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慢轮修整萌芽;600-900℃低温烧制
分布地:黄河中游(陕/豫/晋)、黄河中下游(鲁/豫/冀)
技术:快轮制陶普及;印纹硬陶出现;1000-1200℃高温烧制
内容:灰陶、白陶、印纹硬陶;纹样(绳纹、云雷纹、饕餮纹)
分布地:中原殷墟、长江流域(商代);中原、江南(周代)
技术:秦代大型陶塑分段烧制;汉代铅釉陶(低温)、早期青瓷;匣钵初现
内容:秦代写实陶塑/建筑陶;汉代釉陶(绿/黄釉)、画像砖;纹样(四神纹、农耕纹)
分布地:关中(秦);中原、江南(越窑)、北方(铅釉陶)(汉)
技术:南方青瓷成熟、北方白瓷发明;匣钵装烧法普及;高温烧制稳定
内容:青瓷(主流)、白瓷(新类);纹样(莲纹、忍冬纹、玄学云气纹)
分布地:南方(浙东越窑);北方(河北邢窑、河南巩义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