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No.011《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横·竖版拆书图解
原生家庭的影响并非命运!英国儿童心理医生30年研究揭示:养育方式比基因更能塑造人格。《原生家庭生存指南》提供实用工具,助你打破社会刻板烙印,从童年创伤中疗愈成长。 导图版本分为横版和竖版,横版信息内容更全面,竖版视觉化效果更好看。
编辑于2025-07-17 18:52:53理性情绪疗法创始人埃利斯手把手教你用ABCDE模型拆除愤怒与焦虑的引信。 书中配“信念对照表”,把“我必须完美”翻译成“我更喜欢做好”。 每天10分钟写作练习,四周后情绪爆炸点明显升高。
张展晖把跑步变成“移动的心理咨询室”,用科学配速疗愈焦虑与抑郁。 书中附“心率-情绪”对照表,跑多快能抗焦、跑多久能抗郁一目了然。 12周渐进计划,让零基础的你在终点线前先跑赢情绪。
翟文明用菜市场砍价、职场竞聘等日常案例,把数学模型翻译成人人能用的策略。 每章末尾附“博弈速算表”,一分钟算出合作还是背叛更划算。 看完你能在多方博弈里一眼识别纳什均衡,少走弯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理性情绪疗法创始人埃利斯手把手教你用ABCDE模型拆除愤怒与焦虑的引信。 书中配“信念对照表”,把“我必须完美”翻译成“我更喜欢做好”。 每天10分钟写作练习,四周后情绪爆炸点明显升高。
张展晖把跑步变成“移动的心理咨询室”,用科学配速疗愈焦虑与抑郁。 书中附“心率-情绪”对照表,跑多快能抗焦、跑多久能抗郁一目了然。 12周渐进计划,让零基础的你在终点线前先跑赢情绪。
翟文明用菜市场砍价、职场竞聘等日常案例,把数学模型翻译成人人能用的策略。 每章末尾附“博弈速算表”,一分钟算出合作还是背叛更划算。 看完你能在多方博弈里一眼识别纳什均衡,少走弯路。
1
No.011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导图笔记
活动名称
破圈成长·线上书房
导图拆书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图书作者
奥利弗·詹姆斯
导图软件
MindMaster
导图设计
李小曼
图书作者
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
用30年临床与研究经验揭示“养育方式>基因”的人格塑形真相
核心理念
成年人仍可修复旧伤并阻断负面循环,为自己和孩子创造新的命运。
出生 顺序
经济 滤镜
性别 投射
依恋 模式
安全 关系
艺术 疗愈
代际 阻断
影响
原生家庭影响的复杂拼图
影响
出生顺序剧本
长子女
高期望→完美主义或过度负责
中间子女
夹缝策略→社交高手或隐形人
幼子女
被溺爱→创造力高或自我中心
家庭经济滤镜
拮据期出生
父母为房贷争吵→对金钱焦虑、节省抠门
宽裕期出生
父母从容→安全感高、敢于冒险
性别角色投射
母亲经历的外祖母强势
给女儿更多自由
父亲经历的祖父严苛
对儿子复制打是亲骂是爱
社会刻板印象烙印
理科优于文科
男孩不能哭
养育
六岁前三阶段养育指南
养育
阶段1
构筑“自体感”
0-6个月
阶段2
建立安全依恋
6个月-3岁
阶段3
培育“善良的心”
3-6岁
疗愈
成年人的四步疗愈路径
疗愈
承认与内省
当____发生,我感到____,这让我想起小时候____
安全关系自我暴露
伴侣对话
朋友镜映
专业帮助
①家庭结构图
②症状时间线
③咨询目标
艺术内省
写作
每周写一封“给童年自己的信”朗读后撕掉或保存
绘画
曼陀罗涂色→识别情绪颜色
电影
观看《心灵捕手》→写下触动台词:这不是你的错
实践
阻断代际循环的实践模板
实践
家庭 会议
频率
每周日晚饭后30分钟
议程
轮流分享本周情绪高低点
孩子可画图表达
代际 故事书
制作方法
祖父母访谈录音→整理成册→孩子插画
例子
爷爷讲述“饥荒年代省下馒头给妹妹”→孩子学会珍惜
情绪 急救卡
卡片内容
正面:情绪名称+身体感受
背面:3个应对动作(深呼吸、抱玩偶、听歌)
使用场景
孩子发脾气→抽取“生气”卡→一起执行动作
破圈成长·线上书房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图书介绍
一句话作者介绍
奥利弗·詹姆斯——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用三十年临床与研究经验揭示“养育方式>基因”的人格塑形真相。
一句话核心理念
通过洞察原生家庭的多重影响并在关键期给予正确养育,成年人仍可修复旧伤并阻断负面循环,为自己和孩子创造新的命运。
重要关键词
出生顺序、经济滤镜、性别投射、依恋模式、自体感、道德心、内疚感、安全关系、自我暴露、艺术疗愈、代际阻断
1. 原生家庭影响的复杂拼图
1.1 出生顺序“剧本”
1.1.1 长子女
高期望→完美主义或过度负责
例子:姐姐从小被要求“带好弟妹”,成年后成为控制型领导
1.1.2 中间子女
夹缝策略→社交高手或隐形人
例子:二哥用幽默争夺关注,长大后在团队中擅长调解
1.1.3 幼子女
被溺爱→创造力高或自我中心
例子:妹妹三岁前都是父母抱睡,成年后难以独自出差
1.2 家庭经济滤镜
1.2.1 拮据期出生的孩子
体验:父母为房贷争吵→对金钱焦虑、节省到抠门
例子:哥哥童年吃“酱油拌饭”,长大囤厕纸
1.2.2 宽裕期出生的孩子
体验:父母从容→安全感高、敢于冒险
例子:弟弟出生时家里已买房,大学敢选冷门艺术专业
1.3 性别角色投射
1.3.1 母亲经历的外祖母强势
结果:给女儿更多自由,“绝不让你重走我老路”
例子:妈妈允许女儿剪短发、学跆拳道
1.3.2 父亲经历的祖父严苛
结果:对儿子复制“打是亲骂是爱”
例子:父亲用戒尺督促儿子练字,导致儿子成年恐惧公开写字
1.4 社会刻板印象烙印
1.4.1 “理科优于文科”
例子:父母把文科奖状当废纸,孩子隐藏写作天赋
1.4.2 “男孩不能哭”
例子:男孩摔伤不许哭→成年后述情障碍
1. 原生家庭影响的复杂拼图
1.1 出生顺序“剧本”
1.1.1 长子女
高期望→完美主义或过度负责
例子:姐姐从小被要求“带好弟妹”,成年后成为控制型领导
1.1.2 中间子女
夹缝策略→社交高手或隐形人
例子:二哥用幽默争夺关注,长大后在团队中擅长调解
1.1.3 幼子女
被溺爱→创造力高或自我中心
例子:妹妹三岁前都是父母抱睡,成年后难以独自出差
1.2 家庭经济滤镜
1.2.1 拮据期出生的孩子
体验:父母为房贷争吵→对金钱焦虑、节省到抠门
例子:哥哥童年吃“酱油拌饭”,长大囤厕纸
1.2.2 宽裕期出生的孩子
体验:父母从容→安全感高、敢于冒险
例子:弟弟出生时家里已买房,大学敢选冷门艺术专业
1.3 性别角色投射
1.3.1 母亲经历的外祖母强势
结果:给女儿更多自由,“绝不让你重走我老路”
例子:妈妈允许女儿剪短发、学跆拳道
1.3.2 父亲经历的祖父严苛
结果:对儿子复制“打是亲骂是爱”
例子:父亲用戒尺督促儿子练字,导致儿子成年恐惧公开写字
1.4 社会刻板印象烙印
1.4.1 “理科优于文科”
例子:父母把文科奖状当废纸,孩子隐藏写作天赋
1.4.2 “男孩不能哭”
例子:男孩摔伤不许哭→成年后述情障碍
2. 六岁前三阶段养育指南
2.1 阶段一:0-6个月——构筑“自体感”
2.1.1 核心任务
规律喂养+情绪镜映=“我的需求被看见”
2.1.2 具体做法
喂养节奏:3小时一次,记录“吃-睡-醒”日志
情感翻译:
婴儿啼哭→母亲回应:“哦,你饿了,我们马上喝奶”
婴儿微笑→母亲回应:“你看见爸爸啦,好开心!”
2.1.3 危险信号
喂养混乱导致婴儿体重不增
母亲产后抑郁→面无表情互动<20%时间
2.2 阶段二:6个月-3岁——建立安全依恋
2.2.1 四种依恋模式
| 模式 | 成因 | 成年表现 | 干预示例 | |---|---|---|---| | 安全型 | 稳定回应 | 能求助也能独处 | 继续强化 | | 焦虑型 | 回应不稳定 | 过度黏人 | 逐步延迟回应,让孩子学会等待 | | 回避型 | 回应缺失 | 情感隔离 | 增加肢体接触+情绪命名游戏 | | 混乱型 | 虐待或恐惧 | 矛盾行为 | 立即寻求专业干预 |
2.2.2 日常操作清单
身体接触:每天至少10分钟肌肤贴肌肤拥抱
情绪命名:
场景:孩子摔玩具
父母说:“你生气了,因为积木倒了。”
告别仪式:
上班前蹲下抱抱,约定“妈妈下午5点来接”
2.3 阶段三:3-6岁——培育“善良的心”
2.3.1 爱与接纳
每天睡前三句话:“我爱你”“你今天帮弟弟我很感动”“明天见”
2.3.2 利用内疚而非惩罚
错误场景:孩子打妈妈
做法:
妈妈表达感受:“你打我,我很疼也很难过。”
等待孩子自发道歉或拥抱
共同商量补偿:为妈妈画一幅画
2.3.3 道德故事法
每周讲一次《彩虹鱼》绘本→分享带来快乐
3. 成年人的四步疗愈路径
3.1 承认与内省
3.1.1 书写练习
模板:“当____发生,我感到____,这让我想起小时候____。”
例子:当伴侣忽视我,我感到愤怒,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总看手机。
3.2 安全关系中的自我暴露
3.2.1 伴侣对话示例
A:“我发现我总在挑你毛病,可能是我爸当年对我严苛。”
B:“谢谢你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注意这种模式。”
3.2.2 朋友镜映
好友提醒:“你开会时抢着汇报,像怕别人看不见你。”
3.3 专业帮助
3.3.1 治疗流派选择
| 流派 | 适用场景 | 技巧示例 | |---|---|---| | 精神分析 | 深度回溯 | 自由联想 | | CBT | 改变负性思维 | 思维记录表 | | EMDR | 创伤闪回 | 眼动脱敏 |
3.3.2 首次咨询准备
写三页纸:①家庭结构图②症状时间线③咨询目标
3.4 艺术内省
3.4.1 写作
每周写一封“给童年自己的信”,朗读后撕掉或保存
3.4.2 绘画
曼陀罗涂色→识别情绪颜色
3.4.3 电影疗法
观看《心灵捕手》→写下触动台词:“这不是你的错”
4. 阻断代际循环的实践模板
4.1 家庭会议
4.1.1 频率
每周日晚饭后30分钟
4.1.2 议程
轮流分享本周情绪高低点
孩子可画图表达
4.2 代际故事书
4.2.1 制作方法
祖父母访谈录音→整理成册→孩子插画
4.2.2 例子
爷爷讲述“饥荒年代省下馒头给妹妹”→孩子学会珍惜
4.3 情绪急救卡
4.3.1 卡片内容
正面:情绪名称+身体感受
背面:3个应对动作(深呼吸、抱抱玩偶、听歌)
4.3.2 使用场景
孩子发脾气→抽取“生气”卡→一起执行动作
5. 工具与资源
5.1 测评量表
成人依恋访谈(AAI)
童年创伤问卷(CTQ)
5.2 推荐书目
《依恋》约翰·鲍尔比
《身体从未忘记》巴塞尔·范德考克
5.3 线上课程
Coursera《Introduction to Child Psychology》
简单心理《父母训练营》
6. 21天自我疗愈打卡表(可复制)
天数:1-3
主题:承认
任务:写童年三条负面回忆
例子:被留在幼儿园大哭
完成√:
天数:4-6
主题:内省
任务:记录触发情绪的情景
例子:伴侣晚回微信→焦虑
完成√:
天数:7-9
主题:暴露
任务:向好友讲述一次羞耻经历
例子:小学尿裤被嘲笑
完成√:
天数:10-12
主题:艺术
任务:画一幅“内在小孩”
例子:使用蜡笔涂鸦
完成√:
天数:13-15
主题:专业
任务:预约一次心理咨询
例子:平台:简单心理
完成√:
天数:16-18
主题:亲子
任务:每天拥抱孩子30秒
例子:说“我爱你”
完成√:
天数:19-21
主题:整合
任务:写一封感谢信给过去的自己
例子:感谢他的坚强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