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港台电影整理
《港台电影整理》由李少白著作,聚焦于港台电影领域,旨在系统梳理港台电影的发展脉络、重要作品、代表人物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我不是药神》电影影评导图
《乌合之众》
漫威观影顺序
电影名词
漫威
中国电影发展史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网校视频制作
港台电影
香港电影
概述
1949年以前的香港电影
1896年法国卢米埃尔派技师前来香港放映电影并拍摄风光素材
1913黎明伟、黎北海《庄子试妻》
开创了香港电影的先河,黎明伟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1949年底到1979年间的香港电影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香港电影
从粤语片到香港电影新浪潮
黄金时代
根植于民间中下阶层
伦理片创作高潮
挥之不去的漂泊意向和无家可归的“孤儿”情绪
从香港电影新浪潮到电影类型的成熟
背景:70年代末,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香港经济高度发展,独立制片风起云涌
风格:立足香港本土,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时代关切与鲜明的艺术个性
追求人文立场,对历史现实关注中强调善意体谅和浓郁乡情
对动作、暴力的重新描绘,开拓香港新类型电影的局面
两条路线展开
主要代表导演及作品
徐克《蝶变》1979
许鞍华《疯劫》1979
章国明《点指兵兵》
标志着香港新浪潮正式开始
多元化类型的全面发展
古装历史片
李翰祥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
代表作:《梁祝》《貂蝉》《江山美人》
特点:独特的文化想象、深刻的历史感悟,以及丰富的电影实践,奠定了李翰祥在港台以至整个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武打片
张彻 (60年代中)
“阳刚电影”美学
代表作:《独臂刀》
楚原 (70年代)
大多具有诡秘的线索、复杂的故事与悬疑的情节,并以唯美的场景和诗意的动作呈现出奇诡中的哲理
《流星蝴蝶剑》 《天涯明月刀》
李小龙
独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悲剧感;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的暴力美学形式
《唐山大兄》 《精武门》 《猛龙过江》 《龙虎争斗》
成龙的喜剧功夫片和警匪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喜剧功夫片
《醉拳》《警察故事》
评价:功夫表演和喜剧感,轻快诙谐气氛和乐观昂扬生命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动作警匪片
《红番区》
评价:有动作而不残暴力,有喜剧而不下流
英雄片
吴宇森
《英雄本色》
英雄观与情义观
《纵横四海》
喜剧效果
特征:立足情谊的心理根基和针对暴力的诗意呈现
武侠片
徐克
《蝶变》1979 【新浪潮代表作之一】
以科幻特技代替传统刀剑的武侠影片
《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徐克的爱恨情仇不经意间打上了迷惘惶惑的沈重痕迹
特征:浓郁的个人风格,电脑特技、南北派结合、乱世背景、颠覆传统、翻拍先河 贡献:扩大了香港武侠电影的影响力
胡金铨 (60年代中期)
《侠女》
极为杰出的特技设计和镜头剪辑
《龙门客栈》
武侠电影史上的经典
《大醉侠》
开创了新派武侠电影新风
“武侠电影之父”,创立了中国新武侠电影美学艺术风格,使传统香港的武侠电影注入人文精神,将中国武侠电影带进艺术的境界
特定历史政治社会背景
艺术造型、“功夫蒙太奇”,用短镜头造成实体逼近感,用剪接制造神奇的因果关系
摇镜取自中国绘画卷轴的美学
将冲突的爆发安排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
从京剧中找灵感
爱情文艺片
许鞍华
新生代导演崛起
王家卫
关锦鹏
其他(导演)
1
邵氏兄弟(hk)电影有限公司 【4大导演】
李翰祥
开创黄梅调电影,例如《梁祝》
胡金铨
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
张彻
楚原
奇诡刀剑武侠片、港台第一导演、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2
Hk电影新浪潮
艺术特点
1.将镜头更多转向现代人
2. 90%以上来自香港电视台
3.闯题材禁区
5“最”导演
最能推动商业电影浪潮的干将
《蝶变》《新蜀山剑侠》 《笑傲江湖》《东方不败》
最具有人文气质和文化思考的导演
《疯劫》《投奔怒海》 《女人四十》《黄金时代》
动作片掌门人
《英雄本色》《喋血双雄》 《喋血街头》《纵横四海》
女性电影重要代表人物
《女人心》《阮玲玉》 《愈快乐愈堕落》《蓝宇》
最具个性色彩的作者型导演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 《春光乍泄》《花样年华》
台湾电影
一、台湾早期电影(1950-1954)
二、真正起步期(1955-1962)
三、黄金时期(1963-1969)
健康写实主义
提出:1963龚弘(中影总经理)
代表人物:李行
作品: 《街头巷尾》 《蚵女》 《养鸭人家》
创作分期: 探索→成熟→妥协→中火→没落
琼瑶电影
发起:1965“中国电影制片厂”
60年代中期(第一次高潮)
导演:李行、王引
代表作:《烟雨蒙蒙》《哑女情深》《几度夕阳红》
70年代末(第二次高潮)1972
导演:李行、白景瑞、宋存寿
代表作:《窗外》《彩云飞》《心有千千结》
8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成功,琼瑶衰落
四、70年代
五、80年代(1980-1989) 【台湾新电影运动⭐】
背景:台湾电影风起云涌,“中影”决心锐意改革
总经理:明骥
导演作品
侯孝贤
乡土电影
《风柜来的人》1983
《童年往事》1985
以舒徐的运镜风格、超越的叙事角度与深情的音乐动机,描摹父性式微图景下无根一代的欢愉与哀伤
悲情三部曲
《悲情城市》1989
对大陆纽带的艰苦追寻与对台湾历史的悲情陈述
立足台湾乡土、面向中国文化的史诗气质
《戏梦人生》1993
《好男好女》1995
关键词:历史、乡土、诗化叙事、长镜头
杨德昌
都市电影
《光阴的故事》1982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
《恐怖分子》1986
美学观
衰落
标志:54名电影人《台湾电影宣言》
影响及地位
六、90年代以来台湾新新电影
背景: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1994年台湾迎接“新新电影”活动全面展开
李安
《推手》
《喜宴》
《饮食男女》
家庭三部曲
蔡明亮
《青少年哪吒》
《爱情万岁》
《洞》
《你那边几点》
《天边一朵云》
赖声川
一、开拓多样化的题材与类型
二、影像风格上注重后现代化
三、拓宽画面与声音之间的多层表达关系
四、表现对象上聚焦边缘叛逆的新新人类
特征:淡雅平和、跨文化交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