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生五大问题
何为幸福,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的心态,在于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人生五大问题
何为幸福
佛法怎样看待幸福
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的心态,在于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缺法良好心态-需求就会永无止境,幸福永远是可望不可即
幸福不仅是唯物,也是唯心的
探讨幸福首先要对苦和乐的关系有个正确的认识
佛法看人生是苦,不理解的人认为佛法时消极悲观的,不是现象而言,而是透过现象所作的本质透视,苦是人生本质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
没有那种快乐是没有本质的,本质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享受多长时间,都是快乐的是不会变。
任何快乐都是某种痛苦与之对应的
饥渴之苦折磨-吃饭就会快乐
思念之苦缠绕-相见会成为快乐
夜不能寐-安然入睡会成为快乐
并不是一味的苦,是苦乐参半,悲喜交集
佛法将人感觉分5种人生常态
物质层面
苦,乐
精神层面
忧,喜
舍
苦是人生的本质,而快乐只是痛苦的一种缓解
怎样才能解除痛苦,得到幸福
人类的困惑/非真相的体证
找不到答案,心灵无法真正安宁,没有停止探讨和追寻
答案来自思维,来自猜测和推断,来自有限的个人经验
不了解生命真相-产生诸多烦恼
以为改变世界可以解决痛苦的有效途径
改善物质条件
制造烦恼
制造问题没有改善世界的进程更快
改变环境
换汤不换药
品质不曾改变
安乐是暂时的
生命迷惑还在
源源不断制造烦恼,制造轮回
唯有体认生命真相
从根本上转迷为悟
超越痛苦
佛教特别强调自立,自身努力区别于其他宗教强调的他利,只据信仰得救赎
佛法修行虽然靠佛菩萨的加持力,但是主力是自己
仅仅靠自己还不行,需要智慧和方法:“以己为洲,以法为洲”否则会走上自以为是的歧路
三学八正道
佛教-佛,法,僧为三宝
佛-改善生命品质
法-认识生命
僧 -指导我们使用方法的导师
我是谁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何为命运
活着为什么
有依止佛法僧三宝,依教奉行而能究竟解脱自在,离苦得乐
现代人比古代人有更多缓解痛苦的方式
古人分离-见面是强烈至极
现代人分离-电话,视频,可以见面
相思就是很肤浅
快乐也会很肤浅
制造问题的速度比改善世界进程更快
比古人活得更累,压力更大,欲望更多,烦恼更多-这就是人生之苦的根本这就是人生之苦的根本
这种痛苦得到缓解而产生快乐
痛苦多少-缓解痛苦-快乐多少
一切众生的本能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