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这是一篇关于《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改变的三个事实,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坚持改变。
这是一篇关于《感受爱》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充实的生活与空虚的心,获取爱时存在哪些障碍,用爱替换压力的工具,践行感觉被爱的科学。
这是一篇关于《成长》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深度思维,阅读和学习。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一样,刺激人们去探索的原因是“内生”的。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想到又做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为达成持久改变而做准备,阶梯模型,社交磁力,要事为先,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反复铭刻,整合七种武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
关于改变的三个事实
内心和头脑常常各自为政,无法达成一致
人人都有精神分裂症
部分自我为情感面
甜性本能,感知痛苦,获得快乐
部分自我为理智面
深思熟虑,条分缕析,思索未来
情感面是一头大象,理智面是骑象人
大象追求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好处;但可以提供能量,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骑象人超越当下,未雨绸缪;但往往会过度思考,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同心协力,并驾齐驱
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为情境问题
容量越大=食量越大
改变他人的行为,必须改变所处的情境
情境(路径)营造好后,及时不考虑骑象人和大象,改变都会容易发生
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
自我控制力终会被耗尽
自我监督能力的总量有限,且容易被耗尽
人们会通过各种行为消耗自我控制力
期望的改变越大,消耗的自我控制力就越多
改变习惯需要骑象人小心监督
改变需要同时打动骑象人和大象
穿透他人情感层面
引发他人自主思考
从情感面入手,让大象愿意配合,一同上路
看似心生抵触,实则方向不明
想要他人改变,必须先指出明确清晰的方向
指挥骑象人
找到亮点
剔除不具有代表性的亮点
寻找亮点的差异性做法
只要想改变,就一定能找到亮点
80%的时间研究亮点成功的原因
问自己“现在怎样做才能有用,怎样才能多做一些?”
找出特例,推广成功经验
让人们意识到转变
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让改变者参与其中
人们总觉得自己的办法最高明
规模不对等
改变可以很微小,却对大问题产生了大影响
解决大问题的方法,往往会很简单
人们更加关注不好的事情
人们看到事情顺利,就不会思考;如果出了差错,就会全神贯注,解决问题
不应该聚焦问题,而是要聚焦对策
对负面问题的分析转为寻求亮点,传播亮点的解决思路
制定关键举措
决策瘫痪
更多的选项,甚至是个个都不错的选择,也会让人举棋不定
面临的选择越多,越容易感到疲惫
指向不明,就会让人走回最熟悉的老路—维持现状
制定清楚的关键步骤
指令必须清晰易懂,简单可行
无须高瞻远瞩,着眼于关键步骤
指明目标
终点明信片
需要一个努力数月、数年的长期目标
我们最终要去向何方,终点是哪里
帮助骑象人克服在分析中迷失的倾向
聚焦在如何达到终点上
应当具备情感要素
扣人心弦
鼓舞人心
SMART原则会缺乏情感
将失败自我合理化
把目标中含混不清的因素全部剔除干净
需要非黑即白的目标
消灭自我合理化倾向
激励大象
找到感觉
先看见,再感觉,然后改变
改变他人行为需要影响他的情感(大象)
人们并不擅长自我评估
积极错觉让人们难以认识自我、评估自己的表现
仅留在知道层面未必能改变,必须形成感觉
用危机感引发改变
可以快速引起改变
负面情绪会有窄化效应
正面情绪更能拓展思考
兴趣会拓宽人们的研究范围
需要敞开心胸,独辟蹊径,永怀希望
缩小改变幅度
让对方感觉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分析改变步骤,消除大象的恐惧
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做了就容易继续做下去
一开始的成功会触发积极的行为改变
接受成功的想法后,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先做容易完成和简单的事情
限制资源投入量
刚开始不要投入太多精力和时间
设定小胜利,追求近在咫尺的里程碑
小胜利是有意义的
是“触手可及的”
自豪感和自信心交替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打造早期成功,就是打造希望
影响他人
认同感是影响决策的关键要素
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谁
现在处于什么状况
像我这样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应该怎么做
培养新的认同感,要从小处着手
由小及大,人们的价值观会保持一致
违背认同的改变往往以失败告终
成长心态能改变人生
鼓励人们接受失败,实际是乐观情绪的坚守
把受挫碰壁当成学习,而失败则是不可避免的产物
没有人注定会失败,只有“再接再厉”
营造路径
调整环境
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习惯把他人行为归咎于个人特质,而不是所处环境
简单调整下环境,就会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出现
如果对策人们恨之入骨,却行之有效,最后人们还是会愿意执行
培养习惯
环境可以强化或者弱化习惯
习惯本质是我们的自动驾驶系统
微小的环境调整,也会改变行为
预设决定,触发下一步行动
行动触发扳机:遇到特定触发情景,扣下相应的动作扳机
可以强烈激励人们做自己知道必须做的事情
这个习惯必须能推动自己的任务(正面i习惯)
这个习惯实现起来相对容易
使用检查清单
召集同伴
行为会传染
从众效应
人们会模仿他人行为
团队协作
找到价值观或行为相同的伙伴
坚持改变
确定并庆祝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找出并且表扬“渐进”行为
小改变引发大改变
改变模式
明确的方向
足够的动力
有力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