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现代史(初中 八年级)
中国现代史思维导图,中国近代史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区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9,北京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筹建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国大典
1949.10.1 下午3点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代表 阿沛.阿旺普美
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抗美援朝
1950.6.25 朝鲜内战爆发
美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美军越过三八线
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彭德怀任司令员,五次大规模战役
1952.10上甘岭战役
战斗英雄黄继光
1953.7 板门店 签署停战协议
意义
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新中国安全;保卫人民和平生活
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土地改革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政权巩固;解放农村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五计划
1953-1957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重工业为主,同时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合作化,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完成三大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拨乱反正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见过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重要作业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海南岛、浦东及其他沿海地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15年谈判,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新发展理念
十三五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西部大开发
港澳回归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交往
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八项主张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钢铁长城
陆海空军建设
导弹部队建设
新时代强军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科技文化成就
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文化事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社会生活变迁
日常生活
交通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