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执医——体格检查
这是一篇关于头部检查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外眼检查,眼球检查,瞳孔的检查,集合反射【1m——10cm】,鼻窦检查,咽部、扁桃体检查。
编辑于2025-06-15 02:02:31全身状态检查
测体温
测脉搏
测血压
请患者排空膀胱,休息5-10min
测试两次——第二次和上次一样——80/130
测身高、体重
测营养状态
测意识状态
站在患者右侧进行检查,依次让患者完成站立、行走、坐下动作
测面容
皮肤检查
皮肤颜色
皮肤颜色无黄染、无苍白、无发红、无色素沉着
皮肤弹性
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迅速回落为正常
皮肤弹性正常
蜘蛛痣
棉签钝断压迫中心后消失为蜘蛛痣,需与皮下出血区分
汇报——无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检查
浅表淋巴结
耳前→耳后→乳突→枕后→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骨上
腹股沟
滑车上——握手原则
锁骨
腋窝
顶→后→外→前→内
颌下
头部检查
外眼检查
眼眉检查
正常,无脱落,无稀疏
眼睑检查
巩膜检查
角膜检查
结膜检查
分类
上睑结膜
下睑结膜
球结膜
汇报
睑结膜——得稍微有点血:无苍白、无充血 球结膜:无充血、无水肿
眼球检查
视诊
该患者眼球无突出无内陷
眼球的运动检查
标准用语:检查开始前需说明"给您做个检查,请配合"等规范用语——我已做好防护准备(口罩、帽子、手消毒)防止感染——取坐位 手指位置:右手食指与患者眼水平,保持30-40厘米距离。 移动指令:清晰指导"请看着我的手指,头不要动"。 轨迹演示:先向左移动,再左上、左下,返回中间后向右、右上、右下移动。 结果报告:检查完毕应报告"该患者眼球运动正常"。
瞳孔的检查
瞳孔视诊
直接对光反射
间接对光反射
集合反射【1m——10cm】
调节反射
手指快速从1米处快速移至5-10厘米,观察瞳孔缩小
辐凑反射
慢速,瞳孔内聚
鼻窦检查
额窦
筛窦
上颌窦
报告老师,该患者鼻窦无压痛
咽部、扁桃体检查
肺与胸膜检查
语音震颤——小鱼际
语音共振——听诊器
该患者语音共振无增强/减弱
前胸3个位置可简化为锁骨下窝、胸骨旁线、腋前线 后背4个位置包括肩胛间区、肩胛下角线
胸膜摩擦/音
胸膜摩擦音是胸膜炎渗出时的听诊体征,与胸膜摩擦感(触诊体征)形成对应关系
该患者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如听到摩擦音,屏住呼吸后仍存在,则考虑心包摩擦音——心跳
胸膜摩擦/感
汇报: 该患者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若触及摩擦感,若屏气后仍存在时报告考虑为心包摩擦感
呼吸运动检查
手表30s计时——汇报四点:运动类型、频率、节律、幅度
右肺下界移动度
肺部叩诊
双侧肺下界叩诊——6 8 10
前胸
操作要点: 起始点:胸骨角凸起平对的第二肋间隙 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左侧不叩) 声音变化规律:第二肋间(清音)→第五肋间(浊音,肝相对浊音界)→第六肋间(实音) 记忆口诀:"前胸二五六,清浊实音走"
起始的位置在第二肋间——5肋浊音是交界处——终止的位置在第6肋间【实音】
侧胸
体位调整:嘱患者上臂举起置于头部 操作要点: 沿腋中线自上而下叩诊 直接叩至浊音出现(不需对比) 正常位置:第8肋间(肩胛下角下一肋间) 技巧提示:体型差异时以肩胛下角为参照,其下一肋间即为第八肋间
后背
报告老师,该患者肺下界:前胸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说第5清变浊,双侧胸腋中线第八肋间,后背肩胛下角线第十肋间"
肺部听诊
前胸听诊: 四条经线:左右腋前线和左右锁骨中线 左侧锁骨中线从第二肋间——二尖瓣——往下避开心脏 每个区域听诊1-2个呼吸周期,呈S形移动 侧胸听诊: 经线:左右腋中线和腋后线 腋后线从腋窝顶部开始听诊 听到第七肋间结束 后背听诊: 先听诊肩胛间区,再听肩胛下角线(平对第七肋间隙) 一般听到第九肋间隙即可
评估内容: 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 有无增强/减弱现象 是否存在异常呼吸音 有无啰音(干湿啰音)
颈部检查
甲状腺检查
触诊
前面触诊 ——拇指
狭叶
侧叶
后面触诊——食指和中指
狭叶——侧叶
听诊——发生在甲状腺肿大的病人上
颈部血管检查【先动脉后静脉,两个体位】
气管检查
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
胸部的体表标志
胸廓视诊——立体结构【前胸后背!!】
汇报(4点):该患者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局部异常隆起【如肿瘤】,肋间隙正常”
胸廓扩张度——呼吸——嘱咐先平静呼吸后患者深呼吸!!
胸廓的对比叩诊
前胸(5肋间)→侧胸(7肋间)→后背(9肋间)
前胸扣到第5肋——锁骨中线和腋中线(腋中线出现了才叩诊)——s型向下
腋中线
将患者把手放到头上
腋中线——出现腋后线再扣
后背
报告老师,该患者肺部叩诊呈清音,肺与心/肝交界处呈浊音
胸壁视诊
乳房检查
乳房视诊检查
完整报告要素: 对称性:双侧乳房是否对称 皮肤状况:无红肿/瘢痕/色素沉着/窦道 特殊表现:无橘皮样改变/酒窝征 乳头状态:位置正常、无内陷、无分泌物
乳房触诊检查
双侧都要,先检查健侧
腹部检查——屈髋屈膝!!!排空膀胱
腹部视诊
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检查
腹部紧张度
按逆时针方向检查: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肚脐 每区域下压1-2cm深度 检查完一个区域必须抬离腹壁再移至下一区域
压痛反跳痛——假设右下阑尾有压痛垫点
先右下——上——左上——左下——到麦氏点后深压后疼痛趋于稳定——突然抬起来【一定是逆时针滑动触诊!!!!】
汇报:患者有无压痛和反跳痛,患者出现疼痛反应——疼痛面容
胆囊触诊-墨菲Murphy征——排空膀胱屈髋屈膝深吸气
触诊
汇报 未触及肿大胆囊
Murphy征
腹部包块
排空膀胱,双下肢屈髋屈膝放松
全腹深压触诊:按左下→左上→右上→右下的顺序
汇报包块位置——发现患者右下腹部有一包块
汇报包块性质
需准确描述患者包块的位置(如右下腹)、直径(5cm×2cm)、硬度、压痛(无)、活动度(良好)
腹水检查
移动性浊音
腹水量超过1000ml的患者,此时可出现阳性体征
子主题
液波震颤
阳性——波震颤对应的腹水量为3000-4000毫升
该患者未触及液波震颤"或"液波震颤阴性"
振水音
报告老师,该患者未闻及震水音
肠鸣音
物品准备: 表、听诊器
膀胱叩诊
该患者膀胱叩诊为半圆形浊音区
脊角叩击痛-肾区叩击痛
脾脏触诊
肝脏上下浊音界叩诊
肝上界叩诊——6
肝上下径正常值 9-11cm:汇报该患者10cm
肝脏触诊
单手触诊
"该患者肝脏肋缘下未触及"
双手触诊【加个托起】
腹部叩诊音
辨别腹壁静脉曲张的程
心脏检查
视
易错点:心尖搏动位置描述必须包含"第五肋间"和"锁骨中线内侧"两个定位标志
触——搏动/震颤/摩擦感
一、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二、 心前区震颤
"该患者未触及心前区震颤" 记忆技巧:按肋间顺序记忆(2右主、2左肺、3左主二、4-5左三尖)
三、 心包摩擦感
叩
准备直尺和记号笔
确定心脏左届——画出肋间隙清变浊音的4个点
心尖搏动最强点——手掌——小鱼际——食指和中指
确定心脏右届——画出3个点
左界:第五肋间(8cm)、第四(6cm)、第三(4cm)、第二(2cm); 右界:第四(4cm)、第三(3cm)、第二(2cm); 必报: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8-10cm) 技巧:中指长度差不多7cm
听
按顺序听诊五个瓣膜区:五个听诊区: 二尖瓣区:心尖部,胸骨左缘第5肋间与左锁骨中线交点内侧0.5-1.0cm处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 最后听诊心包摩擦音(胸骨左缘第4肋间) 听诊时间:每个区域听诊30秒,实际考试中需使用秒表计时
汇报结果
脊柱、四肢关节【视诊、触诊、活动度】、肌肉检查
脊柱检查
脊柱生理弯曲度
观察要点:确认四个生理弯曲存在 颈椎:前突 胸椎:后突 腰椎:前突 骶椎:后突
患者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弯无畸形
脊柱活动度检查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脊柱压痛
脊柱直接叩击痛
脊柱间接叩击痛
概要
手部关节检查
视诊
触诊
活动度
活动度正常
手部肌腱损
浮髌试验
"该患者浮髌试验阴性"
膝关节检查
视诊
触诊
活动度
膝关节活动度正常
概要
双下肢检查
视诊
触诊
活动度
嘱患者进行抬腿——踢腿等动作
双下肢活动度正常
血管检查
脉搏检查
腹部(屈髋屈膝)——血管杂音
周围血管征——手2、股2
水冲脉
汇报——未感觉到桡动脉有冲击样活动,水冲脉阴性
毛细血管搏动征
汇报——未发现有跟随心跳的红白交替现象,该患者毛细血管搏动征阴性
枪击音
未闻及
杜氏双重音
未闻及
神经系统检查
拉赛格征
阴
脑膜刺激征——莫强克wo布
1. 颈强直
2. Kernig征——克氏征
3. budzinski征——布鲁金斯征/布氏征
概要
霍夫曼Hoffmann征
吴老师——霍夫
"报告老师,该患者霍夫曼征阴性"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登(Gordon)征
戈登(Gordon)征
奥本海姆Oppenheim征
mu_大拇指
概要
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
ba——巴西人跳舞,用jio多
肌力和肌张力检查
1. 肌力检查
2. 肌张力检查
共济运动【闭眼】
1. 闭目难立试验
2. 对指试验
报告老师:患者对指试验准确
3. 指鼻试验
4. 跟-膝-胫试验
5. 轮替试验
该患者轮替实验规律而整齐
阵挛
髌阵挛
踝阵挛
概要
跟腱反射
桡骨骨膜反射
报告老师,该患者桡骨骨膜存在肱桡肌收缩,出现前臂的旋前屈肘动作
肱三头肌反射
"报告老师,该患者肱三头肌反射正常,肱三头肌收缩,引起前臂外展"
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正常
膝关节反射
浅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报告老师,该患者腹壁反射正常,在做腹壁检查时出现了肌肉的轻微收缩
子主题
提睾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