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游北京作文
分享几篇作文,快乐出游:北京三日行记、假期因烟火与传承而精彩、 2025年的北京之旅、 颐和园、爬长城、北京之行:古韵与新貌的交融、游园等。
编辑于2025-08-27 10:35:08游北京作文
快乐出游:北京三日行记 晨光刚漫过长安街,我已站在天安门广场前。看着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舒展,与庄严的天安门城楼相映,按下快门的瞬间,北京之旅的快乐便有了起点。 第一天的行程从故宫开始。穿过午门,红墙黄瓦间满是历史的厚重,太和殿前的铜狮、乾清宫的雕梁,连廊下斑驳的光影都像在讲故事。我跟着讲解听万历皇帝的轶事,在御花园的石凳上歇脚,随手拍的角楼照片,成了朋友圈里最亮眼的风景。傍晚去王府井,咬一口刚出炉的冰糖葫芦,酸甜的滋味里,满是逛吃的惬意。 第二天直奔八达岭长城。乘缆车登城时,群山在脚下铺展开来,青砖蜿蜒如巨龙。我和同行的朋友比赛爬烽火台,累了就靠在城垛上吹风,看远处的云慢慢飘。下山后去吃了铜锅涮肉,鲜嫩的羊肉裹着麻酱,一口下去,爬山的疲惫全消,只剩满足。 最后一天留给了颐和园。沿着昆明湖漫步,十七孔桥的倒影随水波晃动,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在绿树间若隐若现。租了艘小船泛游湖面,阳光洒在身上,风里带着荷香,连时间都慢了下来。下午去南锣鼓巷转胡同,捏面人的手艺人、挂着灯笼的四合院,随手买的老北京酸奶,都成了旅程里温暖的小碎片。 返程时,包里装着长城纪念币,手机里存满了照片,心里装着满满的快乐的美,藏在历史的痕迹里,也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这趟出游,每一步都走得开心又难忘。
假期因烟火与传承而精彩 七月的北京,蝉鸣伴着微风,我的假期从一场“沉浸式”旅行开始。原以为这座古都只有庄严的历史,却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与文化传承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第一份精彩,藏在胡同里的早餐摊。清晨的南锣鼓巷还没挤满游客,巷口的大爷正往焦圈上抹芝麻酱,豆腐脑冒着热气,咬一口刚出锅的糖油饼,外皮酥脆、内里绵软,甜香裹着烟火气,瞬间唤醒了一天的活力。跟着导航钻进更深的胡同,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门口,老人们摇着蒲扇聊天,孩子们追着蝴蝶跑,没有景点的喧闹,只有生活本真的惬意,这是课本里读不到的北京。 第二份精彩,来自故宫里的“活历史”。穿过午门时,恰好遇到身着明制汉服的讲解员,她捧着一本线装书,讲太和殿匾额上“建极绥猷”的含义,讲屋脊走兽里“行什”的传说,连地砖上的纹路都成了故事的注脚。在珍宝馆,隔着玻璃看那枚“凤冠霞帔”上的珍珠,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上面,仿佛能看见古代皇后佩戴它时的模样。原来历史从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能触摸、能聆听的鲜活记忆。 最后一份精彩,落在什刹海的傍晚。租一辆自行车沿着湖边骑行,夕阳把湖面染成金色,远处的钟鼓楼渐渐亮起灯。路过一家老字号茶馆,忍不住进去听了段京韵大鼓,鼓点一响,演员字正腔圆的唱腔里满是京味儿,台下观众的叫好声此起彼伏。走出茶馆时,夜风带着湖水的清凉,手里攥着刚买的老北京酸梅汤,酸甜的滋味里,满是假期的满足。 返程那天,我在行李箱里塞了胡同里买的兔爷儿泥塑,手机里存满了故宫的红墙黄瓦和什刹海的落日。原来假期的精彩从不是打卡多少景点,而是走进一座城市的烟火里,触摸它的文化与温度——北京的这趟旅程,让我的假期变得独一无二,也让我读懂了“传承”二字最生动的模样。
2025年的北京之旅 2025年的这一天,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凌晨一点多,我们便早早起身,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前往天安门广场,去观看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当我们抵达广场时,这里早已人山人海。夏日的凌晨,本应带着丝丝凉意,可此时广场上的热烈氛围,却让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 随着东方渐白,激动人心的升旗仪式开始了。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向旗杆。当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冉冉升起,随风飘扬时,现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高唱国歌,我内心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看完升旗仪式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纪念馆。踏入纪念馆,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座用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刻而成的毛主席雕像。雕像中的毛主席端坐在沙发上,面带慈祥的微笑,仿佛在亲切地注视着每一个前来瞻仰他的人。整个纪念馆内鸦雀无声,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大家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默默地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袖。再向前走,便是安放毛主席遗体的地方。他静静地躺在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鲜艳的红旗,只露出那熟悉而又和蔼的面容。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我的心中满是对毛主席的敬仰与怀念。 从纪念馆出来时,已经七点多了。酷热的天气让我口干舌燥,我赶忙买了一瓶冰水,一饮而尽,随后便和同伴们一同进入了故宫。我们从午门踏入这座古老的宫殿,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和门,接着依次走过气势恢宏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每一座宫殿都庄严肃穆,彰显着古代皇家的威严与气派。此时,我手中的冰水早已喝完,而夏日的骄阳也愈发炽热,故宫就像一个巨大的蒸笼,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同行的伙伴们不停地叫嚷着:“好热啊,热死啦!”我也热得头晕目眩,感觉自己都快被融化了。我们四个人紧紧地挤在一把小小的遮阳伞下,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走走停停,休息了几十次。 我们继续从乾清门经过乾清宫,走进御花园、天一门和钦安殿。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双脚仿佛灌了铅一般沉重。在这酷热难耐的天气里,我们走走歇歇,又休息了几十次,终于从神武门走出了故宫。 上了车,我的双脚已经麻木得失去了知觉,仿佛不是自己的了。我瘫坐在座位上,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随后,我们乘车来到一家饭店,吃了一些简单的饭菜后,便早早回到了酒店。此时,才下午四点多。回到酒店后,我完成了当天的思维导图,便出去觅食。当我品尝到外面美食的那一刻,我不禁感叹:团餐的味道简直和垃圾一样,自己出去吃的才是人间美味啊!
颐和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满心的期待,乘坐着汽车,一路欢声笑语地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颐和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建宫门,它宛如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湖水之畔。宫门由灰色砖石砌成,那古朴典雅的风格,仿佛散发着一股雅致诗意的气息,让人瞬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从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宫门踏入了颐和园的奇妙世界。 进入颐和园后,我们径直走向了十七孔桥。这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它拥有十七个桥洞,就像巨龙身上的鳞片,整齐而又有序。桥的栏杆是用洁白如雪的汉白玉建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栏杆上雕刻着五百四十四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它们或张牙舞爪,或闭目养神,或嬉戏玩耍,每一只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们在桥上兴奋地跑来跑去,仔细观赏着这些精美的石狮子,还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十七孔桥的桥身十分修长,足足有一百五十米,当我们漫步在桥上时,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无穷的智慧。走过十七孔桥,我们来到了南湖岛,岛上的八方亭格外引人注目。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乾隆皇帝和和珅对对联的有趣场景:“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里望八方,八方八万又八方;万岁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们好奇地数了数八方亭的柱子,竟然足足有40根,这更让我们对古人的建筑智慧赞叹不已。 接着,我们排了三分钟的队,来到了坐船的地方。登上游船,船缓缓地驶向佛香阁。当我们登上佛香阁,站在阁顶向下俯瞰时,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那一片片碧绿的湖水,就像一面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建筑;那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之中,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当年,慈禧太后常常来到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国泰民安。佛香阁周边的长廊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长廊里绘有各种各样的古画,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经典故事,还有四大名著里的精彩情节。虽然有些画我不太熟悉,但每一幅都绘制得十分精美,色彩鲜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漫步在长廊中,就像是在欣赏一部流动的历史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最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正门——东宫门。东宫门采用琉璃瓦顶,红墙黄瓦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庄重威严,充满了皇家的气派。这里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尽管天气炎热,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我们在东宫门前合影留念后,便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这里离开了颐和园。
爬长城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小丸子、林明喆、蹦蹦四家人热热闹闹地来到了会城。 到达长城脚下,我们先是顺利通过了检票口。之后,大家“兵分两路”,分别朝着南段和北段进发,我和爸爸他们选择了北段。北段长城的1 - 4楼是缓坡,爬起来相对轻松,而7 - 8楼便是大名鼎鼎的“好汉坡”,那可是充满挑战的地方。 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不一会儿就到了北四楼。我兴奋地冲进一座有着三个拱门的石楼,在旁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此时,一阵清凉的风呼呼地吹过来,就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庞,别提多舒服了。 稍作休息后,我们继续向上攀登。当爬到六楼和七楼中间时,我累得气喘吁吁,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女墙”边,本以为能吹到风,可那里一丝风都没有,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我又艰难地挪到高墙上的小口子边上,哇!一阵凉爽的风扑面而来,就像给我充满了电一样。我忍不住把那些小口子叫作“充电口”。 休息了一会儿,我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力量,便再次踏上了攀登的征程。一步一步,我咬着牙坚持着。又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登上了顶峰——北8楼。站在北8楼,我俯瞰着壮丽的长城,心中满是自豪。我们在北8楼拍了好多照片,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下山的路上,烈日炎炎,我们买了冰棍吃。那凉凉的冰棍入口即化,甜滋滋的味道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好吃极了。我们沿着原路返回了瓮城。 中午,我们吃了一顿味道不怎么样的饭,之后便上了车。 下午,我们来到了恭王府。一进恭王府,我们首先看到了银銮殿,这里是和珅当年接待客人的地方。想象着当年和珅在这里迎来送往的场景,仿佛历史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沿着平步青云路漫步,仿佛能感受到当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我又参观了戏台,仿佛能听到当年悠扬的戏曲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福字碑,那大大的“福”字仿佛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还有那个吸水石,它下面的盆竟然是玉石做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晚上,我们又吃了一顿不太合口味的饭,然后乘车回到了酒店。这一天,虽然有些疲惫,但我却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难忘的回忆。
北京之行:古韵与新貌的交融 踏上北京的土地,心中满是期待。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现代繁华的城市,像一部宏大的史诗,等待着我去翻阅。 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远远望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冉冉升起,那一抹红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夺目。周围的人群庄严肃穆,目光紧紧追随国旗,我也不禁心潮澎湃,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穿过天安门,便走进了故宫。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故宫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漫步在宫殿之间,仿佛能看到昔日帝王将相的身影。太和殿气势恢宏,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殿内的龙椅彰显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御花园里,奇花异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处都透露着古人的精巧匠心。 午后,我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站在山脚下仰望,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沿着陡峭的台阶向上攀登,每一步都充满挑战。然而,当我终于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壮丽的景色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连绵起伏的山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那蜿蜒无尽的长城,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不到长城非好汉”,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傍晚时分,我来到了鸟巢和水立方。现代化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璀璨夺目。鸟巢独特的外观如同编织的巢穴,充满了艺术感;水立方则像一个晶莹剔透的蓝色魔方,散发着梦幻的气息。周围的广场上,人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展现出北京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北京之行,让我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它既有古老文明的深厚底蕴,又有现代都市的蓬勃朝气。这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北京的点点滴滴都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福州海丝乐园游记。
游园 2027年2月26日,星期六,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在大地上。我和弟弟、姑姑一同来到了福州海丝乐园游玩,开启了一段充满欢乐与趣味的旅程。 我们兴高采烈地进入海丝乐园,首先玩的项目是“爬火山”。所谓的“爬火山”,其实是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有一个像烟囱似的筒,筒的两边设有滑梯,周围还有各式各样的楼梯。我像一只敏捷的小猴子,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不禁惊讶地叫道:“哎?全是草!”这时,弟弟布丁和小伙伴小丸子也奋力爬了上来。小丸子嚷嚷着要先滑滑梯,还一本正经地说要先清理滑梯呢。只见布丁像离弦的箭一样,“嗖”地一下滑了下去,紧接着我也顺着滑梯快速下滑,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啸。最后,小丸子也欢快地滑了下去。 玩累了,我们找了个地方休息了一会儿,便来到了一个名为“音乐节拍”的蹦床上。这个蹦床有两层,整体呈圆柱形,中间是楼梯。我们像一群欢快的小兔子,在蹦床上蹦啊跳啊,尽情释放着活力。蹦了好久,我们热得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感觉都快热晕了才停下。我赶紧让“外卖小哥”布丁帮我和小丸子带了两瓶水来。喝了水后,我瞬间满血复活。之后,我们还玩起了飞行游戏,弟弟当乘客,我和小丸子当空姐,布丁当机长。在“飞机”飞行过程中,调皮的弟弟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在“机舱”里到处乱跑,我和小丸子则像两个尽职尽责的小卫士,在后面到处追他。我们还时不时地打扰机长开“飞机”,结果“飞机”炸了五次。到第六次时,“空姐”全部“吐血”,“机长”也“口吐白沫”,被弟弟活活“气死”了,那场景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接着,我们又去玩了“摩天枪”。这个“摩天枪”小得可怜,只有三四米高,只能坐四个人。最小的弟弟坐到最上面时,脚都能碰到它中间的杆子。而且,这“摩天枪”还是靠一个滚筒来提供动力的。玩了两圈下来,奶奶和姑姑累得气喘吁吁,仿佛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最后,我们还体验了滑索。滑索连接着两个高台,当我从高台上飞速滑下时,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我仿佛变成了一只自由的小鸟,在空中翱翔。 这一天的游园之旅,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瞬间都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