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语言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四章内容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语言发展特点
0-1岁(前言语阶段)
特点
0-3个月(简单单音节阶段)
区别语音并作出不同反应,对声音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听觉比较敏锐,对语音敏感,对声音的反应出现目标性,寻找声源。
4-9个月(连续音节阶段)
感受语调的能力明显增长会寻找声源。能发出连续的音节,喜欢重复发出相同的音节。
10-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
音调开始多样化,四声均已出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
语言教育建议
抓住一切时机与婴儿说话
尝试动作伴随语言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增加对语言的感知。
将教婴儿说话与认识周围世界同步进行
开展阅读教育
以游戏的形式训练婴儿的发音和辨音能力
1-2岁(语言发生阶段)
1-1.5岁(单词句阶段)
语音
自发模仿,连续音节增多,模仿不完整
词汇
“以音代物”“消极/积极词汇”
句型
能理解:呼应句、述事句、述意句
1.5-2岁(双词句阶段)
词语爆炸
能说出两个单词组成的双词句增长速度加快
认知能力逐渐提高,能给看到的物体命名
疑问句增多
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
为其提供良好语言榜样和语言示范
开展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
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
开展多种形式游戏,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如《猜猜看》《打电话》《词语接龙》
2-3岁(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2-2.5岁(初步掌握口语阶段)
理解成人用的句子,会用语言与成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句型复合句初步发展,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2.5-3岁(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
词汇增长迅速,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表达方面常出现破句现象,语言越来越丰富和准确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指导婴儿正确使用语言。
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婴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
可采用儿歌和少儿故事的方式发展婴儿语言
3-6岁
三到四岁韵母发音正确率较高,声母发音正确率较低
四到五岁发音器官已经逐步发育完善能正确发出大多数的音节
五到六岁发音正确,吐字清楚并且能区分四声音调
六岁左右的幼儿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培养幼儿听音辨音能力(不断师范讲解,听辨音游戏)
让幼儿在练习中学会正确发音(普通话教学)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情
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修养
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词类范围日益增大(先实后虚,实词理解顺序:n→v→adj)
词义理解渐深(首理解具体意义再理解词义,较难理解词的隐喻)
开始有一定的构词能力(秋→秋季→秋冬)
丰富幼儿的词汇(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成人或者同伴在自然交往的过程中获得 ②通过成人有意识的教)
教幼儿正确理解词义
教幼儿正确运用词汇
语法
句型从简单句向复合句发展(特点:①数量少比例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复合句的比例也逐渐增长②结构较松散大多是简单句意义上的组合往往会省略关联词)
句式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句子结构逐步严谨且灵活
从情境性语言到连贯性语言
对成人语言的模仿
文学作品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用游戏的形式提高表达积极性
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电→电灯→电话→电影→我家买了一台电视)
口语表达
对话语言→独白语言(3-4岁表达不流畅,4-5岁独自讲,5-6岁大胆自然有情感)
情境性语言(3-4岁主要,在情境中理解)→连贯性语言(语句完整表达清晰,6-7岁)
内部语言产生,尤内部问题语言(婴儿期无)
内部语言:只发生动作不发声,用作自我调节 自言自语:①游戏语音(年龄越小比例多)②问题语音
自由宽松支持性的语言环境
创造良好的交往互动环境
语言渗透到其他领域活动中
尊重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