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赢在起跑线’。意思是说,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比别人出色,就需要尽早专注于特定领域。并开展大量的练习。人们普遍认为,成功的诀窍在于尽早起步,精准练习。大多数父母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
《成长的边界》本书作者大卫·爱泼斯坦认为:尽早专业化的策略看起来清楚简单,也很高效,作者认为他的作用被过分夸大了。现实世界是复杂模糊的,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可能 ,让之前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失去优势,即便在友好学习环境中,早期的多样化学习和晚一步专业化才是更常见的情况。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我们要拥抱不确定,通过多样化学习去广泛探索和尝试。才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成长的边界》书中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分析了尽早专业化策略的优势和局限,并探讨了通过跨领域的多样化学习,人们能获得哪些好处,去取得更出色的成就。本书在2021年4月出版后,入选了比尔盖茨的2020年度推荐书单,被视为“戳穿专业化神话的好书”。
成长不设界,未来才可期,比刻意练习更重要的事情是刻意尝试。为什么尽早专业化适用性有限?在友好学习领域中,尽早专业化是很有效的策略。但多样化学习带来的好处也能后发制人,掌握同样高水平的技能。友好学习环境有明确的规则和重复的问题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尽早专业化,获得快速识别和应对重复问题的能力; 而恶劣学习环境规则不清晰会变化,问题模式也不会重复,尽早专业化得到的技能和经验,反而会阻碍解决新问题。
多样化学习能带来哪些好处?作者指出,在友好学习环境中,尽早专业化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早期的多样化学习,有助于未来更好的进行专业化练习,原因有三点,首先通过尝试不同领域,人们会认识自己的能力特点以及个人喜好,最终选择更擅长或更有兴趣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的练习。在这些领域里,他们有更高的主动性,去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提升技能水平。现实中父母给孩子过早锁定方向, 投入大量时间练习,很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越练越没兴趣,最终选择放弃。其次,很多不同的领域会需要共通的技能,所以在其他领域里掌握的技能,会为将来的专业化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当一个人同时尝试不同领域时,他会用到一种称为“交叉练习”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把既相关又不同的内容,混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在这种交叉练习中,学习者不能只靠身体习惯去行动,而是先要思考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需要选择怎样的技能去应对。这种思考本身就会加深学习者对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友好学习领域中,虽然尽早专业化是很有效的策略,但多样化学习带来的好处,也能后发缺人,掌握同样高水平的技能。多样化学习在恶劣学习环境中能提高创造力,解决之间没见过的新问题,这是因为多样化学习能训练类比思维,类比思维代表在两件不同事物之间寻找相似性,通过多样化学习,人们不但能开阔眼界,还拥有更多进行类比的素材,还能对事物的深层结构有更敏锐的洞察。
当人们掌握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能年到事物在深层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对事物深层结构的理解,让我们在遇到新问题时,能通过类比法把陌生事物转换为熟悉事物,从而找到答案。
许多科技领域的创新都来自类比思维,奥德科克是美国3M公司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可以反射和折射各个方向不同光线的光学薄膜,这种薄膜可以用来提升灯泡和太阳能电池板的效能。这个发明的灵感来自自然界中的大蓝闪蝶,这种蝴蝶的翅膀由一层层的鳞片组成,可以折射并反身特定波长的蓝光,而奥德科克的光学薄膜正是用数百层化聚合物叠加而成,每一层聚合物都可以反射和折射特定波长的光,依靠类比思维一些局外人甚至能解决专家无法解决的问题。
局外人的优势:很多专家思考问题时,会过度关注问题的技术细节,但有些问题必须跳出技术细节才能找到灵感。而局外人本身就不了解技术细节,所以他们在解决问题时,会先从结构角度出发,分析这个问题是什么类型,自己是否见过相似类型产问题,这样一来,就更可能用类比思维找到答案,多样化学习带来的第二点好处。是让人们对事物有更准确的预测,现实中我们经常要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从而做好应对准备。人们通常认为专家的预测更准确。但很多专家对未来的预测并不靠谱。
为了搞清楚,哪些人能更准确的预测未来,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泰洛克追踪了大量专家的长期预测结果,他把专家分成两类。 一类是刺猬型专家,这种专家在某个具体领域里研究的非常深入,知道很多的信息,但他们缺乏更广的视野,只知道从单一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另一类型是:狐狸型专家。这种类型的专家,虽然在某个具体领域的深度涉入刺猬型专家,但他们擅长多样化学习。了解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一件事,狐狸型专家的预测准确度,要明显高于刺猬型专家。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一件事未来会如何发展,往往是受到不同领域因素的影响,如果是专注单一领域的刺猬型专家,他很容易从他自己的专业方向得出结论。对来自其他领域的不同意见抱有敌意 ,自然难以准确预测。而多样化学习的背景,让狐狸型专家拥有开放的好奇心,他们会考虑不同的因素,接受相互冲突的观点。不断探索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狐狸型专家从来不执着某个观点,他们鼓励仓人发现自己观点中的错误,并积极的跨领域寻找不同观点。狐狸型专家相信,每个领域的观点都提供了一个视角,正确答案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知道的观点越多,就越能整合出一个接近事实的答案。
多样化学习带来的第三点好处,让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找到适合当下的职业。经济学里有个词叫“匹配质量”这是说一个人的工作和个性、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匹配程度。常见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找到了和自己匹配质量高的工作,就应该坚持长期做下去,在友好学习环境中,这种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就好比,运动员可以晚一步专业化,但也要在15岁左右就确定方向,再晚就错过了学习技能的黄金期。没办法取得成就。但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这种专业化年龄很早的职业。而是选择在走出校园后,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现实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的职业道路都很曲折,他们做过许多看起来适合自己的工作,但在一段时间后,又会选择其他职业,缺乏长远规划,但并不防碍他们最后取得成功。
作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选择了一个职业后,就非要一直坚持下去,原因有两点,首先,个性和兴趣是会变的。对比下现在和自己10年前的自己,大多数人会发现自己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就算是在匹配质量高的工作,也不能保证未来能一直匹配下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很多以前没有的职业,其中可能就有更适合我们的职业。
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自身和外部环境都在持续变化。不断有新情况新事物出现,想一开始就找到适合一辈子的工作未必容易。
其实,许多30-40岁的专业人士,很多人都会面对重大的职业转型。有的还不止一次,这些专业人士在一个领域工作多年后,都会对眼下的工作缺乏满足感。然后在一些机缘巧合下,他们会踏入一个新的领域,开始一系列短期探索。最终完成转型。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成长最快的新公司,创始人创立公司时的平均年龄时45岁,从这些人的经历中,伊贝拉总结出了一套职业的理念,他认为在一生中,把匹配质量提高到最高的方法,并不是早早定下长远的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前进,而是以开放灵活的心态,多样化尝试不同领域的活动,社会团体和职业,如果有什么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可以进行短期探索,比如学习相关领域的课程,或是多认识一些这个领域的人,也可以做一些暂时性的新工作,通过实践学习,我们会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找到当前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只要保持这种尝试和探索,我们就能在人生不同阶段,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友好学习环境中,保持多样化学习,能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为专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通过交叉练习加深对技能的掌握,在恶劣学习环境中,多样化学习学习会培养类比思维,让人们获得解决新问题的灵感,而通过多样化的学习,狐狸型专家能以更丰富的视角,整合不同的观点,做出更准确的预测,我们也可以用多样化学习,探索不同的职业领域。在人生不同阶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作者告诉读者:现实世界是复杂模糊的,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可能 ,之前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失去优势,即便在友好学习环境中,早期的多样化学习和晚一步专业化才是更常见的情况。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我们要拥抱不确定,通过多样化学习去广泛探索和尝试。才能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打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这本书启发方向:鼓励我们遇事先涉猎后钻研、多方尝试、横向类比思考和坚持自我发现的能力才是这个时代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未来社会趋势万变,我们需要把自己锻造成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用跨界不断拓展能力范围——成长再无边界,未来无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