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3人口合理容量
这是一篇关于1.3人口合理容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人口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合理容量,四、量值关系。
编辑于2025-03-13 18:40:48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存在显著差异,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城市化模式,如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杂多样,既有利也有弊。合理的城市用地和功能区布局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如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然而,城镇化也可能导致城市病,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了解城镇化的进程及其影响,对于我们建设更宜居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1.3人口合理容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人口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合理容量,四、量值关系。
这是一篇关于人文地理学习的角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空间角度,2. 时间角度,3. 特征角度,4. 变化角度,5. 原因角度,6. 意义角度,7. 问题角度,8. 措施角度,9. 综合角度,10. 实践角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存在显著差异,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城市化模式,如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杂多样,既有利也有弊。合理的城市用地和功能区布局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如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然而,城镇化也可能导致城市病,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了解城镇化的进程及其影响,对于我们建设更宜居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1.3人口合理容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人口增长,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合理容量,四、量值关系。
这是一篇关于人文地理学习的角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空间角度,2. 时间角度,3. 特征角度,4. 变化角度,5. 原因角度,6. 意义角度,7. 问题角度,8. 措施角度,9. 综合角度,10. 实践角度。
1.3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增长
1含义:人口数量随时间增加的现象;通常以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来衡量
2包括:自然增长(由自然增长率决定。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是决定人口增长的主要指标)、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决定。小区域人口迁移不影响所在大区域人口状况)
3率值与数量关系
>0人口增长,由>0转变为=0时人口数量最大
<0人口降低,由<0转变为=0时人口数量最小
4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
时间维度
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
增长缓慢,受疾病、战争和饥荒影响大
工业革命后的人口激增
医疗技术进步,死亡率下降
生活水平提高,出生率上升
当前状况
人口增长速度
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
发达国家增长较慢或负增长
人口分布不均
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密集
农村地区人口减少
影响因素
出生率
文化、宗教信仰影响生育观念
经济条件影响家庭生育决策
死亡率
医疗条件改善导致死亡率下降
全球卫生项目降低某些疾病的死亡率
人口迁移与流动
经济机会吸引人口迁移
政治冲突导致难民流动
未来预测
人口增长放缓趋势
发达国家生育率下降
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逐渐稳定
人口老龄化问题
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对社会福利和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社会经济影响
劳动力市场变化
劳动力供应增加或减少
劳动力结构老龄化或年轻化
资源与环境压力
食物、水、能源需求增加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城市化挑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压力增大
住房、交通和公共服务需求增加
措施
计划生育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
可持续发展策略
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国际合作
共享人口管理经验
协调跨国人口流动问题
中国人口增长
时间维度
20世纪中叶前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20世纪中叶后
高出生率但有所下降、死亡率降低
未来预测
人口总量峰值
预计2030年前后达到
人口结构变化
老年人口比例增加
少年儿童比例下降
政策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
1979年开始实施,限制家庭生育数量
政策调整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三孩政策
当前人口问题
出生率下降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措施:生育政策;渐进式延时退休;职业培训提升技能;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性别比例失衡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原因分析
传统观念影响
性别选择性生育
社会影响
婚姻市场压力
男性过剩--寻找配偶困难,婚姻年龄推迟
女性选择权增加--婚姻条件提高,婚姻市场竞争力下降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单身男性比例上升--社会孤立感增强,犯罪率可能上升
传统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弱化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生育率下降--劳动力市场紧缩,养老负担加重
老年抚养比上升--公共养老资源紧张,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
愈发性别歧视和选择性生育
政策应对
禁止性别鉴定
宣传和教育性别平等观念,改变传统性别角色观念
人口素质整体不高,但提升快
措施: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其他问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人口流动规模大;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与其他国家比较: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社会经济影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成本上升
养老压力
养老保险负担加重
养老服务需求增加
教育资源
学龄儿童减少
教育资源重新分配
5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健康
生物多样性
资源分配
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度状况
食物供应
可再生能源利用
环境条件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程度
人文因素
社会经济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居住环境
社会和政治稳定性
犯罪率
政治迫害
战乱与冲突避难
经济
劳动力需求
女性就业率
工资水平差异
科技进步
生产力提升
医疗卫生
公共卫生系统
医疗技术进步
医疗保健福利制度改善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传统观念
生育观念
生活方式
教育普及
政治制度
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补贴政策、移民政策
6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人口增长缓慢
高低高
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保持高
人口快速增长
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稳定
人口增长放缓
低低低
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
人口稳定或减少
7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少年儿童比例(0-14岁,可大约视为近期的出生率)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15-60/65岁)
老年人口比例(60/65岁以上,可大约视为近期的出生率)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年轻/扩张型
成年/静止型
年老/收缩型
老龄化:65岁老人占比7%以上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10%以上
性别结构
男性与女性比例
性别在就业中的分布
职业结构、教育结构、民族结构、城乡结构
8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自然增长快,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大
影响
增加了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压力
人口素质提升缓慢
产生巨大人口增长惯性
措施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原因
生育意愿低
影响
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大;
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
青壮年负担过重
措施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
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完善社会养老制度,保障老年人生活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是指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环境供应资源的能力,也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自然资源有限
资源消耗加剧
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各种资源和能源需求上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生存食物需求增加
生活用品需求增加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
环境承载力下降
生态系统破坏
环境污染加剧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技术落后导致浪费
资源循环利用不足
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
资源分配不均
各区域资源禀赋差异
资源争夺
资源争夺引发冲突
资源获取不平等
自演环境的演化
极端灾害增多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威胁;气象灾害多发等
三、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
基本与影响人口增长因素一样
正相关:自然资源环境(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
负相关: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挑战与对策
环境退化
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
资源枯竭
替代资源开发
资源循环利用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体系
老年劳动力再培训
城市化问题
城市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由最少得资源决定,短板效应。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与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因素一样
意义:制定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资源合理配置;环境问题防治
四、量值关系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基础、人口容量是极限、人口合理容量是理想目标、人口数量是现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