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部
局部解剖之腹部,从腹前外侧壁、结肠上区、结肠下区、腹膜后隙四个部分展开了详细的列举说明,适用于临床医学。
编辑于2021-11-13 16:19:50腹部
腹前外侧壁
层次
皮肤
薄而富有弹性,除脐部外,皮肤易与皮下组织分离
感觉神经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第6肋间神经:剑突平面
第8肋间神经:肋弓平面
第10肋间神经:脐平面
肋下神经:髂前上棘平面
第1腰神经:腹股沟平面
浅筋膜
浅层:Camper筋膜
深层:Scarpa筋膜
浅动脉
来源: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腰动脉
腹壁浅动脉
起自股动脉
旋髂浅动脉
起自股动脉
浅静脉
脐平面以上
胸腹壁静脉,经胸外侧静脉汇入股静脉
脐平面一下
经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回流入股静脉
脐区
肝门静脉系统和上下腔静脉系统吻合
腹前外侧壁的浅淋巴管
脐平面以上
注入腋淋巴结
脐平面以下
注入腹股沟前淋巴结上群
肌层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陷窝韧带)
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
腹股沟管浅环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反转韧带:对表面的浅环起加强作用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腹横筋膜
腹股沟深环: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呈漏斗状突出,起始处的卵圆形的孔
精索内筋膜:深环延续包裹在精索外面的腹横筋膜
凹间韧带:纵行纤维束加强腹横筋膜
腹膜外组织
腹膜外脂肪
壁腹膜
脐正中襞:脐尿管索
脐内侧壁:脐动脉索
脐外侧壁:腹壁下血管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正对腹股沟三角和腹股沟管浅环
腹股沟外侧窝:腹股沟管深环
腹前外侧壁深层血管和神经
血管
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
腹壁下动脉、腹壁上动脉
旋髂深动脉
神经
第7-12胸神经前支
髂腹下神经
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局部结构
腹直肌鞘
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结缔组织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组成
后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
弓状线、半月线
腹白线和脐环
腹股沟管
腹股沟三角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无腹肌,腹横筋膜较薄弱
腹股沟疝
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结肠上区
食管腹部
第10胸椎高度、正中矢状线左侧2-3厘米处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长1-2厘米,位于肝左叶的食管切迹处
前面有:迷走神经前干穿过
后面有:迷走神经后干
血供
膈下动脉
胃左动脉的食管支
胃
位置与毗邻
网膜与韧带
大网膜
连接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呈围裙状下垂,遮盖于横结肠与小肠前面
胃结肠韧带
小网膜
是连接于膈、肝静脉韧带裂和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
肝胃韧带:左侧部从肝门连于胃小弯
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部从肝门连于十二指肠上部
胃脾韧带
由胃大弯左侧连于脾门
双层腹膜结构
上部有胃短血管,下份有胃网膜左动静脉
胃胰韧带
实际是腹膜皱襞
胃膈韧带
胃底后面连于膈下
双层腹膜结构
血管与淋巴引流
动脉
胃左动脉
胃右动脉
胃网膜右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短动脉
胃后动脉
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
淋巴引流
胃左、右淋巴结
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贲门淋巴结
幽门上、下淋巴结
脾淋巴结
其他途径
食管的淋巴管、胸导管末段逆流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神经
交感神经
抑制胃酸分泌和蠕动
增强幽门括约肌的张力
收缩胃的血管
副交感神经
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的背核
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强胃的运动
内脏传入纤维
十二指肠
分布及毗邻
上部
十二指肠球
降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开口处
水平部
升部
十二指肠上襞:手术时确定空肠起始部的标志
十二指肠悬肌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悬吊和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
血管
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静脉
与相应动脉伴行
肝
位置毗邻与体表投影
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韧带与膈下间隙
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右三角韧带
左三角韧带
膈下间隙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右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
膈下腹膜外间隙
肝门与肝蒂
肝内管道
肝门静脉
肝固有动脉
肝管
迷走肝管:肝门区和胆囊窝部分以外的肝外肝管,常位于肝纤维膜下,或肝周腹膜韧带中,以左三角韧带中多见
肝静脉
肝左静脉、肝中间静脉、肝右静脉、肝右后静脉、尾状叶静脉
无静脉瓣,壁薄,管径不易收缩
分叶与分段
肝叶和肝段的划分
正中裂
背裂
左叶间裂
左段间裂
右叶间裂
右段间裂
淋巴引流
浅组
后组淋巴管经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注入膈上淋巴结及纵隔后淋巴结
右组淋巴管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
左组淋巴管注入胃右淋巴结
深组
升干随肝静脉出第二肝门,沿下腔静脉经膈注入纵隔后淋巴结
降干伴肝门静脉分支由肝门穿出,注入肝淋巴结
子主题
神经
左、右迷走神经
腹腔神经丛
右膈神经
肝外胆道
胆囊
分为底、体、颈、管四部
胆囊管
动脉
胆囊动脉
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组成
肝管、肝总管、胆总管
肝管:肝左右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
肝总管
上端由肝左右管合成,下端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
其直径超过1cm时可视为病理状态
分段与毗邻
十二指肠上段
十二指肠后段
胰腺段:胰头癌或慢性胰腺炎时,此段胆总管常受累而出现梗阻性黄疸
十二指肠壁段
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段的后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后略呈膨大,形成肝胰壶腹,十二指肠隆起并形成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
位置、分部及毗邻
胰头
胰颈
胰体
胰尾
胰管与副胰管
胰管
胰管在胰头右侧离开胰斜穿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副胰管
胰头上部,主要引流胰头前上部的胰液,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血管及淋巴引流
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胰背动脉
胰下动脉
胰动脉胰支
胰尾动脉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肝门静脉系统
淋巴起自腺泡周围的毛细淋巴管,在小叶间形成较大的淋巴管,注入胰上下淋巴结及脾淋巴结,最后注入腹腔淋巴结
脾
位置与毗邻
位于左季肋区的肋弓深处
脾与膈相贴,脾的膈面与膈、膈结肠韧带接触;脏面前上份与胃底相贴,后下部与左肾、左肾上腺为邻;脾门邻近胰尾
韧带
胃脾韧带
膈脾韧带
脾肾韧带
脾结肠韧带
血管
脾动脉
脾静脉
副脾
肝门静脉
位置:肝门静脉自胰腺的后方上行,经十二指肠上部的深面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然后继续上行达第一肝门,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半肝。肝门静脉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其右前方为胆总管,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
属支及收集范围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胃左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胃有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
结肠下区
空肠和回肠
位置:占结肠下区大部分无明显分界,近侧2/5为空肠,盘曲于结肠下区的左上部;远侧的3/5为回肠,位于结肠下区的右下部
肠系膜
肠系膜根:将空回肠悬于腹后壁
肠系膜根短而肠缘长,整体呈扇形
两层腹膜组成
左右肠系膜窦
血管和淋巴引流
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回结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
静脉
空回肠静脉与动脉伴行
肠系膜上静脉
淋巴引流
肠系膜淋巴结
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腹腔丛、肠系膜上丛
盲肠和阑尾
盲肠
腹膜内位,无系膜
盲肠壁的三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是手术时寻找阑尾根部的标志
阑尾
腹膜内位器官
体表投影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
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界处Lanz点作为投影点,阑尾炎时有压痛感
血管
阑尾动静脉
结肠
分布、位置和毗邻
升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血管
动脉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静脉
与动脉伴行
结肠左曲以上,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回肠静脉
右结肠静脉
中结肠静脉
结肠左曲以下,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左结肠静脉
乙状结肠静脉
最终都汇入肝门静脉
淋巴引流
结肠壁上淋巴结
结肠旁淋巴结
中间淋巴结
肠系膜上下淋巴结
腹膜后隙
肾
位置与毗邻
位置: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左肾上端平对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二腰椎体下缘,后面贴腹后壁机,前面被腹膜覆盖。
毗邻
上方:隔疏松结缔组织与肾上腺相邻
内下方:肾盂和输尿管
左肾内侧为:腹主动脉
右肾内侧:下腔静脉
内后方由左右腰交感干
被膜
肾筋膜
脂肪囊
纤维囊
肾门、肾窦、肾蒂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血管、肾盂、神经淋巴管出入
肾窦:由肾实质所围成的腔隙,被肾血管、肾盂、肾大盏、肾小盏、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等占据,肾窦出口为肾门
肾血管与肾段
肾动脉
右肾动脉比左肾动脉长
肾动脉入肾门前发出前后两干,前后两干在发出段动脉
前干
上段动脉
上前段动脉
下前段动脉
下段动脉
后干
后段动脉
肾段
上段
上前端
下前段
下段
后段
肾静脉
右肾静脉通常无肾外属支
左肾静脉收纳左肾上腺静脉和左睾丸静脉的血液
淋巴引流
浅组:肾纤维膜深面,引流肾被膜和肾脂肪囊内的淋巴
深组:肾内血管周围,引流肾实质内的淋巴
最后汇入腰淋巴结
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
输尿管腹部
分部
腹部:从肾盂与输尿管交界处跨越髂血管处
盆部:从跨越髂血管至膀胱壁
壁内部:斜穿膀胱壁,终于膀胱粘膜的输尿管口
输尿管狭窄部:上下端为输尿管的第1、2狭窄部
血供
上部:肾动脉、肾下级动脉
下部:腹主动脉、睾丸(卵巢)动脉、第一腰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
肾上腺
位置:脊柱两侧、平对第11胸椎高度,紧贴肾上端,与肾共同包裹在深筋膜内
毗邻
右肾:前为肝、内侧缘紧邻下腔静脉
左肾:前面借网膜囊与胃相邻,下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邻,内侧缘接近腹主动脉
血供
肾上腺上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肾上腺下动脉
腹主动脉
不成对脏支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成对的脏支
肾上腺中动脉
肾动脉
睾丸(卵巢)动脉
壁支
膈下动脉
腰动脉
骶正中动脉
下腔动脉
属支
髂总静脉
右睾丸(卵巢)静脉
肾静脉
右肾上腺静脉
肝静脉
膈下静脉
腰静脉
乳糜池
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入乳糜池
腰交感干
腰交感干是由3个或4个神经节和节间支构成,位于脊柱与腰大肌之间,并被椎前筋膜所覆盖,上方连于胸交感干,下方延续为骶交感干
腰丛
脊神经前支分布支配腰部肌肉和皮肤以及生殖功能的神经丛。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分支
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