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隋唐五代
中国美术史,包含了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画牛;书法:概述、初唐、盛唐、晚唐、草书等额呢绒,可收藏。
这是篇关于中国美术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对五代宋元辽金的工艺和作用进行的介绍和分析,还有中国画描法的介绍。
这是一篇关于隋唐五代的思维导图,知识点涵盖了绘画与书法,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鞍马画、唐朝书法,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隋唐五代
绘画
人物画
阎立本
介绍:初唐著名画家,工于写真,尤善故事画,取材多是宫廷、官宦和历史事件
作品:《秦府十八学士》《临烟阁二十四功臣》《职贡图》《永徽朝臣图》
《步辇图》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唐太宗的身体明显大于身边的宫女和画面左侧人物,以此体现唐太宗身份的尊贵。
《历代帝王图》
两汉至隋代的十三位帝王像
评价:“六法该备,万象不失”
张萱
介绍:唐玄宗时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工仕女,多描绘宫廷妇女的游宴、娱乐生活。所画仕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服饰华丽,体态丰满。
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着孩童、乳母及侍从出行的场景
《捣练图》
描绘贵族妇女加工丝绢的劳动生活。
评价:他画仕女尤喜以朱色晕染耳根,画婴儿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泼之神采。画贵族游乐生活场景,不仅以人物生动和富有韵律的组合见长,还能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注意环境和色彩对画面气氛的烘托和渲染。
周昉
介绍:著名仕女画家,其画仕女多浓丽丰肥之态。他还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性。
《纨扇仕女图》
描绘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
《簪花仕女图》
描写春季宫廷妇女戏犬、赏花、弄蝶等生活场景。
《调琴啜茗图》
周昉创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观音”。
“周家样”的出现标志着周昉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地位已超越了张萱,同时也表明了周昉的画艺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画子女为古今之冠”
山水画
青绿山水
隋代展子虔
《游春图》
画面采用俯瞰式构图,右半部分绘大片的山石树木,前景的山峦较为平坦,中景处较为陡峭,远景简略。重重山峦高低错落有致。人物游乐于山水之间,突出了游春的主题。
山川人物皆以青绿勾填法绘成,树木用粉点染,水用精细的波纹线条来描绘。山水树石人物比例合理,开启青绿山水的端绪。
“写江山远近之尤工,有咫尺千里之趣。”
唐代李思训
继承发展展子虔的山水画风格,形成具有鲜明特色青绿山水画派。
以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工整、富丽极富装饰性,表现了当时贵族的审美趣味。
《江帆楼阁图》
画面右上方为浩渺的江水,几叶小舟溯流而上。左下方为江边坡岸,长松秀岭、山径层叠、碧殿朱廊、人物点缀其间,表现了游春的场景。
唐李昭道
继承李思训画风,“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
表现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的故事。画面层峦叠嶂,壁立千仞,白云缭绕,人马在崇山峻岭中艰难前行。
“初见平陆,马皆若惊,原而帝马见小桥,做徘徊不进状。”
水墨山水
王维
字摩诘,著名诗人。以诗入画,创造简淡抒情的画风。苏轼称赞,“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首创“破墨”山水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张環
8世纪下半期,多以水墨画山水树石,意趣追摹王维。提出“外师接化,中得心源”
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的主观情感
花鸟画
李元婴
李湛然
薛稷
东秘书厅壁上的鹤被称为秘书省四绝
边鸾
善画孔雀、蜂蝶和各种名贵花卉禽鸟。他的折枝花对于工笔花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墓室壁画中的花鸟画
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西壁
新疆阿斯塔纳217唐墓花鸟六扇屏
北京海淀入里庄王公淑墓通景式壁画
墓葬壁画中的云鹤题材
西安郊区梁元翰墓六扇云鹤图屏风
杨玄略墓西壁云鹤屏风
鞍马画
曹霸
开元年间已经成名,天宝末,曾受诏画御马和功臣像,修补《临烟阁功臣图》,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史称“曹将军”
陕西富平朱家道村李道坚墓北壁双鹤屏风
韩干
盛唐时人,师从曹霸。天宝年间被玄宗召入宫中,艺术主张为师法自然。
《照夜白图》
玄宗御马昂首嘶鸣,四蹄腾踏,欲似脱缰而去,表现了其暴烈的性格。
《牧马图》
牧马人骑一白马,牵一黑骏,二骑并行。骏马肥壮雄健,精神饱满,牧马人高大威武似为胡人。
画牛
韩滉
《五牛图》
韩滉传世作品中最早的纸本作品,描绘了不同情态的五头牛,中间一牛为正面,画家能够准确处理前后形体的透视关系,朴拙多变的线条和浓淡晕染的色彩表现力结构的起伏和毛皮的质感,显示出极强的造型能力。
戴嵩
书法
概况
隋代统一后承袭六朝
孙智永一生传播右军书,创永字八法。
唐太宗酷爱“二王”,书家狂热追求“二王”体狂潮。
设书学,以书取士,楷书为重。
初唐
欧阳询
“欧体”
由隋入唐的书法家,初学王羲之,后笔力险劲瘦硬。结体十分严谨。
《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
“二王书”,颇受太宗重视,官至秘书监。
《孔子家庙碑》《汝南公主墓志铭》
结体圆劲内敛而含刚柔,遒丽秀美。
褚遂良
受虞世南影响,楷书在六朝基础上加以变化,奠定了唐楷的面貌。
《伊阙佛龛碑》
《雁塔圣教序》
盛唐
颜真卿
“颜体”
擅长楷、行书,以大楷著称。
楷书
《颜家庙碑》《东方画赞碑》《大唐中兴颂》
《多宝塔感应碑》
行草书
《祭侄文稿》
抑扬顿挫,上下气脉连通,通篇气势完足。
结体宽博大度,字字谨严,颇有庙堂气。
贺知章
李邕
晚唐
柳公权
“柳体”
“颜筋柳骨”
晚唐书法家,以楷书著称。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偏重骨力,顿挫转折明显,遒媚得体。
草书
张旭
“张颠”
《古诗四帖》
怀素
“颠张狂素”
《自叙帖》《食鱼帖》