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地理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地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中东,欧洲西部,非洲,澳大利亚(发达国家),巴西。
编辑于2025-05-18 20:33:05初中地理(六上)
地球(形状、大小)
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地球是个椭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 “六三七一”是半径,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自转
现象: (1)昼夜交替 (2)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3)时间差异 (4)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公转
现象: (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四季变化 (5)五带的形成 (6)一年中物影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经纬度
会判断,能答出来就OK
等高线地形图
世界地理
日本
地理位置: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西北隔日本海与俄罗斯、朝鲜及韩国相望
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应对地震,日本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并且加强防震教育和演习
日本工业分布特点
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成因: 1.城市和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广大 2.工厂靠近码头,交通便利 3.港口条件优越 4.沿海平原集中
文化
日本是发达国家
东南亚
地理位置: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气候
1.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热带经济作物
橡胶、椰子、蕉麻纤维
地形地势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
1.距离近、交通便利
2.景色优美
3.华人华侨比重大,语言沟通障碍小
4.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5.旅游资源丰富
印度
地理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低纬度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地形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河流
恒河:注入孟加拉湾,印度第一大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孟加拉湾,中国段叫雅鲁藏布江
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印度降水主要由西南季风带来【任何有关降水不稳定所产生的自然灾害都是西南季风不稳定的原因】
粮食作物(小麦与水稻)
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
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平原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印度粮食压力大的原因
1.人口众多
2.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水旱灾害频发
人口
印度已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对策:控制生育计划
服务外包产业
发源地:班加罗尔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俄罗斯
地理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亚欧大陆北部,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西部临波罗的海,西南临黑海和里海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四大地形区: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河流湖泊
1.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世界最长内流河,航运价值高
2.鄂毕河: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
3.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
4: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
5: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广
整体气候特点: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自然资源
特点: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能够自给的大国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森林资源丰富
淡水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
工业——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
四大工业区:沿矿产资源分别
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过度依赖资源出口,经济发展不够持续稳定 2.对策:高新技术领域作为国家经济新的发展方向
交通(交通部门齐全)
铁路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铁路网
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原因: 1.南部维度低,气温较高 2.南部矿产资源丰富 3.南部人口和城市密集
中东
地理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联系亚欧非三大洲,通过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
要道
霍尔木兹海峡:世界油阀
地位: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做多的地区
分布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
中东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考大题必考】
1.发展清洁能源
2.积极发展旅游业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选】
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1.海水淡化
2.跨流域调水
3.水资源循环利用【首选】
4.发展节水农业
宗教圣城:耶路撒冷(麦加与麦地那)
生活习俗
传统服饰,白色长袍,戴头巾
反射辐射、散热、防风沙
中东战争不断的原因
1.三洲五海之地,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2.石油资源丰富
3.水资源匮乏
4.宗教纷争
5.领土争端
欧洲西部
地理位置: 东半球、北半球 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气候
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南北多山地且多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
人文地理(发达国家最为集中)
旅游景点
法国的卢浮宫
英国的大本钟
工业
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
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
发达原因: 1.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 3.市场广阔 4.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
服务业
发展服务业的条件
1.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2.欧洲居民收入高,空闲时间多
3.使用统一货币-欧元
4.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
5.海陆交通便利
非洲
地理位置: 跨南北半球,东半球 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东北临红海
地形
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
河流与自然资源
1.尼罗河注入地中海
世界第一长河
2.刚果河注入大西洋
3.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富饶大陆
经济
初级农矿产品,在贸易中通常处于不利地位
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增长过快
澳大利亚(发达国家)
地理位置: 东半球、南半球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地处热带与南温带
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东西高,中部低
气候
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特点:呈半环状分布【考过】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原因:
1.受海洋阻隔,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
2.地壳稳定,自然环境单一
3.原始生物缺少天敌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特点:养羊业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所产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
有利的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草场面积广
2.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不同的降水能够满足不同的牧羊区
3.地下水资源丰富
4.无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特点: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
人口城市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气候温暖适宜,地形较为平坦,对外联系便利,工农业发达
注意区分堪培拉(首都)与悉尼
巴西
地理位置: 跨南北半球,西半球 大部分位于热带,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地形与气候
以高原与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的作用
1.提供木材、药品、食品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
3.涵养水源
4.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
人口与城市
人种:白种人最多,混血种人占4成(没有白种人多),巴西是世界上混血种人最多的国家
多分布于东南沿海
东南部为高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适宜,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经济发达
城市:巴西利亚(首都) 圣保罗(巴西第一大城市)
工农业
具有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
工业布局在东南沿海
1.矿产资源丰富
2.人口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
3.开发历史悠久
4.交通便利,便于进出口
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
垦荒种粮、过度放牧
粮食供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