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历史----积极探索之路
这是一篇关于八上历史----积极探索之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之后,我国各阶级有志之士积极探索发展之路,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八上历史----积极探索之路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
鸦片战争失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创教
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
起义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发展
政权组织
天王
f洪秀全
东王
杨秀清
所封诸王受东王制约
西王
萧朝贵
南王
冯云山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都城
天京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评价
具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实践中难以施行
反映了农民想要土地的强烈愿望
鼓舞和发动广大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军事
北伐
逼近天津,全军覆没
西征
取得重大胜利,军事进入全胜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衰败
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政权夺利
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重建领导集团
封洪仁轩为干王,总理朝政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发布《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政治、经济、文化一系列主张
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实施
运动失败
取得部分大捷,未改变军事不利局面
1860年,湘军包围安庆,安庆沦陷,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遭中外联合势力抵抗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积极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势力侵略
必然失败
小农阶级的局限性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和客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义和团
兴起原因
帝国的侵略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性质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组织
口号
扶清灭洋
结局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围剿下灭亡
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
经过
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结果
没有上书光绪帝,却轰动北京,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为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影响最大的报刊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百日维新(1898年)
措施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业、工业、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减绿营、创建新式军队
思想教育
创办京师大学堂
废八股、改试策论
触动顽固派利益,遭到阻拦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抓捕维新人士,变法失败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促进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对近代教育和报刊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洋务运动
兴起
对象
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
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
中央
奕䜣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自强”和“求富”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发展
“自强”
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求富”
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建立新式海陆军
陆军
19世纪60年代,组建新式洋枪队
北疆
1875年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物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海军
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州、南洋、北洋等海军初步建立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失败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抵抗外国入侵起到了一定作用
消极
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