刑罚 和犯罪的定义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他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走进社会生活
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参与社会生活 的方式和渠道
到农村、社区、工厂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阅读报纸、 收看电视新闻
上网查询
感受社会 生活的意义
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丰富, 认识越深刻。
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 并献计献策
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或为之自豪 或准备为之分忧
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 同的身份
社会关系 的类型
血缘关系
以血亲和生理联系为基 础形成的社会关系,如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地缘关系
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 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 社会关系,如同乡、邻 居等
业缘关系
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 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 系如业缘关系、同学,同事等
在社会中 成长
为什么参与社会生活?= 社会在个人成长中有什么作用?=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助人 关心社会发展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
常见的亲社会行为
劳动体验 义务植树 研学旅行 去敬老院慰问老人 收看新闻 去社区消防宣传 反诈宣传
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的认可 和接纳。
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 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生活
网络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的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消极影响
虚假不良信息的出现
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提高媒介素养
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