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定位- 杰克·特劳特 阿尔·里斯
这是一篇关于定位- 杰克·特劳特 阿尔·里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四、 致命陷阱警示,五、 定位执行框架,六、 经典案例集锦,三、 关键要素深度解析,二、 定位的核心策略,一、 定位的核心概念。
这是一篇关于知名UI设计书籍推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 《Don't Make Me Think》(点石成金),2.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设计心理学),3. 《About Face 4: 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精髓),4. 《Hooked: H。
这是一篇关于俞军产品方法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基础理论与概念,二、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三、案例研究与实践指南,四、未来趋势与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世界名著人生阶段阅读指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童年启蒙期(0-6岁),二、少年成长期(7-18岁),三、青年探索期(19-30岁),四、中年沉淀期(31-50岁),五、老年智慧期(51岁 ),六、专业领域经典,七、跨阶段永恒经典,八、阅读方法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定位- 杰克·特劳特 阿尔·里斯
四、 致命陷阱警示
4.1 产品延伸陷阱
本质错误:同一名字覆盖多品类弱化定位
典型案例:
拜耳延伸"不含阿司匹林"产品(份额下降)
蛋白质21从13%→2%(过度延伸至护发素/香水)
成功特例:
强生婴儿香波(拓宽基础非延伸)
宝洁多品牌战略(汰渍/帮宝适独立定位)
4.2 其他关键陷阱
FWMTS陷阱:忘记成功根本(艾维斯放弃"第二"定位)
搭便车陷阱:复方阿尔卡-塞尔策侵蚀原品牌
技术陷阱:实验室成果≠心智空位(弗罗斯特8/80威士忌)
五、 定位执行框架
5.1 六步法(第21章)
确定当前位置(认知调研)
寻找可行空位(尺寸/价格/人群等维度)
制定差异化概念
选择信任状支持(如"德国最流行啤酒")
全方位传播一致性
监控反馈迭代
5.2 定位思维要点
由外而内思维:
从客户认知出发,而非内部视角
案例:比利时国家定位(非内部视角的旅游推广)
牺牲原则:
聚焦狭窄目标("舍"才能"得")
房地产失败案例:67%因定位失当
六、 经典案例集锦
案例类型
国家定位
产品定位
服务定位
银行定位
个人定位
代表案例
比利时
奶味糖豆
邮递电报
长岛银行
职业定位
定位策略
跳出"小欧洲"认知框架
关联儿童零食场景
对抗传统电报的"慢"认知
针对本地居民的地域关联
"第一说法"建立专业权威
三、 关键要素深度解析
3.1 名字的威力
好名字标准:
暗示产品特性(海飞丝/苗条饮料)
发音简洁(GE优于SCM)
避免通用化(米勒"莱特"失去商标保护)
改名策略:
时机:认知过时或负面时(埃克森取代新泽西标准石油)
反例:RCA计算机因名字未改失败
3.2 心智阶梯理论
产品阶梯:
每类产品在心智中形成阶梯(租车业:赫茨>艾维斯>全美)
每层仅容纳有限品牌
占位策略:
关联定位(艾维斯"第二"关联赫茨)
对立定位(汉堡王 vs 麦当劳)
二、 定位的核心策略
2.1 领导者定位
优势:
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名的2倍(可口可乐vs百事6:4)
享有定价权(通用汽车净利率6.1% vs 美国汽车0.4%)
防守策略:
强化初始印象(可口可乐"真东西")
多品牌战略(宝洁:每个品牌独立定位)
拦截对手(强生降价拦截Datril)
2.2 跟随者定位
寻找空当:
尺寸空当(甲壳虫"往小里想")
价格空当(米什劳高价啤酒/奎普低价传真机)
性别空当(万宝路男性化/弗吉尼亚细枝女性化)
场景空当(Nyquil夜间感冒药)
避免陷阱:
技术陷阱(弗罗斯特8/80威士忌失败)
工厂空当(埃德塞尔汽车定位失误)
2.3 重新定位对手
方法论:
指出对手弱点(泰诺攻击阿司匹林副作用)
利用认知差异(斯多里奇纳亚:"美国伏特加多半像俄国货")
经典案例:
皇家道尔顿 vs 雷诺克斯(暴露"美国制造"真相)
七喜"非可乐"(开辟第三饮料类别)
一、 定位的核心概念
1.1 定义
本质:在预期客户头脑中建立产品/品牌的独特位置
关键:重构客户已有观念,而非创造新事物
经典表述:"定位不是对产品做的事,而是对预期客户头脑做的事"
1.2 背景需求
传播过度的社会:
人均年广告消费$200
信息爆炸导致大脑过滤机制(仅接受与已有认知相容的信息)
大脑的局限性:
米勒法则:人脑仅能处理7±2个信息单位
"满溢的海绵"效应:新信息需挤占旧信息空间
1.3 基本原则
第一法则:率先进入心智(如林德伯格、施乐)
简化信息:极度精简的信息才能穿透噪音(如Think Small)
认知即现实:客户认知 > 客观事实(约翰·林赛:"在政界,人们的想法就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