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终身信条,强调将心比心的处世智慧通过王平被嘲讽的案例,我们看到:错误做法是报复他人(B),正确方式应坚持平等对待(C/D)"恕"道要求我们:1生活运用时,遇争吵保持冷静、换位思考2建立关系需关注对方需求3理解这句名言的深层含义它源自儒家经典。
这是一篇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线的认识,角的分类,如何使用量角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来源认识及意义
出自儒家学派孔子的巨作。
《论语》还有其他很多有意义的名言。
是一部历史比较久远的书。
它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
与”博爱“同义。
情景回顾
子贡来到学堂。
他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
孔子回答: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加于别人。
其他
”恕“原来指女性之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共同需求基础上的。
遇到争吵时,冷静,不回嘴。站在他人位置上考虑问题,寻求共识。
如果想要跟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需要从对方的需求出发,对方喜欢什么,就要做到尽量提供什么。
生活运用
王平个子不大,成绩一般,经常被同学嘲讽。请从下面选项中挑出错误答案。
A,仅从外貌来评判一个人是极其敷衍的,王平应该这么说。B,王平应该报复他们。C,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是B,因为你自己不喜欢被打,那你打别人干嘛。
论语第五十四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