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程与工程管理目录
这是一篇关于目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九部分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学理,第八部分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第七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本质属性,第六部分 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管理概论,第五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四部分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MEM专业的基础理论。
编辑于2025-02-15 21:50:23这是一篇关于目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九部分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学理,第八部分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第七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本质属性,第六部分 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管理概论,第五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四部分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MEM专业的基础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等值计算,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的是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增值。简单来说,今天的资金价值高于未来的同等金额,因为资金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在未来产生更多的收益。
交互式项目经济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结合了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旨在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贷款摊销方式(如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以及利率的转换(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等基础理论,还深入到具体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目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九部分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学理,第八部分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第七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本质属性,第六部分 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管理概论,第五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第四部分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MEM专业的基础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资金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等值计算,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指的是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增值。简单来说,今天的资金价值高于未来的同等金额,因为资金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在未来产生更多的收益。
交互式项目经济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结合了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旨在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这个过程不仅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贷款摊销方式(如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以及利率的转换(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等基础理论,还深入到具体的经济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中。
目录
第一部分 工程与工程管理概论
第一章 工程与项目概述
1.1工程语义
1.2工程语义的拓展
1.3工程内涵
1.4项目概述
第二章 工程管理概论
2.1工程管理基本语义
2.2工程管理内涵
第三章 系统与工程管理
3.1系统概述
3.1.1 关于整体的初始思辨
3.1.2 系统概念释义
3.2工程管理与系统本质属性的同一性
第二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概论
第四章 工程管理经验、知识与理论
4.1 工程管理的两类思维
4.1.1 工程管理中的理论思维
4.1.2 工程管理中的实践思维
4.2 工程管理的经验、知识与理论
4.2.1 经验概述
4.2.2 知识的内涵是“道理”
4.2.3 理论是知识的系统化与逻辑化
4.3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4.3.1 与“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4.3.2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诠释
第五章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的基本思考
5.1 对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的一般思考
5.2 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理论品质思考
5.2.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概述
5.2.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思维模式解析
5.2.3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理论品质解析
5.3 对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的现状思考
第三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学理
第六章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学理
6.1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内涵
6.2工程管理基础理论自主性特质
6.3建构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的现实路径
第四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MEM专业的基础理论
第七章 MEM工程管理属性的同一性
7.1 MEM专业不同领域的内涵
7.1.1 工业工程与管理的实践内涵
7.1.2 物流工程与管理的实践内涵
7.1.3 项目管理的实践内涵
7.2 MEM专业工程管理属性的同一性
第八章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MEM专业的基础理论
第五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第九章 工程管理思维原则与方法论
9.1工程管理的系统性思维原则
9.2 工程管理是系统性管理
9.3 工程管理方法论
9.3.1 工程管理问题的两层次架构
9.3.2 工程管理方法论
9.4 工程管理的实践原则与要点
9.4.1 工程管理的实践原则
9.4.2 工程管理的实践要点
第十章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核心概念
10.1 理论核心概念概述
10.2 系统性(整体性)
10.3 集成
10.4 人造物(人造系统)
10.4.1 概述
10.4.2 工程管理的“人造系统”特质
10.5 环境与工程-环境
10.5.1 工程管理环境概述
10.5.2 工程管理环境特质
10.6 主体与组织
10.6.1 概述
10.6.2 序主体
10.7 功能
10.7.1 工程功能
10.7.2 工程管理功能
10.8 核心概念逻辑关联
第十一章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11.1 基本原理:基础理论的判断思维
11.2 整体性(系统性)原理
11.2.1 整体性原理是“大道理”
11.2.2 整体性原理内涵
11.3 统筹与运筹原理
11.3.1 统筹原理概述
11.3.2 主体群的关系统筹
11.3.3 运筹原理概述
11.4 迭代式生成原理
11.4.1 迭代式生成原理概述
11.4.2 选择过程中主体行为迭代
11.4.3 选择过程中的技术路线迭代
11.5 柔性原理
11.6 基本原理逻辑关联
第十二章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典型科学问题
12.1 科学问题:基础理论的核心内涵
12.2 工程问题研究
12.2.1 工程问题概述
12.2.2 工程问题目标的凝练与统筹
12.2.2 工程问题方案
12.3 工程客体与管理主体研究
12.3.1工程客体整体性研究
12.3.2工程客体基本分析
12.3.3工程管理主体研究
12.3.4提升主体能力的综合技术
12.4 工程管理体系建构
12.4.1 工程管理体系概述
12.4.2 建构工程管理体系的思维原则
12.4.3 工程管理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12.5 柔性工程决策
12.5.1 工程决策概述
12.5.2 工程决策基本原则
12.5.3 柔性工程决策
12.6 工程现场系统集成化管理
12.6.1 工程现场释义
12.6.2 工程现场管理功能属性
12.6.3 系统集成是工程现场管理方法论
12.6.4 工程现场系统集成化管理着力点
12.7 工程综合管理
12.7.1 综合管理释义
12.7.2 综合管理内涵与技术路线
12.8 工程系统性评价
12.8.1 工程系统性评价概述
12.8.2 工程综合评价与过程管理
12.8.3 工程综合评价体系
第六部分 重大工程与重大工程管理概论
第十三章 重大工程概述
13.1 重大工程语义
13.2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内涵
第十四章 重大工程管理概述
第十五章 重大工程管理是复杂的工程管理
15.1 重大工程管理问题的三层次架构
15.2 重大工程管理复杂的问题内涵
15.3 重大工程管理是复杂的工程管理
第七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本质属性
第十六章 重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本质属性
16.1 揭示重大工程管理本质属性的基本逻辑
16.2 系统的复杂本质
16.2.1 复杂的本质
16.2.2 钱学森关于系统的复杂本质的基本观点
16.2.3 诠释复杂系统
16.3 重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本质属性
第十七章 复杂性的标识性意义
17.1 复杂性概念的自洽性
17.2 复杂性概念的生命力
第八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
第十八章 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
18.1 思维范式转移概述
18.2 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目的
18.3 重大工程管理思维范式转移要点
第十九章 工程管理:从系统性到复杂性
19.1 复杂性管理概述
19.2 工程管理:从系统性到复杂性
第九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学理
第二十章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20.1 有关学术观点的总结
20.2 前提性逻辑
20.3 背景与平台
第二十一章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内涵
21.1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释义
21.2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自主性特质
21.3 建构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路径
第十部分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第二十二章 重大工程管理思维原则与方法论
22.1 重大工程管理复杂性思维原则
22.2 重大工程管理是复杂性管理
22.3 重大工程管理方法论
22.3.1 重大工程管理问题属性三层次体系
22.3.2 重大工程管理方法论概述
22.3.3 重大工程管理方法论总体范式
22.4 重大工程管理实践原则与要点
22.4.1 重大工程管理实践原则
22.4.2 重大工程管理实践要点
第二十三章 重大工程管理体系
23.1 重大工程管理功能体系
23.2 重大工程管理职能体系
23.3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平台体系
第二十四章 重大工程管理核心概念
24.1 重大工程管理核心概念概述
24.2 重大工程—环境复合系统
24.3 复杂性
24.4 独特性
24.5 深度不确定性
24.6 情景
24.7 组织平台
24.8 多尺度
24.9 适应性
24.10 功能谱
24.11 核心概念逻辑关联
第二十五章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1 不可分相对性原理
25.2 复杂性降解原理
25.2.1 复杂性降解释义
25.2.2 复杂性降解路径
25.3 情景导向原理
25.4 适应性选择原理
25.4.1 适应性选择的内涵
25.4.2 适应性选择的管理策略
25.5 多尺度划分与整合原理
25.5.1 多尺度划分与整合内涵
25.5.2 多尺度划分与特征提取
25.5.3 多尺度向维度的整合
25.6 物理—系统—管理递进原理
25.7 基本原理逻辑关联
第二十六章 重大工程管理基础理论典型科学议题
26.1 科学一体概述
26.2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模式
26.2.1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概述
26.2.2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模式解析
26.2.3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模式基本力系
26.2.4 重大工程管理组织行为形成机理
26.3 重大工程鲁棒性决策
26.3.1 重大工程决策概论
26.3.2 重大工程深度不确定决策
26.3.3 重大工程决策质量
26.3.4 重大工程情景鲁棒性决策
26.3.5 重大工程决策情景鲁棒性的度量与分析
26.4 重大工程本质管理
26.5 重大工程协同管理
26.5.1 重大工程协同管理概述
26.5.2 重大工程协同管理内涵与技术路线
26.5.3 重大工程协同管理案例
26.6 重大工程复杂性风险管控
26.6.1 重大工程复杂性风险概述
26.6.2 重大工程决策风险管控
26.6.3 重大工程超支风险管控
26.6.4 重大工程现场风险管控
26.7 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管理
26.7.1 重大工程防灾减灾概述
26.7.2 重大工程现场综合减灾
26.7.3 重大工程“正常意外事故”与防灾减灾
26.8 重大工程绿色品质管理
26.8.1 重大工程绿色品质概述
26.8.2 重大工程绿色品质管理内涵与抓手
26.8.3 重大工程绿色品质管理重要举措
26.9 数智赋能驱动重大工程管理
26.9.1 背景与释义
26.9.2 数智赋能解读
26.9.3 数智赋能驱动重大工程管理内涵与要点
26.9.4 数智赋能驱动重大工程管理实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