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蕴的简单概括
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是佛教对于世间一切有情个体(生命体)的存在所归纳出的五种基本构成要素。它旨在揭示生命的本质并非是一个恒常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由这五种不断变化、相互依存的要素组合而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七夕活动策划
南北粽子
绘本阅读理念
创作工具思维导图
快速阅读核心技巧
自媒体教学笔记
茶文化旅游
演讲活动策划方案
2010年管综:学者追求真理
《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单思维导图
五蕴
色蕴
色:指物质
1:能造的四大种
地
地界
界:1:能持自性。2:能持所造色
性是体;体是具体内容;内含。如桌子的具体内容是木头
地坚性:地大的特点是坚实,坚硬的。
水
水界
水湿性:水大的特点是湿润
火
火界
火暖性:火大的特点是暖热,有温度的
风
风界
风轻性:风大的特点是轻动
2:大种所造色
造:因的意思
五根
根的意识;最胜,自在,主,增上。根的体:它是清净的色法,根的作用:有自在权,称为自在。体和用都特别好,所以叫增上
眼根
扶尘根:1:平时我们能见到的眼、耳、鼻子、舌身体.能看到.能够摸到的. 2:我们看到的尘根,是色、香、味、触所组成的肉团,是浮虚的色法。 虚浮的原因是不能生识取境,仅仅作为净色根的所依而存在,这个浮是虚浮的浮
浮尘根的体,1是粗糙的、明显的。2它的体是色、香、味、触四尘所成。
浮尘根本身没有见色,闻声,嗅香等作用
浮尘根是净色根的所依处
浮尘根:扶尘根有扶持、帮助正根的功能
浮尘根:扶助正根,能够发识取境,这个扶是扶助的扶
净色根(正根):净色根是附着在浮尘根里面,虽然是色法‘是存在的物质,但是它是特别清净,特别微细。我们肉眼看不到,佛法中说’唯有天眼才能看到。有这个净色根,才能生起眼识。
净色根(正根):附着在浮尘根上
耳根
耳根缘的是声音
耳根的体是清净的色法
鼻根
鼻根,缘的是香境
鼻根的体是清净的色法
舌根
舌根缘的是味境
舌根的体是清净的色法
舌根的位置
1:舌根附着在舌头上,整个舌头都存在净色根,周全普遍,没有一点遗留。舌头上的净色根是到处变满的。
2:舌头上的净色根没有变满,没有全部遍满。净色根没有遍满舌头上,舌头只有一点点区域没有净色根。没有净色根这点区域,那肯定尝不到味道。舌识不会生起
身根
身根缘的境是触境
触境:指的是硬的、软的、滑的、冷的等等触
身体能感受到,身体感受到的是触
身根的体是清净的色法
身根的位置:周遍净色。净色根是遍布全身的。所以我们全身都有知觉
五境
色:谓眼之境
显色
青:青颜色
黄:黄颜色
赤:红色
白:白颜色
形色
长、短、方、圆这些形状
表色
这种色表示给人看。指表示与人的动作
声:谓耳之境
执受大种因声
心能执受
执受的对象是蠢动之类
蠢动之类虽然没有心,但是与心有关系,能够让心有感受。像手、脚等,自己的身体。以人来举例,正常人都能感受冷热,能感受的是心,而心不接触外境,接触外境是身体,身体有心执持能有感受,所以身体叫有执受,有心执受。
我们看到的石头、树木、山河、大地没有心执持,自己也没有感受叫做无执受
非执受大种因声
概要
俱大种因声
香:谓鼻之境
味:谓舌之境
触一分
无表色
物质世界的基本材料
受蕴
想蕴
行蕴
子主题
识蕴
心中的状态,有情世界的精神材料
眼见色:眼指的是眼根,净色根。色指的是显色、形色、表色
五蕴的蕴,是积聚的意思。五蕴指的是五种积聚。积聚指的是把很多种东西放在一起,聚在一起,给积聚起来,这叫做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