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物理
这是一篇关于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物理学科选修和必修的核心知识点,按教材分册、分章节详细展开的思维导图内容,各部分独立呈现,层级更细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
以下是按教材分册、分章节详细展开的思维导图内容,各部分独立呈现,层级更细化:
必修1 思维导图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质点与参考系
质点:理想化模型(体积、形状可忽略)
参考系:描述运动的标准(如地面、匀速车厢)
坐标系:一维坐标(直线运动)、二维坐标(平面曲线)
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矢量(大小和方向)vs 路程(标量)
速度:
平均速度 ( v_{\text{avg}} = \frac{\Delta x}{\Delta t} )
瞬时速度(极限思想)
加速度:
定义 ( a = \frac{\Delta v}{\Delta t} )
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 v = v_0 + at )
位移公式 ( s = v_0 t + \frac{1}{2}at^2 )
无时间公式 ( v^2 - v_0^2 = 2as )
图像分析:
( v-t ) 图(斜率=加速度,面积=位移)
第二章: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加法)
正交分解法(沿x、y轴分解力)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0)
第二定律(( F = ma )):
矢量性(方向与a一致)
瞬时性(力变则a变)
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
摩擦力与弹力
静摩擦力:大小可变(0~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 f = \mu N )
弹力:胡克定律 ( F = kx )(弹簧)
应用实例
斜面问题(分解重力)
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第三章:力学综合
超重与失重
超重:加速度向上(如电梯上升)
失重:加速度向下(如自由下落)
完全失重:( a = g )
抛体运动
竖直上抛:对称性(上升时间=下落时间)
必修2 思维导图
第四章: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v_x = v_0 ))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 y = \frac{1}{2}gt^2 ))
轨迹方程:( y = \frac{g}{2v_0^2}x^2 )
圆周运动
线速度 ( v = \frac{2\pi r}{T} )
角速度 ( \omega = \frac{2\pi}{T} )
向心力:来源分析(如绳拉力、摩擦力)
第五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开普勒定律
第一定律(轨道椭圆)
第二定律(面积速度相等)
第三定律(( \frac{r^3}{T^2} = k ))
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 ( F = G\frac{Mm}{r^2} )
应用:地球表面重力 ( g = \frac{GM}{R^2} )
卫星运动
同步卫星:轨道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约24h)
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 v_1 = \sqrt{gR} \approx 7.9 , \text{km/s} )(近地轨道)
第六章:机械能守恒
功与功率
功的计算 ( W = Fs\cos\theta )
功率:平均功率 ( P = \frac{W}{t} ),瞬时功率 ( P = Fv )
动能定理
合外力做功=动能变化 ( W_{\text{总}} = \Delta E_k )
机械能守恒条件
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如单摆、弹簧振子)
必修3 思维导图
第七章:电场与电路
电场基础
电场强度 ( E = \frac{F}{q} )
电势差 ( U = Ed )(匀强电场)
电路分析
欧姆定律 ( I = \frac{U}{R} )
焦耳定律 ( Q = I^2Rt )
电表改装(电流表扩程需并联电阻)
第八章: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力
安培力(通电导线) ( F = BIL\sin\theta )
洛伦兹力(带电粒子) ( F = qvB\sin\theta )
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电动势大小 ( \varepsilon = N\frac{\Delta \Phi}{\Delta t} )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方向(“阻碍”原磁通变化)
选修1 思维导图
第九章:电磁学进阶
交流电
正弦式电流表达式 ( i = I_m \sin(\omega t) )
有效值:( I_{\text{有效}} = \frac{I_m}{\sqrt{2}} )
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 \frac{U_1}{U_2} = \frac{N_1}{N_2} )
能量守恒(输入功率≈输出功率)
选修2 思维导图
第十章:热学与波动
分子动理论
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 或 ( \frac{P_1V_1}{T_1} = \frac{P_2V_2}{T_2} )
机械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垂直波传播方向)
波速公式 ( v = \lambda f )(适用于所有波)
第十一章:光学与原子物理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折射定律:( \frac{\sin\theta_1}{\sin\theta_2} = \frac{n_2}{n_1} )
全反射条件:光密→光疏,入射角≥临界角
原子结构
玻尔模型:能级跃迁(吸收/发射光子)
核反应方程:
α衰变:质量数减4,质子数减2
β衰变:质子数加1
使用建议
层级展开:每个章节作为中心主题,逐级细化到具体公式、实例、实验。
标注重点:用颜色标记高频考点(如牛顿第二定律、法拉第定律)。
关联知识点:例如将“向心力”与“万有引力”通过公式 ( F = m\frac{v^2}{r} ) 关联。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某章节导图,可进一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