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年级上册物理
这是一篇关于九年级上册物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改变世界的热机,认识电路,探究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磁与电,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编辑于2025-10-24 20:51:57九年级上册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分子动理论
物体有大量的分子组成
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分子在永无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引力:分子间距离变小
斥力:分子间距离变大
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内能和热能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角度看,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是一个状态量,用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冷热状态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内能也会越大
内能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改变内能方式
做功
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内能增大;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内能也越大;物质的状态改变(如冰熔化成水),分子势能变化,内能也会改变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但是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热传递:一种是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直接传递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这一过程中
做功: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才有意义,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能量不是温度
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热值
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与燃料质量 m 的比
公式: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烧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多少和燃烧充分程度等因素无关
效率:
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不同热值一般不同,热值与燃料质量的多少等无关
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同物质不同质量,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大的升温慢;若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更多
通常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做转化法
公式:
热平衡条件: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它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
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
热机: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内燃机
蒸汽机
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工作原理:汽缸内的每次燃烧,都会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而活塞通过连杆、曲轴与飞轮相连,从而使活塞的移动带动飞轮转动
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工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汽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内能转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只有第三个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是靠飞轮转动的惯性来完成的
一个工作循环
曲轴转两转
对外做功一次
四个冲程
活塞往复运动两次
热机效率
燃料的化学能
有用的能量
未完全燃烧的能量
废弃带走的能量(最多)
散失的能量
机械损失的能量
做功相关公式
效率
把热机所做有用功与所用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
认识电路
电现象
物体带电方式
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流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路
简单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
电路中电流方向
内部:负极到正极
外部:正极到负极
电路
通路:接触电路,有电流
短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断路(开路):电路中无电流
电路的连接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器件逐个按顺序首尾连接起来,接入电路
并联电路: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由这种方式连接成的电路
干路:没有出现分支的部分
支路:各个分支
探究电路
电流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多少
单位:安培A
测量电流
仪器:电流表
电流表量程
0-0.6A量程
分度值0.02A,内阻约为0.1
0-3A量程
分度值0.1A,内阻约为0.02
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电压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能推动电荷定向流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单位:伏特V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家庭电压220V,人体最大承受电压36V
测量电压
仪器:电压表
电压表量程
0-3V量程
分度值0.1V,内阻约为3
0-15V量程
分度值0.5V,内阻约为15
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 电压之和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电阻
物体导电性
导体:有的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较小,容易导电
半导体
绝缘体:有的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很大,不容易导电
电阻
定义:电阻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并用字母 R 表示
单位:欧姆 Ω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材料有关,还与其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测量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
等效电路
定义:几个连接起来的电阻所起的作用,可以用一个电阻来代替,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两个电阻串联,有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如两个电阻并联,有
电功率
电功
电功:电流所做的功
测量电功:电能表
电功率
定义:
单位:瓦特W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同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功率也越大
焦耳定律
在相等时间内,电流相同时,电阻较大的导体比电阻较小的导体产生的热量多 ;电阻相同时,电流较大的电阻比电流较小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多 。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电灯泡的电功率
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在额定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磁与电
磁现象
磁极:磁体中磁性最强的两个地方
磁极之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曲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 N 极
电磁铁
定义:电磁起重机主要由铁芯和螺线管组成,这个带铁芯的螺线管
原理:在螺线管内插一个铁芯,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中的铁芯就被电流的磁场磁化成了磁铁,使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当你断开电路,它们的磁性就立即消失了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就越大。
电磁继电器
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它通过控制低压电路的通断间接控制高压电路的通断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
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的现象
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及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交变电流:随着线圈的转动,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也在周期性地变化
频率: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使线圈转动,同时利用换向器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保持线圈持续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