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三章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三章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重点1 国家安全 是民族复兴的根基,重点2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重点3 新时代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重点4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重点5 构建统筹各领域安全的新安全格局。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系统地梳理了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点和重要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重点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重点6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4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点3 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重点2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五章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以保障和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重点1 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重点2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重点3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重点5 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重点4 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十三章 维护 和塑造国家安全
重点1 国家安全 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 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 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1、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2、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 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凸显。
实战演练
【单项选择题】民族复兴的根基是( D )
A 党的领导
B 改革开放
C 社会稳定
D 国家安全
重点2 总体国家 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 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护人民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 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2、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
主要内容:十个坚持。
重点3 新时代国家 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更加有力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得到全面维护
平安中国建设
迈向更高水平
维护国家安全的民心基础
更加巩固
重点4 构建 统筹各领域安全 的新安全格局
1、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 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强调”统筹 发展和安全“,并将其写入党章。
发展和安全是两件大事。发展解决的是动力问题,是推进国家和民族 赓续绵延的根本支撑;安全解决的是保障问题,是确保国家和民族行 稳致远的坚强柱石。发展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是解决安全问题的 总钥匙,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没有国家 安全,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取得的成果也可能毁于一旦。
2、把维护政治安全 放在首要位置。
(1)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涉及到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政治安全决定和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安全。
(2)维护政治 安全的途径:
维护政权安全,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
维护制度安全,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政治安全与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是有机统一的。
3、维护重点 领域国家安全
维护国土安全
⇦
立国之基
维护经济安全
国家安全的基础
人民群众安全的晴雨表, 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
维护网络、人工智能、数据安全
维护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维护外部安全
重点5 构建统 筹各领域安全 的新安全格局
1、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 和能力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1)健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制度建 设,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治本之策,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2)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意义。
2、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1)努力建设治理效能更强的平安中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由以事后处置为主向以事前预防为主转型,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等。
(2)努力建设安全稳定局面更巩固的平安中国。社会更加安全稳定有序,是检验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
(3)努力建设人民更满意的平安中国。
3、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1)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从最坏处着眼, 做最充分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2)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
(3)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