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印刷机械考试重点总结
根据印刷机械期末考试考查特点整理而成,梳理知识体系,去除杂糅不考的部分,点拨考点知识树,同时指出零碎细微但却易考的“短小精悍”知识点!
编辑于2021-08-28 21:18:21印刷机械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 印刷机概述
第一节 印刷机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印刷机的分类与组成
一、印刷机的种类
二、印刷机的组成与各部分的功能
第三节 印刷机产品的名称与型号
一、规范命名与型号表达标准
二、命名与型号
第四节 印刷机的性能要求
一、技术性能要求
二、使用性能要求
三、工艺性能要求
第二章 单张纸胶印机的整体结构与传动
第一节 平版胶印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一、平版胶印的基本特征
平面印版
油水相斥
先水后墨
间接转印
二、胶印工艺
第一阶段 平版照相制版工艺(对彩色原稿进行网目调网点加工,完成色彩分解)
第二阶段 平版印刷工艺(实现色彩还原)
第二节 单张纸胶印机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一、单张纸胶印机的种类
二、单张纸胶印机的整体结构
传动、给纸、规矩、递纸、印刷、给水、给墨、传纸、收纸、控制
单张纸自动胶印机的结构简图
第18页 图2-2
第三节 单张纸胶印机的传动系统
一、主体运动的传递
二、典型的传动系统与传动路线
三、典型的传动机构
1.减速机构
2.离合器
3.联轴器
4.主机与给纸机之间的传动
5.制动器
6.盘车安全机构
7.过载保护机构
第三章 单张纸胶印机的印刷装置
第一节 滚筒的组合排列
一、滚筒的组合方式
1.单面双滚筒胶印机
2.单面三滚筒胶印机
图示
32页图示
3.单面多色胶印机
卫星式
机组式
卫星机组混合式
图示
33页两个图
4.可变单双面胶印机
5.橡皮对橡皮双面胶印机
互为压印滚筒
二、滚筒的排列实例
第二节 滚筒部件的结构和平衡
一、滚筒结构概述
印刷滚筒均由轴颈、滚枕和滚筒体构成
轴颈(滚筒的支撑部分)
滚枕(肩铁)
走肩铁(接触滚枕)
振动小,滚筒运转平稳
不走肩铁(不接触滚枕)
二、压印滚筒
特点
整台机器的基准和核心,直径是三滚筒中最大的
筒体表面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有的还进行镀铬处理
是整台机器的传动枢纽和控制核心
区别(对于另外两种滚筒而言)
滚筒体表面到滚枕圆表面的距离为凸量
三、印版滚筒
特点
表面装夹有印版
直径介于压印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
总是同橡皮滚筒相接触
四、橡皮滚筒
作用
使印版上的图文墨迹转印到纸张上
特点
直径是三滚筒最小的
上面包衬较厚而有弹性的橡皮布
五、滚筒的支撑与平衡
第三节 滚筒的离合压与调压机构
一、概述
离合压
概念
相互作用两部件的分离与接触
离合压与调压的作用
当纸张进入印刷装置正常印刷时候,三个滚筒相互合上相互滚压,完成图文转移得到印张;而当出现故障的时候三个滚筒应当及时脱开处于离压状态使机器空转
二、离合压原理
三、离合压与调压的机构实现
1.偏心轴承机构
2.三点悬浮式离合压机构
3.多色胶印机离合压及调压机构
四、离合压机构的驱动与控制
机械、气动、液动
第四章 单张纸胶印机的水墨系统
第一节 润湿系统
一、润湿装置的类型与特点
1.传水辊式
2.计量辊式
3.刷辊式
4.叶片水斗辊式
5.达格伦式
6.无传水辊式
7.气流喷雾式
8.微孔着水辊
9.空气调节式
10.可变式
11.酒精润湿
为降低胶印润水量以适应高速印刷,减少印张变形,提高套准质量以及适于印刷吸收性差的印刷材料,采用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的酒精水溶液润湿
二、供水装置的传动与调节
三、串水机构与着水机构
四、自动加水装置
第二节 输墨系统
一、输墨装置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输墨装置的组成
供墨部分
匀墨装置
着墨装置
墨路
概念
墨斗输出的油墨,从传墨辊开始到着墨辊所经过的最短传递路线
二、供墨装置及其调节
三、匀墨装置及其调节
四、着墨装置及其调节控制
五、墨路新技术
第五章 自动输纸机
第一节 输纸机及其功能构成
自动输纸机构成
纸张分离装置(飞达)
输送装置
检测控制装置
相应的辅助装置
第二节 分纸机构
第三节 气动输纸机的辅助功能部件
纸张的自动分离效果及其相关功能运动的协调配合关系是输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四节 走纸控制及安全装置
第五节 气动输纸机的传动
第六章 单张纸胶印机纸张的定位与传递部件
第一节 定位部件概述
定位部件
概念
也称规矩部件,是单张纸印刷机实现图文位置调定以及套印控制的功能部件
功能
分散传送的单张纸通过其定位,可以达到待印图文位置的相对固定
分类
前规矩机构
对纸张进行纵向定位的装置
侧规矩机构
对纸张进行横向定位的装置
调版机构(专设)
多色印刷的套印控制,版组之间需要进行相对调节
规矩定位
规矩机构的作用
在纸张被递进印刷装置印刷前,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定位,使其相对于印版有着固定的正确位置,印刷后在印张上得到固定位置的图文
第二节 前规
前规矩的作用
主要是使纸张前缘得到良好的定位,使纸张叼口位置确定
前规机构的组成
规矩板(定位板、挡纸板)、压纸舌、传动装置等
两种运动
定位运动
让纸运动
第三节 侧规
侧规工艺要求
拉(推)纸可靠,定位准确
配合协调
印刷适性强
适应单机正反面套印
操作维护简单,调节方便
分类
推规
拉规
第四节 调版与调版机构
第五节 递纸部件
递纸方式
递纸机构
直接叼纸
间接递纸
超越续纸
第七章 单张纸印刷机收纸理纸系统
第一节 收纸方式与收纸系统的构成
收纸系统的构成
收纸滚筒
收纸链条及其叼纸牙排
链条导轨
喷粉装置
制动辊
齐纸板
挡纸块
收纸堆自动升降机构
第二节 机组间纸张的传送装置
第三节 链条传送装置
第四节 收纸滚筒
纸张交接与减速
交接基本条件
收纸滚筒牙排与压印滚筒叼纸牙表面线速度相等、在两滚筒切点处交接
第五节 理纸机构
第六节 收纸台升降机构
重点在于机构的概念和主要实现形式(结构+作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