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宇宙中的地球
这是一篇关于宇宙中的地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及太阳视运动,地球的公转特点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宇宙环境、 圈层结构及演化史。
这是一篇关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系统且全面,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
这是一篇关于地球与地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答题模板、地形特征描述角度,地球仪与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系统且全面,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自转
特征
自西向东
昼夜更替与晨昏线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东为昼,昏东为夜
时间计算
地方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区时
求差:同减异加 求时间:东加西减
日期分界
自然日界线(变)
0时所在经线
向东+1天 向西-1天
认为日界线(不变)
180°经线
向东-1天 向西+1天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 赤道不偏
地球的公转特点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
二分二至日: 春分(3.21前后) 夏至(6.22前后) 秋分(9.23前后) 冬至(12.22前后)
夏至日后是远日点(最慢) 冬至日后是近日点(最快)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及太阳视运动
中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日变化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四季和五带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圈层结构及演化史
地球的宇宙环境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生命物质的条件
外部:1.安全的宇宙环境; 2.稳定的太阳光照;
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宜; 2.存在液态水; 3.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存在
航天器基地区位
成本
纬度位置(低,线速度大)
海拔高(v大)
安全
地形平坦开阔人少
气象条件(晴天视野好)
交通、内陆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形式
太阳黑子(11年)
耀斑(11年)
太阳风
影响太阳辐射 分布因素
日照时数
纬度:极圈以外夏季>冬季(除赤道)
地势:高>低
天气:晴天>阴雨
年太阳辐射总量
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多
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 水汽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
天气:晴天多,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
莫霍界面:33km 古登堡界面:2900km
外部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球的演化史
前寒武纪
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
蓝细菌;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
古生代
联合古陆形成
蕨类植物
三叶虫(海洋)
成煤期
中生代
联合古陆解体
爬行动物时代
出现哺乳动物
裸子植物
煤矿、石油
新生代
石油、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