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思维导图
下图普通心理学的知识点包括语言的一般概念、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语言理解、语言产生等,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1-08-16 15:17:01第八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P328
一、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概念
语言(language)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传递。
特征
(一)创造性
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并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
(二)结构性
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
(三)意义性
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
(四)指代性
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一定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人们才能理解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五)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行为又是一种个体行为。
二、语言的结构 P329
(一)音位
音位(phoneme)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二)语素
语素(morpheme)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
(三)词
词(word)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四)句子
句子(sentence)是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是指我们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
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
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来实现,这些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等。
三、语言的形式 P334
(一)对话语言
对话语言(dialogue language)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
(二)独白语言
独白语言(monologue language)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语言,如报告、演讲、讲课等。
(三)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written language)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
(四)手势语
手势语(sign or signed language)是通过可见的手势,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
(五)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inner language)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
四、研究语言的意义 P334
理论意义
研究语言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实践意义
有助于了解儿童心理其他方面的发展规律;
有助于支持资料检索、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有助于区别不同类型的失语症病人,指导病人的康复和手术治疗,并逐步解决口吃、迅吃、阅读不能等语言障碍。
第二节 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P336
一、语言的发音机制 P336
(一)呼吸器官
语言发音的原动力是由呼吸器官产生的气流。
(二)喉头和声带
声带长在喉头里面,是主要的发音体。
(三)口腔、鼻腔和咽腔
他们起共鸣器的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口腔。
二、语言的中枢机制 P337
(一)布洛卡区
位置
左额叶部位,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处。
功能
布洛卡区能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这种程序被送到相邻的运动皮层的颜面区,从而激活嘴、咽、舌、唇和其他语言动作有关的肌肉。
受损引起的障碍
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二)威尔尼克区
位置
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
功能
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和语言的接受有密切的关系。
受损引起的障碍
接收性失语症。
(三)角回
位置
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
功能
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能够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
受损引起的障碍
阅读障碍。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 P340
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在大脑左半球切除或损伤后,大脑又半球在语言功能方面可能起代偿的作用。
四、语言与脑的进化 P343
语言的出现首先依赖于脑的进化,同时脑的进化也离不开语言的塑造作用。语言与脑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进化。
第三节 语言理解 P345
概念
语言理解(language comprehension)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和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主动、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
一、言语理解 P346
概念
言语理解(speech comprehension)是借助于听觉输入的语言材料(语音)建构意义的过程。
语音直觉(phonological perception)或言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指人们对语音的识别过程,是言语理解的开始。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
音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短、厚薄和松紧程度。
音强是指语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时呼出的气流量的大小。
音长是指语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震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色是指语音的特色,由声波的波形来决定。
(二)音位及其区别性特征
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元音和辅音。根据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发音体的不同,可以确定每个音位的一些特征,使每个音位互相区别开来。
(三)影响言语理解的各种因素
1、语音类似性
两个音节共同包含的特征越多,就越容易混淆。
2、语音强度
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
3、噪音掩蔽
噪音强度越大,对语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4、语境
语境(context)是指语言交际的环境。
5、句法、语义的作用
在口语知觉时,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有重要的作用。
6、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是指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听者所能感知到的语流的轻重缓急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重读、韵律结构和语调等。
二、阅读理解 P350
概念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在视觉输入的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
(一)词汇理解
概念
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影响因素
1、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
在单词的使用频率相同的条件下,一个单词所包含的字母、音位或者音节数越多,那么这个词的识别时间就越长。(长词效应)
2、单词的部位信息和字形结构信息
单词中的起首字母与结尾字母在单词辨认中有重要作用。在汉字识别中,处在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识中也有不同的作用。
3、正字法规则
正字法规则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
4、字词的使用频率与词汇习得年龄
单词的使用频率高,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低,识别单词的时间就短。早期习得的词语比晚期习得词语要容易加工些。
5、语音的作用
在不同文字中,语音在语义通达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6、语义特征的作用
低频具体词的识别比低频抽象词的识别容易,多义词比单义词更容易识别。
7、语境的作用
单个单词与在句子或课文语境中出现的单词,它们的识别阈限不一样。
(二)句子理解
概念
句子理解(sentence comprehension)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
影响因素
1、句子的类型
真肯定句<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
2、句法分析与语义分析
句法分析决定人们对句子的组成成分的切分。
(三)篇章理解
概念
篇章理解(discourse comprehension)是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篇章意义的过程,是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
影响因素
1、推理
推理可以在篇章已有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篇章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
2、语境
语境能使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当前话语的信息很好地整合起来,促进对篇章的理解。
3、图式和策略
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4、文章标记
文章标记是指在文章不同位置出现,本身不给文章带来任何新内容,但有助于强调文章的结构和具体内容的词、短语和句子或特殊符号。
第四节 语言产生 P358
概念
语言产生(language production)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用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的心理过程。
一、语言产生的性质 P358
语言产生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也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
二、言语产生 P359
(一)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
1、语误分析
语误(slips of tongue)分析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自发言语进行记录,分析其中发生的言语错误,来了解言语产生过程的规律。
弗洛伊德认为,语误是潜意识中心理冲突的外在表现。其他研究者认为,语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言语产生的结构单位和过程的信息。
2、基于反应时间的实验室实验
语音启动时间(voice onset time):从说话指令发出开始,到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为止的这段时间。
图—词干扰(picture-word interference)实验范式:同时呈现图片和单词,并使图片和单词在语义或者语音方面产生相互干扰,从而实时探测言语产生的过程。
(二)言语产生的阶段
1、词汇选择阶段
在词汇选择(lexical selection)阶段中,说话者需要根据交流的情境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或者观点转变成具体的概念。
2、语音形式编码阶段
在语音形式编码(form encoding)阶段,前面选择好的词条会激活跟它对应的语音代码,而不对应的语音代码则不会激活。
3、发音运动阶段
脑会将音位编码阶段形成的发音动作指令发送给发音运动系统来执行。
(三)言语产生的时间进程
(1)在词汇选择阶段,当目标刺激出现,需要进行命名时,通达与其对应的词汇概念需要150~200毫秒的时间,平均为175毫秒。接下来的词条选择则开始于目标刺激出现后的150~200毫秒,并在目标刺激出现后的大约150~300毫米之间完成。
(2)在语音形式编码阶段,获得第一个音段的时间是在词条选择后的40~113毫秒之间,平均为80毫秒。接下来的音节划分过程大概需要125毫秒的时间。最后的音位编码往往与发音过程交叉进行。
三、书写产生 P362
彻夫认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有两个重要的区别。
1、书面语言内容更完整,句法更复杂。这主要是由于在书写产生过程中,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计划和修改。
2、书写产生主要是独自进行的,很少与他人进行实时的交流。
海耶斯和弗拉沃认为书写产生包括三个阶段
1、计划阶段
2、转换阶段
3、回顾阶段
四、手势语 P364
概念
手势语是通过可见的手势,并同时配合以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
(一)手势语产生的单位
手势语中的各个动作参数之间存在相互独立的语言产生单元。
(二)手势语产生的阶段
手势语的产生存在手势动作的编码阶段,类似于口语产生中的语音形式的编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