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朝皇帝世系图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中原王朝,分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博弈的理解与运用
批判性思维导图
第三章 外国行政组织理论
车队管理
《我不是药神》电影影评导图
家系图
森山药局新人事安排
马克思主义原理
宋朝皇帝世系图
01 宋太祖 赵匡胤 960-976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灭亡荆南、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统一全国大部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宰相权力,解除重臣兵权 征服蜀地后,由于歧视性政策,兵变起义不断 改善与周边关系,与辽修好
赵德秀 皇长子 早夭
赵德昭 皇次子 受太宗训斥,自杀而死
赵惟吉 徳昭次子
赵守度 惟吉四子
赵世括 守度五子
赵令稼 世括长子
赵子奭 令稼四子
赵伯旿 子奭长子
赵师意 伯旿次子
赵希瓐 师意次子
14 宋理宗 赵昀 1224-1264 希瓐次子 宁宗死,被史弥远拥立为帝 继位前期史弥远专权,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尊崇理学,纵情声色 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端平更化” 1234年,联蒙灭金,收回一部分领土 “端平入洛”失败,次年蒙古全面侵宋,宋蒙战争爆发 后期醉生梦死,朝政交给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 1259年,蒙哥死,蒙古内乱,贾似道向蒙古割地赔款求和
赵与芮 希瓐次子
15 宋度宗 赵禥 1264-1274 与芮子 荒淫无道,朝政全由贾似道打理,昏聩至极 群臣粉饰太平,国家危机深重,社会矛盾激烈 唯一政绩,同意经略襄、樊 襄、樊被围多年皇帝不知,终被攻破,南宋失去重要堡垒
17 宋端宗 赵昰 1276-1278 度宗庶长子 恭帝出降后登基 南方国土接连失落,仅剩一隅 1276年,文天祥被俘 转战多地,端宗病死
16 宋恭帝 赵㬎 1274-1276 度宗嫡长子 元军总攻宋朝,国土失陷大半,宋军主力损失殆尽 贾似道求和不允,被罢免后被杀 陈宜中继任为相,宋朝终于陷入万劫不覆的深渊 1276年,谢太皇太后带着恭帝投降,被押往上都
18 宋末帝 赵昺 1278-1279 度宗三子 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 陆秀夫背着赵昺投海自尽,南宋亡
赵德林 皇三子 早夭
赵德芳 皇四子
赵惟宪 德芳次子
赵从郁 惟宪长子
赵世将 从郁三子
赵令譮 世将子
赵子偁 令譮子
11 宋孝宗 赵昚 1162-1189 子偁次子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创造“乾淳之治” 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 1163年,开始“隆兴北伐”,但遭失败,宋金签订“隆兴和议” 倡导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学术环境
赵愭 皇太子
赵恺 皇次子
12 宋光宗 赵惇 1189-1194 孝宗三子 初期确有革故鼎新之意,能听取谏言,但也听信谗言 后期光宗病,皇后李凤娘干政,外戚专权,朝政昏聩 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 “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南宋开始由盛转衰
赵梃 皇长子
13 宋宁宗 赵扩 1194-1224 生活节俭,缺乏才能的庸君 政变即位,初期赵、韩两派斗争激烈,韩侂胄获胜 韩侂胄专权,清洗政敌,制造“庆元党禁” 韩侂胄主导“开禧北伐”准备不足而失败,签订“嘉定和议” 后期史弥远专权,招权纳贿,对金求和,第二个秦桧 嘉定年间,金朝攻宋久攻不下,迫使金朝放弃,双方休战
02 宋太宗 赵光义 976-997 兄终弟及,即位后打压弟、侄及太祖旧人 攻灭北汉,解除藩镇割据混战局面,与辽关系恶化 979年,高梁河之战 “雍熙北伐”失败,对辽变攻为守 蜀地王小波、李顺起义
赵元佐 皇长子 同情叔叔赵廷美,发疯被废为庶人 真宗时恢复王爵,后病逝
赵元僖 皇次子 准皇储 暴亡,追谥昭成太子
03 宋真宗 赵恒 997-1022 太宗三子 即位之初,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 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达成“澶渊之盟” 沉溺于封禅,广建宫观,劳民伤财,社会矛盾加深 积贫积弱局面开始形成 天禧年间,党争加剧
赵禔 皇长子 早夭
赵祐 皇次子 追谥为悼献太子
04 宋仁宗 赵祯 1022-1063 真宗六子 创造仁宗盛治,与士大夫共天下,名臣辈出,经济文化繁荣 即位初期,太后刘娥摄政,结束天书运动,发行交子 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着力解决“三冗”及土地兼并现象 党争剧烈,皇帝举棋不定,新政失败,积贫积弱局面定型 1042年,辽朝趁机勒索,庆历增币 对西夏作战屡败,1044年,签订“庆历和议”
赵元份 皇四子
赵允让 元份三子
05 宋英宗 赵曙 1063-1067 允让十三子 仁宗几子均早夭,英宗继任 即位不久即重病,曹太后摄政 亲政后试图改革弊政,但不久因病中止 国库空虚,入不敷出 1066年,命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06 宋神宗 赵顼 1067-1085 英宗长子 党争激烈,摇摆于两党之间,但坚持变革,政治经济有所好转 王安石主导“熙宁变法”,反对力量太强,两次罢相,变法失败 亲自主导“元丰改制”,其基本制度直到宋朝末年未有大的变动 开发湘西,经略熙河,多次攻夏均失败
07 宋哲宗 赵煦 1085-1100 神宗七子 即位初,太皇太后高滔滔摄政,废新法“元祐更化” 亲政后“绍圣绍述”,恢复新法 对西夏态度强硬,多次作战取胜,西夏求和 新旧党政更加激烈,没有集中精力改革,新政比元丰年间大为倒退
赵佖 皇九子 哲宗死后因盲人未能即位
08 宋徽宗 赵佶 1100-1126 神宗十一子 政治黑暗混乱,权臣当道,排除异己 社会矛盾激化,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 联金攻辽,签订“海上之盟” 灭辽后,金朝多次攻宋 靖康元年,金军兵临城下,禅让给太子赵桓 “靖康之变”,被金兵掳到北方,降封昏德公 艺术造诣较高,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09 宋钦宗 赵桓 1126-1127 徽宗长子 朝政混乱,听信奸臣,多次对金求和 “靖康之变”,被金兵掳到北方,降封昏德侯
赵谌 皇太子 “靖康之变”,被金兵掳到北方
赵楷 皇三子 被金兵掳到北方
10 宋高宗 赵构 1127-1162 徽宗九子 “靖康之变”后即位为帝 在位初期迫于形势民心任用主战派将领抗击金朝、伪齐 对内镇压钟相、杨幺起义 稳定之后重用主和派,将军事部署作为议和的筹码,宋金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岳飞北伐中原,形势大好,遭君臣记恨 中期一心求和,解除主战派兵权,制造冤案 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秦桧专权终生,打击主战派,朝政混乱 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岳飞 后期完颜亮撕毁合约伐宋,被迫抗金,多次胜利 1162年,禅位于孝宗,太宗一系的统治结束
赵颢 皇次子
赵颜 早夭
赵頵 皇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